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087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509131.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2 , E02D17/04 , E02D29/045 , E02D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建筑周边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围护结构,其与地下建筑形成闭合区域后同步施工位于地下建筑两侧的第一阶段基坑区域及应力释放沟,避免单侧土压力造成地下建筑产生位移的风险,减少在基坑内设置外支撑的时间和成本,避免对后续建筑设计造成制约;靠近地下建筑的一侧基坑区域内施工加固体对地下建筑进行加固一减少后期开挖时地下建筑的位移;在地下建筑内设置若干临时支撑件对地下建筑加固以避免使地下建筑产生变形或开裂;之后基坑施工至坑底过程中保留一部分土层以在靠近地下建筑一侧形成预留土台以保护地下建筑和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除预留土台后即可完成基坑开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4562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075514.9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免支撑框架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混凝土柱、若干预制混凝土主梁、若干预制混凝土次梁、若干预制混凝土板;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钢牛腿,所述预制混凝土主梁通过所述钢牛腿搁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上;所述预制混凝土主梁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预制混凝土次梁的端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预制混凝土次梁连接于相邻的两根所述预制混凝土主梁之间;所述预制混凝土板的两端分别搁置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次梁的顶端。本发明的预制混凝土主梁直接通过钢牛腿进行安装定位,预制混凝土主、次梁通过连接件实现连接,实现了免支撑系统,节省了施工时间和人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5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4607.5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TOD二级开发施工工艺,先建立钢骨混凝土柱模型,并对钢骨混凝土柱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而后在钢骨混凝土柱模型的基础上创建后施工混凝土柱模型并分析其整体受力的情况,当后施工混凝土柱不满足需求时,则更改后施工混凝土柱模型中的混凝土标号以满足使用需求,而后在后施工混凝土柱模型中创建芯柱模型,并对芯柱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判断芯柱能否替代钢骨,当芯柱不满足需求时则调整芯柱钢筋数量直至满足需求,最后出具图纸并根据图纸进行施工;本发明中取消掉原有设计中的钢骨,改为混凝土柱,在节省成本,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的同时,也通过模型验算保证了过渡结构处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结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159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75644.2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广东建远建筑装配工业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免支撑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BIM对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进行建模,得到预制构件和连接工装的安装方案;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柱、预制主梁、预制次梁和预制叠合板;连接工装包括:梁柱连接节点、主次梁连接节点和梁板连接节点;安装预制柱,在预制柱上安装梁柱连接节点,将预制主梁搁置在梁柱连接节点上;在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上安装主次梁连接节点,将预制主梁与预制次梁通过主次梁连接节点连接;在预制主梁和预制次梁上安装梁板连接节点,将预制叠合板搁置在梁板连接节点上;现浇施工;拆除连接工装。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免除传统的脚手架安装系统,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81219.3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抗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裂缝抗拔桩及其施工方法,无裂缝抗拔桩包括桩体、预应力筋和端部锚头,预应力筋成对布置在桩体内,并且成对的预应力筋以桩体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分布,各预应力筋的顶端均布置有端部锚头;还包括底部连接筋和第一螺旋筋,底部连接筋固定连接在成对布置的预应力筋的底端之间,第一螺旋筋缠绕布置于底部连接筋的外侧。利用预应力压紧桩体来增加桩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当桩体浮动时预应力释放,避免桩体产生裂缝;当预应力筋被张拉时,底部连接筋会贴合至已经凝结的桩体上,承担传统的锚固头的锚固作用,保证了锚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充分利用桩体的混凝土材料特性,实现桩体混凝土整体受压,减少了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2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23104.4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6C23/66 , B66C23/62 , F16F15/06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臂梁减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臂梁振动控制结构和安装方法,用于安装在相邻且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之间;包括:支撑杆、连接杆,调节组件;支撑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一端用于与第一悬臂梁的上端面连接;连接杆位于支撑杆的上方;连接杆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四端用于与第二悬臂梁的下端面抵接;调节组件分别与支撑杆和连接杆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端到第四端的距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悬臂梁的振动控制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4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921272.5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01 , E02D27/12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预留落地高层建筑的地铁车辆段一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高层建筑基础,其中,所述高层建筑基础包括一期筏板和若干建筑桩基,所述一期筏板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建筑桩基的顶端均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方是敞开的洞口,所述洞口的外侧为所述车辆段大库,所述车辆段大库用于存放地铁车辆。该车辆段一期结构为落地高层建筑户型后期可灵活调整的结构预留方案,该车辆段一期结构能够在高层建筑的建筑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可灵活调整,并能够使车辆段大库与高层建筑形成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受力体系明确,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造的建筑面积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81846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921272.5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27/01 , E02D27/12 , E02D29/00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灵活预留落地高层建筑的地铁车辆段一期结构。包括车辆段大库和高层建筑基础,其中,所述高层建筑基础包括一期筏板和若干建筑桩基,所述一期筏板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建筑桩基的顶端均连接,所述一期筏板的上方是敞开的洞口,所述洞口的外侧为所述车辆段大库,所述车辆段大库用于存放地铁车辆。该车辆段一期结构为落地高层建筑户型后期可灵活调整的结构预留方案,该车辆段一期结构能够在高层建筑的建筑户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对车辆段大库进行建设,后期高层建筑的户型可灵活调整,并能够使车辆段大库与高层建筑形成独立的结构抗震计算单元,受力体系明确,高层建筑高度不受转换结构的限制,可开发建造的建筑面积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90875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09131.7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17/02 , E02D17/04 , E02D29/045 , E02D5/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地下建筑周边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施工围护结构,其与地下建筑形成闭合区域后同步施工位于地下建筑两侧的第一阶段基坑区域及应力释放沟,避免单侧土压力造成地下建筑产生位移的风险,减少在基坑内设置外支撑的时间和成本,避免对后续建筑设计造成制约;靠近地下建筑的一侧基坑区域内施工加固体对地下建筑进行加固一减少后期开挖时地下建筑的位移;在地下建筑内设置若干临时支撑件对地下建筑加固以避免使地下建筑产生变形或开裂;之后基坑施工至坑底过程中保留一部分土层以在靠近地下建筑一侧形成预留土台以保护地下建筑和减少基坑暴露时间,挖除预留土台后即可完成基坑开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67936.2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带隔震层的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制定结构的整体屈服机制的类型以及抗震性能目标,根据抗震性能目标确定抗震性能水准;再结合结构特性,布置全框支剪力墙的隔震层;随后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和罕遇地震作用机制下,分别对其进行等效弹性计算、动力弹塑性时程计算,并复核整体结果指标,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分析,验算变形和承载力在该机制下的抗震性能目标;对其进行风荷载作用响应分析以及弹性计算,验算是否满足风荷载作用下的性能要求;最后对转换构件进行专项分析,核实是否满足拟定的抗震性能水准;通过该方法保证结构达到拟定的性能及屈服机制,具备足够的抗震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