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2052864U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20003883.0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储一体变流器,包括柜体、功率组件及DC‑DC转换组件,其中,柜体包括第一子柜体与第二子柜体,所述第一子柜体与所述第二子柜体连接;功率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柜体,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功率模块与电抗模块,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口设置于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电抗模块的一端;DC‑DC转换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柜体并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所述DC‑DC转换组件用于将外界储能构件与所述功率组件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储一体变流器,旨在提升变流器柜体的结构一致性,缩减风储一体变流器的空间占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8542508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809879.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及风力发电机组,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设备技术领域。该通风装置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该通风装置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至少一个导热板,安装框架具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一端连通风电变流器的散热孔,换热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机舱的换热孔;导热板可水平转动安装于换热通道内,且导热板能够通过自身转动以切断或连通换热通道。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通风装置在解决塔基型风电变流器散热问题的同时,保证机舱防护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216564897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2391214.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磊 , 秦建辉 , 唐邕浦 , 司军民 , 张玉光 , 夏野 , 史建强 , 尹良兴 , 刘金琢 , 田纵横 , 陈洲明 , 梁汇泉 , 何庆华 , 于泽人 , 王小旭 , 魏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引变流器接口结构,设置在牵引变流器的箱体上,所述接口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外接线缆的功能接口,所述功能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或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其中,所述箱体安装于列车时,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连线平行于列车的行车方向。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变流器整体的走线方向沿一个方向,避免线缆交叉;同时将主要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置于相对的两侧,且将同一侧面上的高低压接口分隔开,实现接口以及相应线缆的高低压分离,避免相互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16437779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2251139.1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安装结构以及牵引变流器柜体,柜体包括主体及位于主体上的两个侧板。模块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其位于模块的两侧,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均包括导轨和能够沿导轨滑动的滑块;导轨与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以及,转接板,转接板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与滑块可拆卸地连接,水平部与模块的底面可拆卸地连接。利用该模块安装结构,能够提高模块安装结构的适应性,使模块安装结构能够与不同尺寸的模块相适应。安装精度与加工精度要求较低,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同时,该模块安装结构便于拆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468425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1955797.5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1C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脱结构,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用于避免盖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掉落。本实用新型的防脱结构包括箱体和用于封闭所述箱体的盖体,通过在箱体盖体之间设置刚性支撑件,由于盖体与刚性支撑件之间为刚性连接,因此即使弹性件的弹力下降也不会造成盖体与箱体之间的松动,从而避免了盖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掉落。
-
公开(公告)号:CN21123860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22125.4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座及接线装置,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其可实现有限空间内连接部各接线单元的密集输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座,包括基座,通过利用基座的厚度方向上的阶梯空间进行错位布置,使对内输出端口和对外输出端口分别位于不同高度的台阶上,满足了对外接线的空间紧凑需求,并且使得接线安装过程的方便快捷、易于辨别,从而实现有线空间内连接部各接线单元的密集输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