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578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810200138.4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的纳米涂层、制备该纳米涂层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超疏水纳米涂层的一种材料。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涂层为碳化钛多孔网状纳米墙结构的涂层。本发明的纳米涂层的水滴接触角>150°,且制备中无需采用任何低表面物质如含氟及硅烷等化合物进行修饰便可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0257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10200138.4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疏水的纳米涂层、制备该纳米涂层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超疏水纳米涂层的一种材料。具体地,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涂层为碳化钛多孔网状纳米墙结构的涂层。本发明的纳米涂层的水滴接触角>150°,且制备中无需采用任何低表面物质如含氟及硅烷等化合物进行修饰便可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5081504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410200675.0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超硬工件的感应钎焊装置。该钎焊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气氛保护工作室、一个或一个以上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两条或两条以上传送导轨,感应加热装置可相对于传送导轨移动,工作室沿传送导轨移动,感应加热装置与传送导轨协调配合达到高效钎焊的目的,每条传送导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位,每个工作位连有保护气氛进气口与出气口。该钎焊装置利用了感应加热的原理,降低了能量损耗;密封工作室结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气氛保护钎焊时小型工件和熔融钎料容易受气流冲击的问题;此外,多条传送导轨、多个工作室以及可移动的感应加热装置的设置可实现多个钎焊工作室的流水钎焊提高了钎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81504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200675.0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超硬工件的感应钎焊装置。该钎焊装置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气氛保护工作室、一个或一个以上高频感应加热装置、两条或两条以上传送导轨,感应加热装置可相对于传送导轨移动,工作室沿传送导轨移动,感应加热装置与传送导轨协调配合达到高效钎焊的目的,每条传送导轨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作位,每个工作位连有保护气氛进气口与出气口。该钎焊装置利用了感应加热的原理,降低了能量损耗;密封工作室结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气氛保护钎焊时小型工件和熔融钎料容易受气流冲击的问题;此外,多条传送导轨、多个工作室以及可移动的感应加热装置的设置可实现多个钎焊工作室的流水钎焊提高了钎焊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09896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76378.9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体包括石墨颗粒、碳化物层和碳化物形成元素层;其中,所述碳化物层结合于所述石墨粉颗粒表面,所述碳化物形成元素层结合于碳化物层表面;所述碳化物形成元素选自下组:B、Si、Cr、W、Mo;所述碳化物选自下组:碳化硼、碳化硅、碳化钨、碳化铬。该复合体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324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25148.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宁波杭州湾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载流子迁移率氢终端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去除金刚石衬底表面杂质,然后超声清洗金刚石衬底表面;在得到的金刚石衬底表面上进行氢等离子刻蚀得到表面为氢终端的金刚石;以六方氮化硼为靶材,在金刚石的氢终端表面进行磁控溅射沉积得到表面含有氮化硼的高载流子迁移率氢终端金刚石。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高载流子迁移率氢终端金刚石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载流子迁移率氢终端金刚石,该沉积有氮化硼的氢终端金刚石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载流子迁移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6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48121.1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宁波杭州湾新材料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中钨合金科技(莆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表面耐磨绝缘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该耐磨绝缘复合涂层包括石墨烯‑纳米TiN内层和纳米Al2O3外层,石墨烯‑纳米TiN内层的厚度为0.01‑1000μm,纳米Al2O3外层的厚度为0.01‑10000μm,其中,石墨烯‑纳米TiN内层由石墨烯和粒径为50‑300nm的TiN晶粒组成,石墨烯的含量为0.01‑1wt%,纳米Al2O3外层由粒径为250‑550nm的Al2O3晶粒组成,该耐磨绝缘复合涂层采用两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得到,与钢铁基体之间呈现强冶金结合,涂层致密均匀、结构可控,可以显著提升钢铁材料的耐磨性能及绝缘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763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602701.5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C23C16/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刚石包覆粉体的方法,属于金刚石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采用热丝‑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使通过热丝裂解得到的含碳自由基在流化床中,于加热下在粉体上沉积,经碳原子重排得到所述金刚石包覆粉体。本申请的方法采用热丝‑流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可在粉体表面原位制备金刚石,拓宽了金刚石的工业适用性。此外该方法使高活性含碳自由基与流化态粉体充分接触,经碳原子重排合成金刚石膜,不仅形成良好的气固接触,而且有助于避免粉体粘结。通过本申请方法制备的金刚石包覆粉体的金刚石膜在粉体表面包覆均匀、无死角,并且整体性能均一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708159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677037.3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晶钻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K1/002 , B23K1/20 , B23K1/19 , B23K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002 , B23K1/19 , B23K1/20 , B23K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表面结合有硼和碳化硼纳米涂层的金刚石在空气中高频感应钎焊到基体上以制备金刚石工具的方法。与常规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在空气中完成,且焊接钎焊料普通、易得,钎焊温度低,钎焊时间短。因此,效率更高,对金属基体及金刚石热损伤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22474.0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杭州湾新材料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光学级金刚石单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超薄CVD金刚石籽晶,进行马赛克拼接,再通过双表面MPCVD法外延生长单晶金刚石来覆盖籽晶间的表面缝隙,最终得到“外延层‑籽晶群‑外延层”的大尺寸三明治结构的CVD金刚石单晶。本发明采用超薄的籽晶层,在高质量外延层的覆盖下,其籽晶界面拼接处的外延层缝隙较小,通过双表面沉积足够厚的外延层,基于“双面加固”的方式,使得制备得到的金刚石单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较高的光学透过率以及较高的热导率,实现了高性能金刚石单晶的制备。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为单晶金刚石的大尺寸、低成本化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