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74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353880.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抗渗海沙混凝土,按照重量份计,包括200~300份水泥、300~400份粒径为10~30mm的玄武岩骨料、200~300份粒径为0.075~5mm的淡化海砂、50~80份超细粉煤灰、60~90份超细锰渣粉、30~50份LDHs混合液、120~140份水。其中,所述LDHs混合液包括硝酸铁、硝酸镁、硅烷偶联剂、碳酸钠、水。本发明提供的高强高抗渗海沙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氯离子等侵蚀能力以及良好的抗折和抗压强度,可有效抵御海洋侵蚀环境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可以广泛应用于海工环境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048924.8
申请日:2023-02-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2C38/5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06 , C22C38/48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1/18 , C21C7/00 , C21C7/06 , C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低温冲击韧性的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钢中化学元素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 0.11~0.15%,Si 0.2~0.3%,Mn 0.6~0.9%,Cr 0.8~1.2%,Mo 0.7~1.2%,Ni0.1~0.3%,V 0.1~0.3%,Nb 0.01~0.03%,Ti 0.01~0.03%,Al0.02~0.06%,Re≤0.01%,P≤0.015%,S≤0.005%,H≤0.0003%,N≤0.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为:(1)冶炼;(2)连铸;(3)加热:加热至1050~1200℃,保温1~3h;(4)轧制:终轧温度≥850℃,轧后冷却至常温;(4)淬火+回火热处理:淬火温度900~980℃,保温40~80min,奥氏体化后进行水淬;回火温度500~700℃,保温60~120min,空冷至室温。本发明所生产钢板的屈服强度Rp0.2≥1000MPa,抗拉强度Rm≥1150MPa,延伸率δ≥22wt%,‑40℃下冲击吸收功Akv≥210J。
-
公开(公告)号:CN116083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39657.8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2C38/60 , C22C38/46 , C22C38/42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6 , C21D8/08 , C21B5/00 , C21C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磷含铜铁矿制备低成本含锑高强高耐蚀钢筋的方法,含锑高强高耐蚀钢筋的化学成分为:C=0.16‑0.25%、Si=0.2‑0.6%、Mn=0.8‑1.5%、Cr=0.5‑1.0%、Cu=0.20‑0.30%、Ni=0.15‑0.30%、Sb=0.05‑0.3%、V=0.03‑0.045%、P=0.15‑0.20%、S≤0.04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制备方法为:通过高炉将高磷含铜铁矿冶炼成高磷含铜铁水后,采用少渣量、低枪位吹炼工艺,充分回收矿石中的铜、磷元素,转炉初炼钢水脱氧合金化后,进LF炉精炼,获得符合要求的精炼钢水,将精炼钢水连铸成小方坯,在棒材轧机上轧制成目标规格的钢筋;本发明与其他耐蚀钢筋相比,采用廉价的高磷含铜铁矿,通过优化转炉冶炼工艺,充分回收铁矿中Cu、P合金元素,在成分设计方面引入锑元素,提高了钢筋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其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3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51571.6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1R33/12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硅钢电磁性质各向异性的多频电磁无损表征方法。改方法基于多频电磁传感器技术,建立取向硅钢晶粒各向异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本发明专利公开的方法,表征取向硅钢晶粒取向‑测量方向‑电磁信号对应关系,通过信号比对,检测取向硅钢与理想硅钢晶粒取向偏差值,判断取向硅钢的电磁性质的优劣。该发明解决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无法高效判断产品质量以及电磁性质优劣问题,为构建准确的取向硅钢晶粒取向各向异性的电磁无损表征系统,为深化高附加值钢种显微组织预测方法研究与产品在线性能调技术控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26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12747.0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响应的钢轨脱碳层厚度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试样;2)多频扫描;3)有限元建模;4)对比验证结果;5)建立数据库。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电磁传感器实际测量以及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建立数据库,从而可以根据电磁信号判断任意脱碳层厚度。本方法简单高效,不破坏钢轨完整性,可以实时在线监测,结果真实准确,具有代表性。脱碳层厚度无损电磁检测为铁路系统钢轨维护提供定量分析,对钢轨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生产参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极大程度缩短钢轨检测的周期,及时钢轨的健康状态进行维护,降低了钢轨的报废率,减少了铁路运行成本维护,延长了铁轨的服役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2309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398548.9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检测钢轨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扩展垂直深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钢轨维护打磨过程中凭借经验或者假设判断裂纹垂直深度的问题,为铁路系统钢轨维护提供定量理论分析,延长钢轨使用寿命,减少铁路运行维护成本。该方法基于现有的交流电磁场测量技术,测量探头需要与裂纹表面长度方向呈45°夹角对裂纹进行扫描,并过裂纹表面长度中心点,得到Bz信号,计算得出Bz波谷波峰比值,研究该比值与实际裂纹垂直角度关系,结合Bx信号给出的裂纹口袋深度计算得出裂纹的垂直深度。利用有限元模型求解得到不同表面和垂直角度的裂纹与Bz波谷波峰比值关系并建立数据库,输入裂纹表面长度,Bz波谷波峰比,可输出裂纹的垂直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1478.X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黄铜合金硬盘壳体精锻成形方法,属于盒形件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立式离心铸造方式铸造黄铜合金预制板坯铸件;2)双级均匀化;3)热预锻:坯料初始温度为700~750℃,模具预热温度为380~400℃,压力机下压力为14~16MN,下压速度为3.5~4mm/s;4)热终锻:锻件温度为650~750℃,模具预热温度为360~380℃,压力机下压力为17~19MN,下压速度为1.5~2.5mm/s;5)中间固溶;6)冷精锻:下压力为12~14MN,下压速度为1~2mm/s;7)双级再结晶退火。本发明优点是节约材料,硬盘壳体壁厚成形极限大,外形尺寸精度高,散热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503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475881.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乙酸盐溶液中回收乙酸和分离其他元素的方法。首先采用调酸法将乙酸盐溶液pH值调至1.0~2.5,得到待萃液,完成调pH过程;然后待萃液与有机相混合,得到负乙酸有机相,完成萃取乙酸过程;最后负乙酸有机相与反萃剂混合,得到乙酸溶液和空有机相,其中空有机相可以返回至萃乙酸过程,完成反萃过程。本发明工艺简单,实现了从乙酸盐溶液中回收乙酸,同时将乙酸与溶液中其他元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24650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00148.3
申请日:2018-01-0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3C1/30 , C22B1/02 , C01G2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B03C1/30 , C01G23/047 , C2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铁渣渣铁分离及综合利用的方法。钛铁废渣先球磨至40‑80目,通过不同磁场强度两道辊式磁选机的初次磁选,余渣在550‑600℃在CO气氛下进行低温还原焙烧,球磨至180‑250目,通过不同磁场强度(较初次磁场强度更高)两道辊式磁选机的再磁选,余渣在浓度为2‑3mol/L的盐酸中分两阶段浸出,去除废渣中的Al、Mg、Ca、Mn、Fe等元素,渣中铁的选出率达到85%以上,钛的氧化物的选出率达到80%以上,选出的二氧化钛应用于作为钛白粉冶炼的原料,选出的铁能用作炼钢或铸铁用原料。本发明工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大幅度的回收利用了钛铁废渣,大大提升了富钛渣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61773.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7/90 , G01N27/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尺寸金属检测的电磁层析成像传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磁层析成像传感器、多通道涡流仪器和计算机端;所述电磁层析成像传感器包括多个线圈和多个PCB板;PCB板两端设有多组触点,PCB板一端的多组触点与线圈对应连接,PCB板的另一端的多组触点与多通道涡流仪器的通道连接。本发明能够对小尺寸导电或导磁材料进行准确的位置检测和尺寸区分,为工业生产中对小尺寸目标检测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贡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