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56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34037.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抓捕的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非合作目标的动力学碰撞模型;S2、基于S1所述的非合作目标的动力学碰撞模型,确定机械臂与目标碰撞产生的交互力;建立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将所述交互力作为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的输入量,然后获得机械臂位置的修正量。本发明方法针对较大碰撞冲击下低刚度参数导致的系统失稳问题,考虑刚度和阻尼参数的耦合关系,设计了基于外力的刚度和阻尼在线调整机制,提高低刚度时系统的稳定性并改善高刚度时系统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38284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981650.3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15/04
Abstract: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工具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装置包括机械臂端和工具端两部分机械臂端由钢球架、卡套、弹簧、钢球、拨杆轴组成,钢球架与机械臂连接,弹簧自然伸长使卡套处于钢球上方限制钢球运动。工具端由工具头和工具架组成,工具头与末端工具连接,并放置在工具架中。通过机械臂运动使弹簧变形,钢球与卡套错开并进入工具头的钢球沟道内。拨杆轴上的拨杆插入工具头的V形导向槽内,实现机械臂端与工具端的连接锁紧。该装置借助机械臂的运动,不需要额外驱动源,使得空间机械臂可在轨自主更换末端工具,实现了机械臂的多功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382845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981650.3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5J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15/04
Abstract: 一种空间机械臂末端工具更换装置及更换方法,装置包括机械臂端和工具端两部分机械臂端由钢球架、卡套、弹簧、钢球、拨杆轴组成,钢球架与机械臂连接,弹簧自然伸长使卡套处于钢球上方限制钢球运动。工具端由工具头和工具架组成,工具头与末端工具连接,并放置在工具架中。通过机械臂运动使弹簧变形,钢球与卡套错开并进入工具头的钢球沟道内。拨杆轴上的拨杆插入工具头的V形导向槽内,实现机械臂端与工具端的连接锁紧。该装置借助机械臂的运动,不需要额外驱动源,使得空间机械臂可在轨自主更换末端工具,实现了机械臂的多功能化。
-
-
公开(公告)号:CN1093526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32254.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机械臂用机电一体化快速更换接口,属于空间机械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紧凑型设计,实现了工具更换、能量传输、转动传动三种功能的一体化,弥补了传统的快速更换接口工具能力不全的缺陷,由广泛的应用空间和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空间机械臂末端,为其提供丰富的工具更换能力;本发明主动端、被动端接口可根据对接的机械臂及末端工具进行改变,有广泛的适应性;本发明整体结构紧凑,适用于多种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在复杂工况下依然能够良好运转,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具备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2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572540.0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在轨加注系统用主动端辅助驱动单元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闭环与开环、主动与被动控制方式的灵活切换,进而使得辅助推力单元具备与外部变化且不确定阻力的柔顺交互能力,有效避免速度大幅波动和力冲击,保证阀体插入、锁紧与分离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主、被动加注接口在对接、锁紧及分离过程中容易产生卡死导致任务失败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609566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834037.7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5D1/08
Abstract: 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抓捕的稳定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非合作目标的动力学碰撞模型;S2、基于S1所述的非合作目标的动力学碰撞模型,确定机械臂与目标碰撞产生的交互力;建立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将所述交互力作为自适应阻抗控制模型的输入量,然后获得机械臂位置的修正量。本发明方法针对较大碰撞冲击下低刚度参数导致的系统失稳问题,考虑刚度和阻尼参数的耦合关系,设计了基于外力的刚度和阻尼在线调整机制,提高低刚度时系统的稳定性并改善高刚度时系统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8085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839857.0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用于月面飞行机器人的腿部缓冲机构,包括上套筒(1)、下套筒(2)、缓冲弹簧(3)、缓冲齿槽(4)、圆盘(5)、电机(6),通过利用电机(6)、圆盘(5)、圆盘(5)内部设置的伸缩楔形滑块(501)及缓冲齿槽(4)的共同联动,实现了在飞行器落地过程中的机构缓冲及缓冲状态与刚性状态的相互转化,与现有技术相比,可重复使用次数更高,减小了现有缓冲机构的体积,同时对保护航天器、飞行机器人的作用更明显,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22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91472.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在轨补加接口装置,属于在轨服务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机械臂、驱动组件、补加接口主动端和补加接口被动端,主动端包括第一安装板和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主动端阀体,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被动端设有第二安装板及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被动端阀体,在轨补加时,机械臂抓取主动端并带动主动端到达主动端阀体与被动端阀体一一对应的位置,驱动组件拉动第一安装板向靠近第二安装板的方向运动,使主动端阀体与被动端阀体对接。本发明通过机械臂带动补加接口主动端去对准被动端,降低服务星与目标星的对接精度要求,且补加接口主动端与被动端不要求安装在两星对接面,可根据卫星舱板布局灵活布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