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微藻-真菌共生体提高微藻产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4100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897942.9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一种利用微藻‑真菌共生体提高微藻产糖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提高微藻产糖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微藻体内含糖量较低,导致燃料乙醇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步骤一、将小球藻加入已灭菌的BG‑11培养基;步骤二、将真菌加入已灭菌的YM培养基中;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获得的小球藻液和步骤二中获得的真菌菌液与畜禽尾水混合,并放入光生物反应器中;步骤四、分别在第0天、第2天、第5天对步骤三中的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出水采集;步骤五、取步骤四中采集获得样品10mg,并记录重量;步骤六、步骤五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示差检测器分析,配备87H3色谱柱。本发明属于生物环保及生物能源技术领域。

    一种高效净化烟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生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3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86128.0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一种高效净化烟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生物方法,涉及一种净化烟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烟气同步脱碳脱硝效率低的问题。方法:在生物喷淋塔内混合填充填料环和聚乙烯填料绳,持续将含亚硝酸盐、Fe(III)EDTA和营养元素的喷淋液喷淋至生物喷淋塔的填料区,完成启动;持续将含有Fe(II)EDTA和营养元素的喷淋液喷淋至生物喷淋塔的填料区,持续将烟气输送至填料区,喷淋液回流至储液槽中,本发明在现有的生物喷淋塔的基础上在喷淋液的储液槽中添加化学络合剂(Fe(II)EDTA)络合烟气中的一氧化氮,同时利用喷淋液的弱碱性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步实现烟气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高效净化。

    一种变相位扑动机构及仿蜻蜓扑翼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09972781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521145.4

    申请日:2019-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相位扑动机构及仿蜻蜓扑翼飞行器,包括主体支架及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螺旋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螺杆、与所述螺杆一端适配的螺母、与所述螺母一侧固定连接的滑轨、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及驱动所述螺母沿所述滑轨前后移动的滑移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滑块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能够使扑翼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扑动参数,从而改变飞行器的飞行姿态,实现不同的扑动功能,使其可悬停飞行,其增强了灵活性,提高了该种仿蜻蜓扑翼飞行器在军事侦察、复杂地形观测等领域的应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7327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83488.8

    申请日:2016-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目前广泛使用的臭氧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臭氧单独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进行紫外线氧化处理需要额外配置设备,较为麻烦。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水槽(1),所述的水槽内部分别安装有一组紫外线灯(5)、一组触媒罐(3)、臭氧曝气装置(15)、曝气格栅(16)、污水分布格栅(7)、活性炭吸收层(6),所述的水槽左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污水进水管(8)、反冲进水管(4),所述的水槽右侧表面分别安装有出水管(11)、反冲出水管(14)、回水管(12),所述的水槽顶部安装有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所述的回水管分别与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一种仿生扑翼飞行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31253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925999.5

    申请日:2016-08-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扑翼飞行器。一种两段翼的扑翼机构,内翼和外翼通过铰接,实现上下扑动时的翅膀的折叠运动;在翅膀上安装舵机,由舵机带动翅膀实现俯仰运动,并且把舵机放置在外翼的末端,并且翅膀骨架的通过钢丝串联,实现翅膀沿展向扭转角非线性变化;在齿轮轴上放置两个光耦及两个光栅,光栅随着齿轮一起转动,根据上下扑动阶段的角度检测上扑阶段及下扑阶段,从而自动控制舵机带动翅膀在下扑阶段向下俯仰,上扑阶段向上俯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能在上下扑动的同时实现折叠运动;更加真实的模拟了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升力及飞行性能。

    可变扑动幅值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07274977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0866552.X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方案提供的可变扑动幅值的仿蜻蜓扑翼飞行器改变了现有扑翼飞行器一般通过尾部控制飞行,对于仿昆虫等微型扑翼飞行器存在控制尾部无法有效控制飞行不足的情况,而是在对扑翼飞行器进行机动控制时,通过一个舵机可以同时调节左右两侧翅膀的扑动幅值实现机动飞行,结构紧凑,控制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柔性翼仿生扑翼飞行器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57530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864128.1

    申请日:2017-07-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尤其为柔性翼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支架部、驱动部、骨架部和飞翼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支架部内部,所述驱动部内设有驱动器;两个所述骨架部与所述驱动部相铰接并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做往复扑翼动作,两个所述骨架部对称设置;两个所述飞翼部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骨架部外侧;所述飞翼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飞翼、第二飞翼和第三飞翼,所述骨架部包括设置在第一飞翼中的第一段翼上杆和第一段翼下杆、设置在所述第二飞翼中的第二段翼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三飞翼中的第三段翼杆;所述第一段翼上杆和第一段翼下杆平行设置并分别与所述驱动部相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3863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91256.3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因原水实使用方式的不同,或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或含有无机污染物,亦或含有病毒微生物等,更可能多种污染物并存。一种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其组成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1)和清水池(2),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两端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与计量泵一3)和计量泵二(4)连接,计量泵一与氯酸钠储罐5)连接,计量泵二与盐酸储罐(6)连接,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另一端通过气体输出管路与水射器7)连接,水射器的一端与出水管路(8)连接,出水管路与所述的清水池连接,水射器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路(9)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污水处理。

    一种新型十字扑翼飞行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27636U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20216209.1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十字扑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四个翅膀,四个翅膀组成十字形扑翼,每个翅膀都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每个翅膀包括摆杆、曲柄、机架、一级减速齿轮、电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所述一级减速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利用改进的曲柄滑块结构实现翅膀的扑动提供升力,且成十字型对称布置,使得扑翼飞行器能够实现前后左右俯仰横滚的多方向飞行,并能够实现悬停的功能。

    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838806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91258.2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石化、环保、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种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其组成包括:调节池(1)和一级A2/O反应池(2),调节池通过污水管线(3)与混凝沉淀池(4)连接,混凝沉淀池通过污水管线与厌氧进水池(5)连接,厌氧进水池通过污水管线与EGSB反应器(6)连接,EGSB反应器通过污水管线与厌氧出水池(7)连接,混凝沉淀池和EGSB反应器通过污泥管线(17)分别与回流污泥池及集泥池8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污水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