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77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1188.4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5B11/089 , C25B11/052 , C25B11/061 , C25B11/063 , C25B11/031 , C25B1/04 , C25D3/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多孔多元合金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基体进行预处理;将经过预处理的基体作为第一电极连接在恒流电源的负极,第二电极连接在所述恒流电源的正极,并插入装载有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槽中,恒流电源向电解质溶液施加恒定电流,对电解质溶液进行电沉积,沉积一段时间后,在经过预处理的基体表面形成具有开放结构的三维多孔催化剂;将三维多孔催化剂从所述电解槽中取出冲洗干燥后,得到三维多孔多元合金催化剂。本发明采用了动态气泡模板电沉积法,通过气泡模板的作用,能够快速、均匀地沉积金属合金材料,形成三维多孔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3285.1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9/05 , C22C38/4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1/02 , C22C1/03 , C22C33/06 , C22F1/10 , C21D6/00 , F28F21/08
Abstract: 一种换热器用的铁镍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的组成成分:Cr14.5~23.5%、Ni 40~52%、C 0.12~0.45%、W 5.5~8%、Al 0.8~3%、B≤0.06%、Si≤0.6%、Mn≤0.7%、Pm≤0.26%、Yb≤0.15%、Lu≤0.15%、S≤0.05%、P≤0.05%,余量为Fe。本发明的铁镍合金的成分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碍合金在高温下的氧化,也可以有效抵抗热裂纹的萌生,延长了铁镍合金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材料成本,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76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70984.3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的图像标注方法,包括: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图像正确的类别标签;利用带有类别标签的图像训练卷积神经网络;以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为待解释的神经网络,以待标注图像及其正确的类别标签为输入,使用神经网络可解释性算法对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解释,解释过程结束后得到和输入图像及图像类别相关的热力图;基于所述热力图得到待标注图像的语义分割标签和目标检测标签。本发明可以根据类别标签生成目标检测标签和语义分割标签,从而大幅减少图像的标注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60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40343.0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航空用高温混合器新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Cr 14~21%、Ni 41~50%、C 0.1~0.3%、W 2.5~4%、Mo 0.5~2.8%、Al 2~4.5%、B 0.05~0.25%、Si≤0.3%、Mn≤0.3%、Ce≤0.22%,Sm≤0.2%,Er≤0.24%,余量为Fe。本发明的航空用高温混合器新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氧化性能和高温耐磨性能,能在1000℃的工况温度下长期稳定的工作,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18422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3288.5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4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0 , C22C19/05 , C22C33/06 , C22C1/02 , C22C1/03 , C22F1/10 , C21D6/00
Abstract: 一种汽车涡轮叶轮用铁镍合金,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Cr 12~22%、Ni 37~50%、C 0.1~0.322%、W 4.5~8.5%、Mo 0.5~2.8%、Al 1.5~3.5%、B 0.06~0.25%、Si≤0.5%、Mn≤0.5%、Tb≤0.15%、Ho≤0.12%、Gd≤0.2%,以及余量的Fe。该铁镍合金在1000℃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常温硬度高,使用寿命长,能够在1000℃下长期稳定运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594764.2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C14/08 , C23C14/06 , C23C14/14 , C23C18/12 , C23C28/00 , C04B35/10 , C04B35/48 , C04B35/583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阻氢涂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与二维材料复合阻氢涂层,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包覆在基体上的锆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共沉积层、氧化铝掺杂二维材料中间层、以及氧化铝陶瓷层。本发明公开的复合阻氢涂层最内层为金属单体与氧化陶瓷的共沉积层,与基体材料之间是以金属‑金属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性小,可以有效改善结合强度,提高阻氢涂层的抗冷热冲击性能;将二维材料与氧化物陶瓷材料相结合,二维正六边形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存在可以填补氧化物陶瓷材料生成过程中的缺陷,此外二维材料极强的阻挡性能可有效增强氧化物陶瓷涂层的氢渗透阻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8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0594778.4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梯度复合阻氢涂层,包括至少3层包覆于基体上的不同的氧化物陶瓷层,所述基体与氧化物陶瓷层之间以及相邻的氧化物陶瓷层之间设置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弥散层。本发明通过在层间引入金属‑氧化物弥散层作为层间过渡层,提高了涂层与基体、以及涂层与涂层之间的结合力,增强了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提高了涂层体系抗冷热冲击性能;复合涂层体系中弥散层的存在,使得层间结合方式转变为金属‑金属结合,且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顶层发生刮蹭而导致剥落,金属弥散层也会在高温下原位氧化生成相应氧化物层,用以弥补剥落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自修复性,有效延长涂层的氢渗透阻挡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03282.8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钻井工程用的超高温钻头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Cr12%~26%、Ni 35%~50%、C 0.15%~0.45%、W 5%~10%、Mo 0.6%~2.8%、Al 1.5%~3%、Ti 1.5~3.5%、B 0.08%~0.25%、Mg≤0.6%、Si≤0.6%、Mn≤0.6%、Pr≤0.25%、Er≤0.25%、Lr≤0.2%,余量为Fe。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保证了的钻井工程用的超高温钻头材料在1000℃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高温塑韧性、高温抗氧化性、热疲劳性能,大大提高了钻头效率;同时还具有高硬度、高耐磨,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