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54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10250159.2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基桩避障维护机器人,应用于维护水下柱形基桩,该机器人包括:用于固定在基桩上的旋转平台、及与所述旋转平台连接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包括上安装件、相对于所述上安装件转动连接的下安装件,所述上安装件与所述下安装件上均设有避让缺口,所述上安装件设有上锁定机构,所述下安装件上设有下锁定机构,所述上锁定机构或下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工作平台锁定至基桩;所述旋转平台上安装有至少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并带动所述工作平台沿基桩移动,且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使得所述旋转平台随着所述工作平台转动而转动。它具有自动避障,清洁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90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1941.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拥挤指数的分级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领域,该方法基于轨道交通客流拥挤度大数据样本值的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调整蚂蚁数目、信息素的蒸发速率,得到聚类的最优数目和分级的关键值;从而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拥挤指数安全分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978863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378197.7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象山研究院
IPC: G08G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同步优化双向绿波控制方法,涉及交通控制领域,不仅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各流向车道的利用率,而且能够适应不同流向的实时交通需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技术方案要点为:对待控制的路段进行交通调查,获取交通调查结果;根据所述交通调查结果,确定交通需求最大的路口为关键交叉口、确定交通流量最大的方向为绿波正向、确定所述正向的反方向为绿波反向;获取双向绿波带;基于已获取的双向绿波带,对其进行周期、绿信比、相位差、相位和相序的五维同步优化,以便获取带宽拓展能力最强和单放路口数量最少的所述双向绿波带。本发明主要用于交通绿波控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09673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249805.3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基桩维护机器人,应用于维护水下柱形基桩,该机器人包括:用于固定在基桩上的固定机构、及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工作平台。所述固定机构上安装有至少一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并带动所述工作平台沿基桩移动。所述工作平台包括套设于所述基桩并绕所述基桩转动的清洁组件。固定机构安装在水面上方的基桩上,并通过升降装置引导工作平台下降至水面下以清洁水下基桩部分,方便控制清洗位置。工作平台上的清洁组件绕基桩转动,可全面清洗在一高度范围的基桩表面,清洗效果好。在清洗过程中绕基桩转动,提高清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9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321941.4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拥挤指数的分级方法,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领域,该方法基于轨道交通客流拥挤度大数据样本值的聚类分析;同时采用蚁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求解,通过调整蚂蚁数目、信息素的蒸发速率,得到聚类的最优数目和分级的关键值;从而达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拥挤指数安全分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2710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1409.X
申请日:2016-06-13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7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公共场所的行人密度计算方法,该大型公共场所的行人密度计算方法以泰森多边形的理论为基础,在某一限定区域内;以行人数量和行人间距为自变量,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对行人密度进行运动状态下的密度计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09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69014.9
申请日:2014-02-28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E01F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近公交车站的非机动车安全提示组合标线,它主要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采用机非分隔线进行隔离、且公交车站又是采用直线式的形式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上的城市道路上,该非机动车安全提示组合标线主要是由非机动车提示标语、非机动车标识、震荡标线和网格线等交通标线进行组合而成,并沿着机动车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在公交车站前侧的机动车道上,它可充分提高临近公交车站的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注意力,并在非机动车越过机非分隔线驶入机动车道进行借道时,有效提醒机动车道上的后方机动车,故能减少公交车站附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提高交通通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2000230U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20004806.X
申请日:2011-01-06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E01C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设匝道桥梁机非无冲突设施,包括桥梁主体、上匝道、下匝道以及桥梁主体与地面道路相接的交叉口,在桥梁主体上设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机非隔离栏,其中非机动车道设于桥梁主体的中央,而机动车道设于桥梁主体的两侧直接与两侧的上匝道和下匝道相接,机非隔离栏设于两侧机动车道与中央非机动车道之间,同时在桥梁主体与地面道路的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式中除了机动车专用相位外还设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本实用新型机动车的进出不会与非机动车发生冲突,消除了冲突区域,不仅有利于非机动车违章进入匝道通行现象的有效遏制,还极大提高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安全性,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07277225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100053.6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交叉口左转车辆机非分离的发光警示装置,包括若干发光警示模块,各发光警示模块均包括钢化玻璃及工作组件,工作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器件、充放电控制器、第一反光板及第二反光板,其中,第一反光板及第二反光板上均设置有发光二极管,第一反光板固定于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第二反光板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侧,太阳能电池板、储能器件及各发光二极管均与充放电控制器相连接,第一反光板正对第二反光板,该发光警示装置能够实现信号交叉口左转路面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离,且不占用道路空间,同时安全性较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