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淬透性大直径65MnCr磨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103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455888.3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淬透性的大直径65MnCr磨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领域,该磨球的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55-0.75%,Si:0.1-0.5%,Mn:1.0-3.0%;Cr:0.5-1.5%,Al:0.01-0.1%,P:≤0.1%,S:≤0.01%,N:≤0.01%,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工艺为:钢坯经1050℃-1100℃加热,保温1小时均热后,在二辊轧机上轧制,轧制后入水温度为900-950℃,在水中淬火2.5-3min,磨球的返红温度为120-150℃,然后在320-400℃炉中保温6h,拿出来堆冷。回火后,消除内应力,提高冲击韧性,常温无缺口冲击功在25J以上。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生产出的大直径65MnCr磨球具有很好的淬透性,且硬度和韧性匹配良好,可实现实际工业应用的生产。

    一种铝冷却板的复合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9172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039519.7

    申请日:2011-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冷却板的复合铸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该方法采用工业纯铝或铝合金管作为冷却液通道,将其固定在铸模型腔中后,在重力或压力条件下,将液态或半固态铝合金熔体充满铸模型腔并凝固,制成铝冷却板。本发明可解决铝合金嵌铸铝管时铝管熔化、变形造成铸件报废的问题,实现了铝冷却板近净成形,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对材料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铝管和铝冷却板基体均为铝材,消除了电化学腐蚀现象,并且铝冷却板可整体回炉或回收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铸件总体密度与铝铸件相同,可以应用于航空、船舶等对零部件重量要求较严格的领域。

    一种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89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339603.0

    申请日:2011-11-01

    Abstract: 一种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由出料口1、石墨柱塞2、放料芯杆3、加热冷却元件4、不锈钢外筒5、石墨内衬6、搅拌螺旋杆7、保温层8、进料口9、石墨隔热环10、轴承座11、传动齿轮12、压簧调节手柄13、放料手柄14、轴承15、支架16等构成。本发明利用高速剪切变形原理,合金熔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受到搅拌螺旋杆的作用产生强制对流,初生固相在剪切应力场作用下得到破碎、球化或直接生长为球形,从而制备出半固态合金浆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易于清理,控制精度高,连续工作稳定、可靠,易于实现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到流变成形的一体化工艺过程。

    半固态铜铅轴承合金/钢双金属轧制复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244430A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810102527.X

    申请日:2008-0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固态铜铅轴承合金/钢双金属轧制复合工艺。铜铅轴承合金中铅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10.0~30.0%。为了细化铅的晶粒、改善合金机械性能,铜铅合金中可以加入硫、锡、镍、锰、稀土等第三种合金元素。此工艺包括钢板预处理、半固态浆料制备、轧制复合和喷水冷却四个步骤,具体工艺是将熔炼好的铜铅轴承合金在930~1050℃的温度区间进行机械搅拌,制成半固态浆料,然后浇注在预处理过的钢板上,并使半固态的铜铅轴承合金与固态钢板同时进入轧机进行轧制,最后喷水冷却,制成双金属复合板。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工艺生产铜铅轴承的铅偏析问题,得到了铅粒细小、分布均匀的金相组织。力学测试结果表明,此工艺制备的铜铅轴承合金/钢双金属板坯的界面剪切强度都在60MPa以上,提高了10MPa左右。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的图像标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0984.3

    申请日:2022-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的图像标注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图像正确的类别标签;利用带有类别标签的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以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为待解释的神经网络,以待标注图像及其正确的类别标签为输入,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算法对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解释,解释过程结束后得到和输入图像及图像类别相关的热力图;基于所述热力图得到待标注图像的语义分割标签和目标检测标签。本发明可以根据类别标签生成目标检测标签和语义分割标签,从而大幅减少图像的标注工作量。

    一种高淬透性大直径65MnCr磨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10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5888.3

    申请日:2013-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淬透性的大直径65MnCr磨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领域,该磨球的成分质量百分数为:C:0.55-0.75%,Si:0.1-0.5%,Mn:1.0-3.0%;Cr:0.5-1.5%,Al:0.01-0.1%,P:≤0.1%,S:≤0.01%,N:≤0.01%,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工艺为:钢坯经1050℃-1100℃加热,保温1小时均热后,在二辊轧机上轧制,轧制后入水温度为900-950℃,在水中淬火2.5-3min,磨球的返红温度为120-150℃,然后在320-400℃炉中保温6h,拿出来堆冷。回火后,消除内应力,提高冲击韧性,常温无缺口冲击功在25J以上。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可行,生产出的大直径65MnCr磨球具有很好的淬透性,且硬度和韧性匹配良好,可实现实际工业应用的生产。

    一种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58922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339603.0

    申请日:2011-11-01

    Abstract: 一种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装置,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由出料口1、石墨柱塞2、放料芯杆3、加热冷却元件4、不锈钢外筒5、石墨内衬6、搅拌螺旋杆7、保温层8、进料口9、石墨隔热环10、轴承座11、传动齿轮12、压簧调节手柄13、放料手柄14、轴承15、支架16等构成。本发明利用高速剪切变形原理,合金熔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受到搅拌螺旋杆的作用产生强制对流,初生固相在剪切应力场作用下得到破碎、球化或直接生长为球形,从而制备出半固态合金浆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易于清理,控制精度高,连续工作稳定、可靠,易于实现轻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到流变成形的一体化工艺过程。

    具有镍锰浓度梯度的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26270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95062.3

    申请日:2015-10-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H01M4/502 H01M4/523 H01M4/525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镍锰浓度梯度的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平均化学组成可由分子式LiNi0.5-xMn1.5+xO4表示,其中,0.1≤x≤0.35;Ni的浓度从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颗粒中心向颗粒表面呈逐渐升高的梯度分布,而Mn的浓度从所述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颗粒中心向颗粒表面呈逐渐降低的梯度分布;所述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共沉淀工艺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类球形颗粒,再利用高温焙烧过程中元素的扩散制备具有镍锰浓度变化的锂镍锰氧化物正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以及更高的可逆容量、化学稳定性和循环寿命,优异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一种铝冷却板的复合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9172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39519.7

    申请日:2011-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冷却板的复合铸造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该方法采用工业纯铝或铝合金管作为冷却液通道,将其固定在铸模型腔中后,在重力或压力条件下,将液态或半固态铝合金熔体充满铸模型腔并凝固,制成铝冷却板。本发明可解决铝合金嵌铸铝管时铝管熔化、变形造成铸件报废的问题,实现了铝冷却板近净成形,减少了后续加工工序对材料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铝管和铝冷却板基体均为铝材,消除了电化学腐蚀现象,并且铝冷却板可整体回炉或回收利用,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铸件总体密度与铝铸件相同,可以应用于航空、船舶等对零部件重量要求较严格的领域。

    一种混合润滑状态下直齿轮粗糙界面摩擦系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394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5072.3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润滑状态下直齿轮粗糙界面摩擦系数的确定方法,涉及摩擦系数计算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测量齿轮啮合界面的粗糙形貌,得到齿轮的齿面三维粗糙形貌分布特征;基于等效圆柱滚子对接触模型和齿轮的齿面三维粗糙形貌分布特征,确定轮齿的各啮合点处对应的圆柱滚子对的特征参数;基于齿轮的齿面三维粗糙形貌分布特征、轮齿的各啮合点处对应的圆柱滚子对的特征参数和三维线接触弹流润滑分析理论,得到实际工况中粗糙形貌和润滑油耦合作用下的齿轮啮合界面油膜压力以及油膜厚度分布特征;结合流变特性理论进行油膜剪切流变特性分析,得到啮合界面剪切摩擦力和摩擦系数,本发明适用于工程中齿轮啮合界面摩擦系数确定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