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46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48820.2
申请日:2015-01-30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辊轧机中间辊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碳0.80~0.90%、硅0.60~1.00%、锰0.40~0.60%、铬7.00~8.00%、钼1.80~2.20%、钒0.40~0.70%、磷≤0.025%、硫≤0.01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制造方法包括冶炼和锻造辊坯、预备热处理以及最终热处理;其中预备热处理采用960~980℃的调质淬火处理和600~630℃的回火处理;最终热处理采用1020~1070℃的整体淬火处理、‑75℃的冷处理以及500~550℃的回火处理。本发明的多辊轧机中间辊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以及较好的抗事故性能,能够满足森吉米尔轧机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4347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57152.5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光辊辊套及其制造方法,该压光辊辊套的材质为锻钢。该压光辊辊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坯辊、调质处理、表面淬火处理、回火处理以及最终机加工处理;其中表面淬火处理采用工频感应淬火方式,淬火温度为890~910℃;工频感应圈的加热宽度为80mm~100mm;工频感应圈的行走速度为0.8mm/s~1.2mm/s。本发明的压光辊辊套采用锻钢材质替代铸铁材质,再结合特殊的表面淬火工艺,使得最终制得的压光辊辊套的表面硬度可达82HSD~88HSD,硬度均匀性≤3HSD,表面淬硬层深度可达15mm~20mm,使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08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1049.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式储能装置,由辊体、电机转子以及镍环组成;辊体由辊身、长辊颈以及短辊颈组成;电机转子过盈安装在长辊颈上;镍环过盈安装在电机转子上;辊身的长径比为1.5~1.8;辊身、长辊颈以及短辊颈的直径比为1∶(0.1~0.3)∶(0.08~0.12);该辊式储能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S1、制造辊体;S2、过盈安装电机转子和镍环。本发明的储能装置创新性地采用辊式结构替代现有的盘式飞轮结构,同时将电机转子过盈安装在辊颈上,这样即便在相同的材料强度下,由于辊身重量更高,从而能够使辊颈上的电机转子获得更高的转速,而且具有更好的旋转均匀性,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储能量,适合更高端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13132.2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钢冷轧工作辊预备热处理方法,包括高温淬火和高温回火;高温淬火后的冷却方式为喷雾冷却+喷风冷却,具体方法如下:打开所有喷嘴对辊身和辊颈进行均匀地喷雾冷却;当小直径辊颈温度冷却至200~300℃后,关闭对应的喷嘴的水管阀门,保留气管阀门,继续喷风冷却;当大直径辊颈温度冷却至200~300℃后,关闭对应的喷嘴的水管阀门,保留气管阀门,继续喷风冷却;当辊身温度冷却至200~300℃后,关闭所有阀门。本发明的锻钢冷轧工作辊预备热处理方法在高温淬火后的冷却方式为喷雾冷却+喷风冷却,该冷却方式不仅成本较低、绿色环保,而且各项机械性能与传统油淬调质的差异不大,满足预备热处理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4278.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1D9/38 , C21D1/34 , C21D6/04 , C21D1/10 , C21D1/25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硬度锂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的制造方法,包括按照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冶炼和锻造辊坯、预备热处理以及最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包括预热处理、表面淬火处理、深冷处理以及回火处理。预热处理是先在250~350℃进行预热15~25h,再吊至淬火机床用感应圈进行600~850℃短时高温预热10~30min。表面淬火处理是将轧辊竖直放置,仅在圆周方向进行转动,上下不移动;将一个感应圈和一个喷水圈从下向上移动,边加热边喷水淬火。本发明通过对最终热处理中的预热处理以及表面淬火处理进行优化,最终能够制得辊身表面硬度≥101HSD、硬度均匀性≤0.6HSD的超高硬度锂电池极片轧机工作辊。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17958.7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1D9/38 , C21D6/00 , C21D6/04 , C21D1/18 , C21D1/06 , B21B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辊印性能的锻钢冷轧工作辊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按照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冶炼和锻造辊坯、预备热处理以及最终热处理;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如下:碳0.88~1.05%、硅0.50~0.90%、锰0.10~0.70%、磷≤0.020%、硫≤0.015%、铬2.60~3.20%、镍0.60~0.90%、钼0.10~0.60%、钒0.05~0.4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最终热处理包括910~950℃的表面淬火处理、‑180~‑160℃的深冷处理4~6h、以及80~150℃的低温回火处理60~150h。本发明一方面通过优化合金含量(主要在于增加常规Cr3材质的Ni含量),另一方面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主要在于选择深冷处理温度以及延长深冷处理时间),最终能够制得基体硬度在65HRC以上的Cr3材质的锻钢冷轧工作辊,从而能够满足抗辊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09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22069.4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D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增材修复工艺,它是采用机械滚轮装置将金属材料其余部位多余的余量挤压至凹坑缺陷处;所述机械滚轮装置包括刀杆、销轴、推力轴承、淬火态滚轮以及螺母;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刀杆前部的凹槽内,并由所述螺母固定;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淬火态滚轮安装在所述推力轴承外侧,所述淬火态滚轮的外周端部设有圆弧凸缘。本发明的机械增材修复工艺是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机械滚轮装置,将金属材料其余部位多余的余量挤压至“凹坑”缺陷处,使金属材料满足寸要求,解决了机加工过程中由于“啃刀”等现象导致的“凹坑”等缺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107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302422.0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1B27/02 , B23P15/00 , C21D9/38 , C22C19/07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6 , C23C2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钢组合辊及其制造方法,该高速钢组合辊是高速钢辊体以及安装在高速钢辊体两端的辊套组成;辊套上设有中心孔和圆环槽,圆环槽内激光熔覆有耐磨层;制造方法包括制造高速钢辊体、制造辊套以及安装;制造辊套包括制造辊套坯、加工中心孔、调质处理、加工圆环槽、整体预热以及激光熔覆耐磨层。本发明的高速钢组合辊的辊套采用42CrMo钢作为基体,并且在基体端面熔覆耐磨层,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650℃以上仍具有很高的硬度,大大降低了辊套端面热裂纹形成的敏感性,从而能够解决高速钢轧辊辊颈端面中心孔开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辊套端面的耐磨性,有效延缓了疲劳裂纹的产生,大大提高了辊套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945411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360286.9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支承辊配套轴承内圈再利用方法,包括判断是否可以再利用、抛光处理、再利用处理、装配以及磨削;再利用处理方法为轴承档辊颈尺寸放大法或者轴承内圈内孔表面镀铬法。其中,轴承档辊颈尺寸放大法是根据轴承档辊颈图纸设计直径D、抛光后的轴承内圈内孔直径d以及初始设计过盈量δ,设计轴承档辊颈放大尺寸X,计算公式为:X=d+δ‑D;轴承内圈内孔表面镀铬法是根据轴承档辊颈实际直径M、抛光后的轴承内圈内孔直径d以及初始设计过盈量δ,设计轴承内圈内孔镀铬层厚度T,计算公式为:T=d+δ‑M。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报废支承辊配套轴承内圈的再利用,使资源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82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111426511.6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30/0207 , A63F13/86 , H04N21/2187 , H04N21/431 , H04N21/475 , H04N21/4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轧辊硬度预测轧辊寿命的方法,包括:建立轧辊硬度与轧辊寿命的数学关系;根据上述数学关系,得到轧辊在初始肖氏硬度Hs0时,在交变应力P1下的疲劳极限N1,再根据疲劳损伤累积假说以及上述数学关系得到循环使用n1次的轧辊肖氏硬度Hs1;以此类推,得到轧辊在交变应力Pk下以及循环使用nk次后的轧辊肖氏硬度Hsk;最终推导出轧辊的肖氏硬度与不同的交变应力以及循环次数之间的数学关系。本发明的方法通过研究轧辊肖氏硬度与轧辊疲劳寿命的关系,从而可以通过提升轧辊的硬度延长轧辊的寿命,为企业的生产降低成本;本发明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差异较小,证明本发明的预测方法具有很好地预测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