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鸡肉中恩诺沙星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公开(公告)号:CN1089570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5939.7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一种针对伏马毒素B1的灵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86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610944743.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伏马毒素B1的灵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伏马毒素B1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伏马毒素B1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一种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1993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031644.6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方案将Fe3O4/Ru(bqy)32+纳米微球富集细菌,制备试纸条,上样检测。免去了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从免疫磁珠中洗脱下来的步骤,提高了捕获效率;免去了将Ru(bqy)32+纳米微球喷在结合垫上的步骤,免疫学反应更加均一,定量检测时变异系数小;减少了工作量和杂菌污染概率。检测方案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很好。

    一种针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44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156077.7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单增李斯特菌(LM)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LM与包被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接着连接生物素化的多克隆抗体,再连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触酶C100,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来判断样品中LM的浓度。该方法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并采用了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用于反应的放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抗体标记酶(触酶C100)和更为灵敏的荧光底物(碲化镉量子点),并匹配了有效的反应条件,使得检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一种检测小分子物质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公开(公告)号:CN106841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91845.X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检测小分子物质的银纳米粒子消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本发明属分析检测领域,公开了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修饰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物质分别与检测抗原以及抗免疫球蛋白G抗体混合,喷涂在试纸条特定区域上做为检测线及质控线,标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银纳米粒子(银消光探针)喷涂在试纸条结合垫。当样品溶液不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与检测线上检测抗原结合,吸收了荧光物质的激发光或发射光而使检测线无荧光,而质控线有荧光;当样品溶液存在待测物时,银消光探针优先与待测物结合,此时结合在检测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减少,而结合在质控线上的银消光探针数量增加,导致试纸条检测线荧光增加,而质控线荧光下降。本发明较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小分子物质的消线判读模式更灵敏。

    一种针对伏马毒素B<sub>1</sub>的灵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5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44743.3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88 G01N33/533 G01N33/54313 G01N233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伏马毒素B1的灵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伏马毒素B1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伏马毒素B1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一种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灵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67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44185.0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77 G01N33/5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赭曲霉毒素A的灵敏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包埋有量子点的荧光微球替代常规的酶载体与赭曲霉毒素A偶联,以偶联产物作为竞争抗原执行直接竞争ELISA。在技术路线中,本发明首先依据发光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量子点,进一步设计了基于荧光微球技术的量子点包埋方法,在此基础上,将量子点荧光微球经BSA包被后与赭曲霉毒素A偶联,从而得到了性能更好的竞争性抗原。该技术方案中,荧光微球通过高聚物载体包埋了大量的量子点,因而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可有效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由于荧光微球具有较大的粒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竞争抗原与包被抗体之间过高的亲和力,从而提升检测的灵敏度。

    纯化量子点与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5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37586.8

    申请日:2013-12-03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规模化高效纯化水溶性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的新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针对目前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纯化工艺复杂,回收率低,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弊端,本发明通过采用单端氨基化聚乙二醇封闭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的残留羧基,降低偶联产物的表面ζ电位,通过调整溶液pH值至4.5,进一步降低偶联产物在溶液中的净电荷含量、实现普通高速离心法规模化高效纯化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本发明简化了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的实验操作流程,降低了对分离设备的要求,适合大批量纯化量子点链霉亲和素偶联物,得率在85%以上,且偶联产物的荧光特性以及生物活性未见明显变化。

    一种针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50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56586.X

    申请日:2016-03-1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81 G01N33/56911 G01N33/588 G01N246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先将蜡样芽孢杆菌与包被的多克隆抗体结合,接着连接生物素化的单克隆抗体,再连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触酶C100,通过触酶催化双氧水分解,降低对巯基丙酸修饰的碲化镉量子点的荧光淬灭,根据荧光强度的高低来判断样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浓度。该方法基于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技术,并采用了生物素?亲合素系统用于反应的放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抗体标记酶(触酶C100)和更为灵敏的荧光底物(碲化镉量子点),并匹配了有效的反应条件,使得检测灵敏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