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7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14493.6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6Q10/06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人集群的协同指控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视景仿真平台获取并依据卫星影像、高程数据和异构传感器数据创建数字孪生三维动态场景,可建立的场景非常丰富。导入无人机模型并从指挥控制平台获取无人机实体数据,在数字孪生三维动态场景中操纵无人机模型以实时跟踪无人机实体的运动轨迹。也可以按照脚本编辑器中预先导入的运动轨迹的作业脚本控制无人机模型执行仿真作业,获取仿真结果,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世界模拟无人机作业,能够直观观测到无人机执行作业的理想结果。依据仿真结果优化作业命令,将优化后的作业命令发送往指挥控制平台,以使指挥控制平台通过双向无线通讯链路远程控制无人机实体执行作业,风险低,并且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564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3544.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52 , G08G1/08 , G08G1/095 , G08G1/096 , G08G1/0967 , G08G1/0968 , G06N3/006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交叉口环境下的机动车行进引导速度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道路状态信息并实时采集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道路状态信息包括目标车辆前方第r个信号交叉口相对目标车辆的距离、信号灯相位信息和道路最高限速;车辆状态信息包括当前车速;以最小化燃油消耗为优化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对车辆燃油消耗模型进行优化,获得目标车辆从当前位置到达第r个信号交叉口的加速度时间序列;车辆燃油消耗模型的约束条件根据道路状态信息生成;根据加速度时间序列和当前车速,确定目标车辆从当前位置到达第r个信号交叉口的速度序列。本发明能够引导车辆不停车通过前方信号交叉口,同时降低燃油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98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0216662.8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磁性粉末低通滤波器及封装方法,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铁磁性粉末低通滤波器包括上下两端开口的壳体、绝缘棒、导线线圈和两个封装接头,导线线圈螺旋缠绕于绝缘棒上,且导线线圈的两端分别凸出于绝缘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导线线圈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第一缠绕段和第二缠绕段的缠绕方向相反,绝缘棒和导线线圈均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绝缘棒设置于壳体中部,壳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封装接头,导线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封装接头固定连接,壳体内填充有铁磁性粉末。本发明提供的铁磁性粉末低通滤波器及封装方法,在提升滤波器性能的同时缩减滤波器的尺寸,降低制冷成本,减小对超导器件的测量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1163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132960.9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广域三维环境下一体化智能基站自动部署方法,首先结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广域三维山区环境,提炼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mesh网络和启发式搜索算法的思想,在满足最小建设成本,最大覆盖率以及最优网络连通性三个限制条件综合最优的前提下,求出了一种骨干网节点智能基站的规划部署方案,最后将本方法成功运用到了生态环境检测系统中。本发明适用于各类大范围的三维环境下的骨干网节点部署设计,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调整相关输入参数,求出一个最优化的智能基站部署方案,推动了智能基站自动部署在广域三维场景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96761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43692.3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针对超导多工器小型化要求,采用一种星型耦合结构将各信道滤波器合并起来,消除各信道滤波器合并带来的冗余电纳的影响,解决多工器与前级器件阻抗难以匹配的问题。本发明三工器由三个信道的滤波器并联组成,在输入端采用方形开路环型微带线谐振器实现星型结;三个滤波器集成在同一片高温超导薄膜上,并呈‘⊥’形分布;单个滤波器由‘L’形谐振器组成。超导三工器的衬底材料为LaAlO3、MgO或者Al2O3。本发明三工器的各信道输入端采用星型结耦合起来,实现三工器与前级器件阻抗完全匹配;此外单个滤波器结构简单,兼有易于仿真的优点。因此这种多工器结构非常适合制作通带内隔离度高、通带外陡峭度高的线性相位超导三工器。
-
公开(公告)号:CN1516297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3144207.2
申请日:2003-08-29
Applicant: 南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l2Ba2CaCu2O8(Tl-2212)超导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Tl-2212超导薄膜超导转变温度高于100K;77K温度下临界电流密度大于106A/cm2;77K温度下、10GHz频率时的表面电阻小于1mΩ。Tl-2212超导材料薄膜的厚度在10nm-1000nm之间。本发明主要是采用两步方法制作Tl-2212外延超导薄膜:第一步,在衬底基片上淀积Tl-Ba-Ca-Cu-O非晶先驱薄膜;第二步,高温热处理,使Tl-Ba-Ca-Cu-O非晶先驱薄膜转变为超导薄膜。本发明解决了大面积双面Tl-2212外延超导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作的Tl-2212外延超导薄膜可用来制作微波无源器件或其他超导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48703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33532.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束赋形集成电路领域,提供一种混合型多波束赋形电路结构,包括:功分器接收第一数据流,将第一数据流均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流;功率合成器接收第二数据流,将多个第二数据流合成为第三数据流;单元幅相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功分器的输出端相连,单元幅相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功率合成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以控制第二数据流的幅度、相位和时延;波束幅相控制电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相连,用以控制第一数据流的幅度、相位和时延,或者波束幅相控制电路与功率合成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以控制第三数据流的幅度、相位和时延。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并降低了成本,本发明应用于相控阵中,实现了多波束的赋形和波束扫描。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500423.4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微带发卡型滤波器的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已累积微波微带滤波器仿真数据;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利用所述已累积微波微带滤波器仿真数据作为训练数据训练所述预测模型,得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将微波微带滤波器的目标散射参数输入至所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得到预测散射参数的微波微带滤波器;判断所述预测散射参数的微波微带滤波器是否满足仿真要求,若是,输出所述预测散射参数的微波微带滤波器;若否,返回步骤“获取已累积微波微带滤波器仿真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微波微带发卡型滤波器的自动仿真,降低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15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304108.8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南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焙烧Tl源制备Tl‑1223高温超导薄膜的方法。步骤包括:在衬底基片上准备Tl‑Ba‑Ca‑Cu‑O非晶态的先驱膜;将先驱膜放入蓝宝石坩埚内进行高温退火,Tl‑Ba‑Ca‑Cu‑O非晶态先驱膜转变成TlBa2Ca2Cu3O8(Tl‑1223)高温超导薄膜。本发明采用表面光滑的蓝宝石坩埚,提供的密闭空间,使得先驱膜内的Tl可以完全提供结晶所需的Tl氛围。这样不需焙烧Tl源,减少了不确定因素,可以稳定的制备出高质量的超导薄膜。本发明制备的Tl‑1223超导薄膜,具有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与Tl‑2212相比,在强磁场下工作具有优势,可用于制作无源微波器件及其他超导器件,也可用于科学研究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92823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24165.6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南开大学
IPC: G05B19/048 , G01D21/02 , G08C17/02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超导微波生态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供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的生态环境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负责保证供电的稳定以及监测系统的整体安全。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面向智能系统复杂监测任务的实现等方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