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29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64278.0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船打捞水下攻穿千斤钢缆装置,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包括水下攻穿机器人,水下攻穿机器人包括喷水钻头、推进装置和脐带,喷水钻头尾部设置推进装置,脐带连接推进装置和喷水钻头。本攻穿机器人设计为可贴合船底板前进,机器人根据船底板横向焊缝或相邻攻穿机器人作为导向轨迹前进;机器人头部设计有可更换刀头及高压喷水装置,可在船底板下形成通道;机器人行进只需克服头部的阻力,而传统攻穿设备随着攻钻深度的增加阻力显著增加;机器人攻钻的水下通道因为上部船底板的支撑不会塌方或损毁,且船底板与泥面的结合松散,攻穿效率更高,返工率低;本装置和方法采用小型设备即可实现大水深沉船过底千斤的穿引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1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9727.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高压干式焊接舱试验验证方法,涉及沉船打捞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检验300米环境水压下,在设计磁吸附力及5米内外压差作用下,焊接舱上磁吸附机构、橡胶密封的密封性能及有效性;检验300米环境水压下,焊接舱上水密门的密封性能,包括检验密封门开启闭合的有效性和密封门密封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高压吸附密封试验、水密门高压功能性试验、气压控制系统高压测试、推进压载系统浅水试验、机器人高压动作试验、焊接工艺实验室检验等分系统过程试验,集成系统的水池试验、浅水功能性试验以及最终的海试验证,形成一个科学严谨、完整的试验验证体系,充分证明水下高压干式焊接舱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1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330326.6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底自升式多功能打捞工程船,属于打捞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部工作平台、桩腿和桩基箱体,桩腿设有多根,桩腿的一端与桩基箱体连接,另一端插入上部工作平台上,桩腿由设置在上部工作平台内的升降机带动升降,每个桩基箱体上设置有两根桩腿,上部工作平台上设置多个并列的桩基箱体,上部工作平台顶部设置生活楼和起重设备。工作时,桩基箱体下沉至海底处于水面以下,上部船体被桩腿顶升离开水面形成足够气隙,使得大涌浪海况下整船浮力基本不变,较小的桩基箱体所受流的作用力也较小,因而大大减小了海洋环境对工作平台结构的影响,保证了较为恶劣海况了工作平台的作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7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388553.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世海 , 庄欠伟 , 周东荣 , 袁玮皓 , 张弛 , 金锋 , 朱小东 , 李炎龙 , 刘雨 , 黄志红 , 蒋哲 , 袁向华 , 魏良孟 , 袁一翔 , 胡珍伍 , 金强强 , 崔进 , 陆伦捷 , 赵九龙 , 严赛男 , 葛帅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打捞用分段式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顶梁组,所述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顶梁,两根所述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顶梁为分段式结构,由位于两个端部的两个固定段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段拼接而成。本发明采用分段式及双顶梁式的顶梁组作为顶梁结构,可灵活调整长度,便于运输和结构拆装,且为弧形梁提供了就位空间,满足了弧形梁后安装结构,使得采用该顶梁结构的打捞装置更方便下沉和封箱,操作方便,施工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8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79456.8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城建隧道装备有限公司
Inventor: 庄欠伟 , 王健 , 金强强 , 胡建 , 魏良孟 , 袁玮皓 , 刘雨 , 张弛 , 唐继蔚 , 王钰 , 李炎龙 , 姚慧欣 , 黄志红 , 周怡和 , 杨正 , 袁一翔 , 戴明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顶进用的承插式可回收掘进机头的安装结构,包括:形成于弧形梁端部处供插置掘进机头的承插槽;设于弧形梁端部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插设于第一插接槽内的第一挡板,挡设于掘进机头的外侧并与掘进机头可拆卸的连接;插设于第二插接槽内的第二挡板,设于掘进机头的外侧并与掘进机头可拆卸的连接。本发明的承插式可回收掘进机头的安装结构采用挡板与插接槽的插接连接方式实现掘进机头与弧形梁的连接,该挡板与掘进机头可拆卸的连接,在水下拆除掘进机头时,只需拆除挡板与掘进机头的连接,将挡板从插接槽内滑出即可实现掘进机头的拆卸,适用于水下拆装,还能够满足掘进机头与弧形梁间的连接强度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7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88553.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世海 , 庄欠伟 , 周东荣 , 袁玮皓 , 张弛 , 金锋 , 朱小东 , 李炎龙 , 刘雨 , 黄志红 , 蒋哲 , 袁向华 , 魏良孟 , 袁一翔 , 胡珍伍 , 金强强 , 崔进 , 陆伦捷 , 赵九龙 , 严赛男 , 葛帅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弧形梁无接触整体打捞装置打捞用分段式顶梁结构,包括垂直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端板之间并分别可拆卸地串接多根弧形梁的两个端部的两个顶梁组,所述顶梁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根顶梁,两根所述顶梁之间留有供所述弧形梁的端部插入的间隙,所述顶梁为分段式结构,由位于两个端部的两个固定段以及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至少一个标准段拼接而成。本发明采用分段式及双顶梁式的顶梁组作为顶梁结构,可灵活调整长度,便于运输和结构拆装,且为弧形梁提供了就位空间,满足了弧形梁后安装结构,使得采用该顶梁结构的打捞装置更方便下沉和封箱,操作方便,施工风险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256789.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缓冲系统模型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以及设于前端盖板和后端盖板之间的滑动导向杆,所述前端盖板上开设有通孔;受力轴和滑动部件,所述受力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滑动部件,第二端穿过前端盖板上的通孔,所述滑动部件套设于导向杆;弹簧固定块及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块套设于受力轴上并与受力轴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固定块,另一端连接后端盖板;初始位置调节部件,一端穿过后端盖板后与后端盖板固定,用于在滑动部件朝向后端盖板移动的过程中支撑滑动部件,通过调节初始位置调节部件穿过后端盖板部分的长度以调节启动拉力阈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精度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2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710363233.1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船打捞用橡胶浮筒使用方法,属于沉船打捞领域,包括橡胶浮筒、绑扎绳和吊梁,橡胶浮筒筒体通过吊装绳捆在吊梁上,绑扎绳绑在橡胶浮筒上,绑扎绳设有多根,橡胶浮筒放下水之前进行对折后用绑扎绳捆住,随吊梁一起放入水中。本发明的沉船打捞用橡胶浮筒使用方法可用于在复杂的水文环境下安装大型的打捞用橡胶浮筒,使用专用的浮筒安装吊梁配合浮筒吊装绳以及浮筒绑扎绳,将浮筒进行捆扎和吊装,使橡胶浮筒受水流影响较小,便于浮筒吊放到位以及潜水员水下安装,从根本上解决了吊放入水以及水下充气安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140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0364365.6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底钢梁整体打捞沉船方法,属于沉船打捞领域,设计采用与船体型线贴合良好的托底钢梁,用于支撑沉船船体的重量,在托底钢梁两端布置吊装眼板,打捞起吊钢丝绳连接到两侧的眼板上,通过提升托底钢梁将沉船整体提升打捞出水。本发明的沉船打捞方法采用托底钢梁整体托底打捞施工方法,对于需要完整打捞的船体保护效果良好,船体上的薄弱结构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基本不会发生变形和破坏,整体打捞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7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81821.9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Inventor: 周东荣 , 洪冲 , 陈世海 , 蒋岩 , 金锋 , 方世忠 , 褚晓波 , 朱小东 , 胡建 , 蒋哲 , 王健 , 刘雨 , 俞士明 , 谢友勇 , 李晶 , 翟杨 , 魏良孟 , 王钰 , 朱海荣 , 戴青 , 姚慧欣 , 周怡和 , 赵荦
IPC: B63C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沉船整体打捞方法,属于沉船打捞技术领域,采用本打捞方法在下放安装顶梁、弧形梁过程中无需挖泥,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顶梁、弧形梁安装精度高,受水流影响小,泥土阻力较小,且对沉船无碰撞和扰动风险;弧形梁顶推过程全机械化操作,施工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潜水工作量少,施工效率高;对于不是正沉的沉船,采用弧形钢梁结构便于后期摆正考古挖掘;顶梁与弧形梁一起构成了沉船的封闭保护系统,对沉船和周边遗址原生堆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保证了沉船遗址的原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