-
公开(公告)号:CN1094880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811324281.0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准确定位的预埋套管装置,包括套管,用于定位套管与墙面间距的主轴杆及用于定位套管与墙面间角度的辅轴杆,所述套管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轴杆上,另一端设有能够与定位杆配合固定在墙面上的内孔。通过主轴杆定位套管与墙面的间距,再通过辅轴杆来对套管的方向进行定位,使套管有一个固定的角度,从而能够达到套管预埋的准确定位。更优地,还采用水平定位器和法面定位器的辅助,使得主轴杆和辅轴杆的定位更加准确,从而达到预埋套管的准确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8194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711273939.5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整体预制轨顶风道装配结构,包括主体侧墙,车站中板,整体预制轨顶风道、腰梁和连梁。整体预制轨顶风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包括外侧挂梁、内侧挂梁和水平风道板,外侧挂梁、内侧挂梁和水平风道板上均有肋梁和腹板的组合结构。整体预制轨顶风道通过预埋螺栓套筒、预留螺栓孔、穿过预留螺栓孔的螺栓及拧在螺栓端部的螺母的水平连接来实现整体预制轨顶风道与承重构件腰梁和连梁的连接。腰梁、连梁、外侧挂梁及内侧挂梁内有预埋连接钢板。对于本发明整体预制轨顶风道装配结构,可避免二次进场、构件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现场吊装作业及构件现场连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931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230813.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中南大学
IPC: E21D9/00 , E21D11/10 , E21F17/00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注浆施工参数选取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现场已开挖临近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注浆施工参数以及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化值;S2:利用收集数据对已开挖临近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化值与注浆施工参数进行非线性关系拟合,构建非线性模型;S3:将待开挖下穿段地层物性参数、相关规范规定的既有运营地铁线竖向位移变化限值输入非线性模型,从而得到对应开挖断面的注浆施工参数。本发明通过构建出的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适应于在不同的地层条件获取合理的注浆施工参数,防止因隧道开挖造成过大的地层位移变化,此外,也完善了现场注浆施工参数依靠经验性选取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9612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811523453.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限界测试架,包括内杆、竖杆、外杆、用于测量水平距离的测量板、调节板、用于测量竖直高度的测量针、用于延长或缩短所述内杆的伸缩装置、用于调节所述伸缩装置的手柄;所述竖杆设置于所述内杆上,所述测量板、所述调节板均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所述测量针设置于所述调节板的侧边;所述外杆的一端与所述内杆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于所述内杆内部,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伸缩装置的侧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杆内部加装伸缩装置,通过转动手柄,在锥形齿轮的带动下,螺纹杆可沿外壁的轴线移动,在螺纹套的作用下,填充部沿外壁的轴线运动,延长内杆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929004.0
申请日:2019-09-2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施工的沉降主动控制结构及方法,当新建隧道密贴下穿所述既有地铁车站施工时,所述结构用于为所述既有地铁车站提供沉降主动控制,所述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其中,所述初期支护位于所述既有地铁车站的下方,所述初期支护包围全部所述新建隧道,所述初期支护的顶端与所述既有地铁车站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二次衬砌置于所述初期支护的内表面,所述二次衬砌的顶端与所述初期支护的顶端之间设置有若干封闭囊袋,能够对所述封闭囊袋进行注浆。沉降主动控制结构具有施工简单,难度低,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有效控制既有地铁车站沉降变形超限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61260.7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装配式地铁车站包括:底层组件、中层组件、顶层组件、支撑组件。底层组件包括第一中间预制构件和第一侧向预制构件;中层组件包括第二中间预制构件和第二侧向预制构件;顶层组件包括第三中间预制构件和两个第三侧向预制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现浇底纵梁、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现浇底纵梁、预制下层中柱、预制中纵梁、预制上层中立柱以及预制顶纵梁的设置能够分担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之间的受力,从而减少底层组件、中层组件以及顶层组件的结构构件尺寸,减小了结构整体外框尺寸,占用更小的地下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7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509131.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2 , E02D17/04 , E02D29/045 , E02D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建筑周边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围护结构,其与地下建筑形成闭合区域后同步施工位于地下建筑两侧的第一阶段基坑区域及应力释放沟,避免单侧土压力造成地下建筑产生位移的风险,减少在基坑内设置外支撑的时间和成本,避免对后续建筑设计造成制约;靠近地下建筑的一侧基坑区域内施工加固体对地下建筑进行加固一减少后期开挖时地下建筑的位移;在地下建筑内设置若干临时支撑件对地下建筑加固以避免使地下建筑产生变形或开裂;之后基坑施工至坑底过程中保留一部分土层以在靠近地下建筑一侧形成预留土台以保护地下建筑和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除预留土台后即可完成基坑开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522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755974.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围护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地下围护结构的外凸式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其中的连接节点包括支撑组件以及防坠件;支撑组件的一侧与地下连续墙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侧向外延伸设置;所述防坠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防坠件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设置;预制内支撑上设有与所述防坠件对应设置的连接孔,所述预制内支撑的连接端部支撑在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防坠件对应插设在所述连接孔中。本发明的连接节点安全可靠,通过外凸设置的支撑组件,以便与预制内支撑配合安装固定,有利于确保预制内支撑和地下连续墙或腰梁之间的稳定性,并且施工简单,无需现场绑扎钢筋笼或安装模板进行浇筑,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并降低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50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1495064.5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岩体变形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进行边坡观测点设置,利用监测设备对边坡岩体进行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进行边坡变形位移量的计算;基于监测数据以及边坡变形位移量确定边坡岩体是否出现变形,并判断变形类型及变形阶段;基于监测数据、变形类型及变形阶段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基于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建立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型;基于建立的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型确定边坡岩体变形控制控制策略及控制方法。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边坡变形,减小边坡变形位移量,提高边坡稳定性,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840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810785389.3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节段用吊装装置,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横梁、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纵梁、设置在所述纵梁上的吊装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所述支撑柱,所述纵梁滑动连接在所述横梁的中部下方,所述吊装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纵梁上。本发明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上的吊装机便能实现预制节段的吊装安装,满足快捷、高效地重复使用的要求,便于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