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34404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8173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船整体打捞装备端板顶梁弧形梁组合体水平拆分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等比例试验沉船整体打捞装备端板顶梁弧形梁组合体水平拆分方法可以实现该试验装置高效无损安全的进行拆分再利用;可调节的梅花桩底座确保在拆分过程中可以以更少的代价将弧形梁更精准的落在梅花桩上;水平拖拉可以有效的减少高空作业,确保拆分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7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388552.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东荣 , 庄欠伟 , 朱小东 , 袁玮皓 , 张弛 , 刘雨 , 唐继蔚 , 屠垒 , 蒋哲 , 黄志红 , 朱海荣 , 杨正 , 张杰 , 袁一翔 , 王钰 , 金强强 , 蔡荔 , 陆伦捷 , 方本斌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等比例试验用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内外顶梁组,所述内外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内顶梁和外顶梁,所述内顶梁和所述外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内外顶梁组还包括用于贯穿插接所述内顶梁、所述外顶梁和所述弧形梁的端部的定位插销。本发明针对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提供了一种等比例试验用的顶梁结构,解决了现有封箱法现场操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清除待打捞物体周边的泥土等问题,且为实际顶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基础,避免了现场试验的高难度、高成本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77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81821.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nventor: 周东荣 , 洪冲 , 陈世海 , 蒋岩 , 金锋 , 方世忠 , 褚晓波 , 朱小东 , 胡建 , 蒋哲 , 王健 , 刘雨 , 俞士明 , 谢友勇 , 李晶 , 翟杨 , 魏良孟 , 王钰 , 朱海荣 , 戴青 , 姚慧欣 , 周怡和 , 赵荦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采用本打捞方法在下放安装顶梁、弧形梁过程中无需挖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顶梁、弧形梁安装精度高,受水流影响小,泥土阻力较小,且对沉船无碰撞和扰动风险;弧形梁顶推过程全机械化操作,施工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潜水工作量少,施工效率高;对于不是正沉的沉船,采用弧形钢梁结构便于后期摆正考古挖掘;顶梁与弧形梁一起构成了沉船的封闭保护系统,对沉船和周边遗址原生堆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保证了沉船遗址的原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81733.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25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船整体打捞装备端板顶梁弧形梁组合体水平拆分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等比例试验沉船整体打捞装备端板顶梁弧形梁组合体水平拆分方法可以实现该试验装置高效无损安全的进行拆分再利用;可调节的梅花桩底座确保在拆分过程中可以以更少的代价将弧形梁更精准的落在梅花桩上;水平拖拉可以有效的减少高空作业,确保拆分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2656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18872.7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11/52
Abstract: 一种采用ROV协同作业的双层船体开孔和抽液装置,包括:开孔机本体、基盘、外层孔刀具和内层孔刀具总成,以及与开孔机本体协同作业的ROV,其中:开孔机本体与基盘对接,外层刀具或内层孔刀具总成穿过基盘与开孔机本体的主钻机相连,开孔机本体与ROV连接并传输控制信息、电能或液压能。本发明利用ROV的协同作业能力,简化了开孔机本体的系统组成;采用模块化的作业方式,可搭载于任何一种作业型ROV上进行深水作业;采用相同的开孔抽液本体系统,通过更换钻机刀具实现外层和内层功能的切换,提升装置本身的通用性;钻机刀具总成集成了开孔、抽液和封堵功能,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03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378781.2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 , 上海盾构设计试验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世海 , 周东荣 , 庄欠伟 , 袁玮皓 , 张弛 , 洪冲 , 蒋岩 , 闵锐 , 张立 , 黄志红 , 金锋 , 杨正 , 谢友勇 , 袁一翔 , 朱海荣 , 金强强 , 胡建 , 朱小东 , 魏良孟 , 俞士明 , 胡珍伍 , 崔进 , 高定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弧形梁结构,其包括圆弧形的弧形梁本体,所述弧形梁本体的前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顶管机头的机头连接端,所述弧形梁本体的尾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推进装置的推进装置连接端;所述弧形梁本体的沿轴向两侧设有锁扣,通过所述锁扣与两侧的发射架配合进行导向。本发明的弧形梁结构只需使用发射架在上方进行导向,无需清空周边泥土,可大幅缩短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8396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82951.4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的沉船整体打捞测量定位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可确保沉船位置处于定位桩的边界范围内,对弧形梁系统下放过程中沉船和周边遗址原生堆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保证了沉船遗址的原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1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243583.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一种深海沉船应急处置协同作业施工系统及工艺,包括:具有协同作业能力的ROV以及分别与之相连的开孔与抽液装备、矩阵式布放舱和设置于可移动平台上的切割装备,其中: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及切割装备设置于矩阵式布放舱的对应舱位内并在作业时布放至海底;ROV在水下作业时通过TDU接口、湿插拔电或液压连接器分别与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及切割装备的对应接口相连;ROV与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和切割装备对接并通过湿插拔液压连接器传输液压能,通过湿插拔电连接器传输控制信息,由水面遥控操作实现水下协同作业。本发明采用ROV协同矩阵布放舱进行多工具统一布放、水下轮换作业的方式;实现ROV协同多工具的沉船应急处置作业工法和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2781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43583.2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一种深海沉船应急处置协同作业施工系统及工艺,包括:具有协同作业能力的ROV以及分别与之相连的开孔与抽液装备、矩阵式布放舱和设置于可移动平台上的切割装备,其中: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及切割装备设置于矩阵式布放舱的对应舱位内并在作业时布放至海底;ROV在水下作业时通过TDU接口、湿插拔电或液压连接器分别与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及切割装备的对应接口相连;ROV与开孔与抽液装备、可移动平台和切割装备对接并通过湿插拔液压连接器传输液压能,通过湿插拔电连接器传输控制信息,由水面遥控操作实现水下协同作业。本发明采用ROV协同矩阵布放舱进行多工具统一布放、水下轮换作业的方式;实现ROV协同多工具的沉船应急处置作业工法和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207631439U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21732564.X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吨位同步提升系统,属于沉船打捞领域,包括抬浮驳和提升装置,抬浮驳设有两个,抬浮驳漂浮在水面上,两个抬浮驳之间设置起吊钢丝,起吊钢丝的连段分别与锚头连接,锚头设置在抬浮驳的顶部,提升装置通过钢绞丝与锚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大吨位同步提升系统,能够适应重心不确定大型结构物的吊装,能够减小海上风浪流造成吊装载荷增加的影响,相较于大型海上浮吊具有更大的起吊能力,可以在吊装作业中设置更多的吊索,降低被吊物结构损坏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