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藻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8748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876095.2

    申请日:2016-10-08

    Abstract: 一种微藻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反应系统。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污染物、洗涤剂以及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生活污水是城市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种微藻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反应系统,其组成包括:高效藻类塘(1),高效藻类塘通过污水管线(2)与格栅池(3)一端连接,格栅池通过污水管线与集水池(4)连接,集水池通过污水管线与初沉池(5)一端连接,初沉池通过污水管线与生化池(6)一端连接,生化池的另一端通过污水管线与二沉池(7)连接,二沉池通过污水管线与MBR膜池(8)连接,MBR膜池通过污水管线与消毒池(9)连接,消毒池通过污水管线与外排井10连接。本发明应用于污水处理。

    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3863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91256.3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因原水实使用方式的不同,或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或含有无机污染物,亦或含有病毒微生物等,更可能多种污染物并存。一种微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反应装置,其组成包括:二氧化氯发生器(1)和清水池(2),二氧化氯发生器的两端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与计量泵一3)和计量泵二(4)连接,计量泵一与氯酸钠储罐5)连接,计量泵二与盐酸储罐(6)连接,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另一端通过气体输出管路与水射器7)连接,水射器的一端与出水管路(8)连接,出水管路与所述的清水池连接,水射器的另一端与进水管路(9)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污水处理。

    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7327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283488.8

    申请日:2016-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目前广泛使用的臭氧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臭氧单独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进行紫外线氧化处理需要额外配置设备,较为麻烦。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水槽(1),所述的水槽内部分别安装有一组紫外线灯(5)、一组触媒罐(3)、臭氧曝气装置(15)、曝气格栅(16)、污水分布格栅(7)、活性炭吸收层(6),所述的水槽左侧表面分别安装有污水进水管(8)、反冲进水管(4),所述的水槽右侧表面分别安装有出水管(11)、反冲出水管(14)、回水管(12),所述的水槽顶部安装有排气管(9),所述的排气管、所述的回水管分别与所述的出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紫外与臭氧氧化污水处理装置。

    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838806U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20791258.2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能源、石化、环保、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种高效微藻处理污水反应系统,其组成包括:调节池(1)和一级A2/O反应池(2),调节池通过污水管线(3)与混凝沉淀池(4)连接,混凝沉淀池通过污水管线与厌氧进水池(5)连接,厌氧进水池通过污水管线与EGSB反应器(6)连接,EGSB反应器通过污水管线与厌氧出水池(7)连接,混凝沉淀池和EGSB反应器通过污泥管线(17)分别与回流污泥池及集泥池8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污水处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