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轨迹模式的拐角平滑过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344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792762.5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模式的拐角平滑过渡方法,属于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三角函数,构造一种仅包含三个低谐波分量的轨迹模式;初始化参数;在坐标轴上分别建立关于边界限制的等式约束条件、关于运动轮廓限制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和关于轮廓误差限制的目标函数,利用线性规划计算轨迹参数并代入轨迹模式中得到轴运动轨迹;调整轴运动轨迹,将轴运动轨迹合成得到拐角过渡曲线。本发明利用轨迹模式,同时完成拐角过渡曲线构造和轴速度规划,有效地提高平滑处理的效率,避免机械结构共振;轴运动轨迹光滑且仅包含三个低频分量,能够显著地降低驱动力/力矩中所包含的高频分量,避免对系统振动模态的激励,实现高速高质量加工。

    一种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纳米流体低温喷雾射流产生装置、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87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16239.4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纳米流体低温喷雾射流产生装置、方法及其应用,该发明采用高压喷雾射流和气粉混合系统,采用的纳米粒子质量比重0.5%‑10%,将纳米粒子通过气粉混合系统将一定质量的纳米粒子与低温气体混合均匀送入气动雾化喷嘴的气流输入端口,并与高压喷雾射流形成系统压出的一定温度切削液在气动雾化喷嘴喷口外部混合,产生气液固三相均匀混合的纳米流体低温喷雾射流。该方法和装置的优势在于大大提高了纳米粉末在冷却润滑中的比重,避免了纳米流体在传统使用方法中因比重较高或因为放置时间长而发生团聚带来的冷却润滑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高了冷却和润滑效率,显著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加工表面质量。

    一种电磁阻尼器及振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919649.9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阻尼器,包括盖板、与盖板连接的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磁铁组件和摩擦力生成组件;所述磁铁组件为电磁铁、分别与电磁铁的N极和S极同极的磁铁,所述磁铁分别设置于盖板或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电磁铁贯穿内框,并与内框固定连接,所述内框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通过预紧螺钉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片与内框接触。本发明可提高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从而降低系统加工振动的幅度。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枪插拔力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1864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494356.3

    申请日:2018-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枪插拔力的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直流插座体、充电枪夹持机构、丝杆伺服弹性测力机构;所述丝杆伺服弹性测力机构包括伺服丝杆螺母机构、缓冲弹簧组件、拉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滑板架通过底部滑板与伺服丝杆螺母机构驱动连接,且滑板架通过拉压力传感器组件、缓冲弹簧组件、立架与充电枪夹持机构相连,通过拉压力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直流充电枪在插拔出直流插座过程中的阻力大小。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的伺服电机驱动完成充电枪的插拔过程,用机器检测代替人为检测,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及人力成本,同时采用拉压力传感器实现充电枪横向插拔过程的数据检测,有效提高检测精度。

    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7932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22040.5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1/02 B23P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包括:包括定向分离组件和自动装配组件;通过平行夹持气缸驱动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夹持定向分离出的C形冠簧两侧,并通过移动定位机构带动平行夹持气缸的移动定位;所述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的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夹爪接口一侧内表面上布置有弧形凸缘,且机械夹爪一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小于机械夹爪二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在凸缘的作用下,C形冠簧的开口两侧不会发生对接,而是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机械夹爪上的凸缘设计解决C形冠簧开口对接的问题,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装配过程,节省人力及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

    一种具有内冷却润滑结构的刀具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876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87723.0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冷却润滑结构的刀具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切削加工技术领域,刀具包括刀具基体;所述刀具基体的前、后刀面上设置有自表面向内凹陷的微织构;所述刀具基体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刀具基体的前、后刀面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微通孔;若干个所述微通孔分布在微织构上,且与腔室相通;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与所述腔室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刀具基体的表面,以便高压流体进入刀具基体内。本发明结合微织构和微通孔,能够高效快捷实现切削刃部切削区域的内部冷却润滑,且极大幅度降低冷却润滑液的消耗量。

    一种基于轨迹模式的低谐波速度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21714.8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迹模式的低谐波速度规划方法,其中基于三角函数构造轨迹模式,所构造的轨迹模式仅包含基频和三个低谐波分量;轨迹模式包括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加加速度函数和加加加速度函数;根据加加加速度能量构建目标函数,并基于目标函数优化得到所述的各轨迹参数;最后基于所构造的轨迹模式做速度规划。本发明速度规划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处理的效率,避免机械结构共振。其中生成的运动学轮廓非常光滑且仅包含三个低频分量,能够显著地降低驱动力或力矩中所包含的高频分量,避免对系统振动模态的激励,实现高速、高质量加工。

    一种基于姿态均匀分布的工业机器人TCP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582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1348986.6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一种基于姿态均匀分布的工业机器人TCP标定方法,属于工业机器人末端工具标定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工业机器人自带的“六点法”为初步标定基础,创建初始测量点位形;采用力学斥力迭代法构建以固定参考点为球心的球面均匀分布的虚拟点,逐组调节虚拟机器人,使虚拟机器人第六轴末端中心处于各虚拟点处;最后调节实际机器人到筛选后的各测量点位形,应用最小二乘球面拟合法求解最终的TCP标定结果。本方法解决了当前固定参考点法标定时机器人姿态选择的随机性和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机器人姿态在各测量点绕固定参考点均匀分布,最大限度增大了各测量点之间机器人姿态的差异度,可有效提高标定精度。

    一种夹具位置灵活可调的箱体焊接变位机

    公开(公告)号:CN210549233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982088.X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具位置灵活可调的箱体焊接变位机,包括翻转装置和可调节夹具;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主端支撑臂、副端支撑臂、主端转轴、副端转轴和翻转板,翻转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主端转轴和副端转轴与主端支撑臂和副端支撑臂实现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夹具包括安装于翻转板上的上端面夹具和侧端面夹具,上端面夹具包括活动支架及活动支架上的快速夹钳,侧端面夹具包括滑动连接于翻转板长边上的工件侧挡板。本发明采用柔性适应工件的可调节夹具满足实际不同规格尺寸的箱体工件的焊接加工安装需求,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定位准确性,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焊接作业时间,节约工装成本,有效提高大型箱体的焊接效率。

    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7643009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834029.5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C形冠簧自动化装配用夹具,包括:包括定向分离组件和自动装配组件;通过平行夹持气缸驱动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夹持定向分离出的C形冠簧两侧,并通过移动定位机构带动平行夹持气缸的移动定位;所述机械夹爪一、机械夹爪二的截面呈半圆环形,其夹爪接口一侧内表面上布置有弧形凸缘,且机械夹爪一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小于机械夹爪二上弧形凸缘与夹爪接口的距离;在凸缘的作用下,C形冠簧的开口两侧不会发生对接,而是发生一定程度的重叠。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机械夹爪上的凸缘设计解决C形冠簧开口对接的问题,实现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装配过程,节省人力及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实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