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8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28033.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滑坡体生命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滑坡体下搜救的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穿戴式本体,穿戴式本体穿戴于在滑坡灾害发生前参与滑坡体下搜救工作的被困人员上;设置于穿戴式本体上的定位组件,其中,定位组件包括:实时定位装置,用于获取辅助定位装置的当前所处位置,使得搜救人员定位被困人员的实际位置;引导装置,用于对搜救人员进行引导定位。本申请可以通过吸波材料、声波发射装置、光波发射装置形成滑坡体下探测的异常区域,为地面探测装置提供定位标靶,使得地面探测救援有了明确的定位方向,大幅提升了定位精度及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0627.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航空物探与跨孔CT的多源数据融合岩溶探查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初步锁定岩溶重点发育区,并对岩溶重点发育区采用跨孔电阻率CT法和跨孔地震波CT法进行数据采集;将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跨孔电阻率CT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统一转换为反射系数序列;将体现在时间域内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转换至深度域;根据多尺度特征图像通过小波逆变换处理得到最终的多源数据融合图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的数据探测方法得到的单一数据来源,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误差无法预估,难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成像,降低了岩溶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24520.7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风积沙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浅埋风积沙隧道围岩变形的实时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扫描风积沙隧道内部,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基于基准标靶,处理风积沙隧道围岩点云数据,以得到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根据风积沙隧道围岩特征点变形值计算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并根据风积沙隧道断面边界的拱顶和边墙的变形值,以在变形值达到预警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示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一方面由于需要将设备固定在隧道内作业或预先安装轨道并在作业时需人员一旁协助的情况,导致效率较低且不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另一方面,由于风险评估计算方法复杂繁琐,导致较难实现实时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6353.8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建立隧道旋喷桩的模型试验设备,包括:箱体、传感器、调压装置、旋喷装置,箱体内设置有土体模型,土体模型形成有模拟隧道衬砌;传感器设置于土体模型中并适于监测模拟隧道衬砌外周的压力;调压装置设置于箱体,调压装置适于对土体模型调整施加压力;旋喷装置形成有适于对土体模型旋喷注浆的钻头,旋喷装置可移动地设置于箱体以可选择地在模拟隧道衬砌周围的土体模型进行旋喷注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型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还原待建隧道区域的实际地层条件,全面还原水平旋喷桩的施工过程,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高,能够为判断水平旋喷桩在实际隧道施工场景的可行性提供有效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775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31967.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固健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9D163/00 , C09D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剂及其制备方法,防护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按重量份计,A组分包括以下物质:环氧树脂,80~90份;抗氧化剂,1~2份;偶联剂,1.5~3份;增韧剂,4~6份;光稳定剂,1~2份;促进剂,0.1~1份;B组分包括100份改性固定剂。该防护剂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够有效延长被保护物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59654.0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nventor: 马永涛 , 杨堃 , 高发勇 , 张宽宝 , 宋建军 , 薛翊国 , 孔凡猛 , 程彦强 , 王斌 , 刘欢 , 赵燕 , 黄胜 , 祁正荣 , 张金祥 , 曹新平 , 张燕杰 , 王建宁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18/213 , G06F18/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源数据融合隧道突涌水综合预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隧道施工现场的多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以得到每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并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得到每个隧道突涌水风险评估指标的权值;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隧道施工现场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和监控量测数据的融合,建立突涌水风险等级和风险概率预测模型;输出隧道施工现场的实际突涌水风险等级和实际风险概率,并在实际突涌水风险等级和实际风险概率中的任一满足一定预报条件时预报。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评价数据源过于单一,不能准确获取导致突涌水事故发生的显著影响因素,预测精度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59454.0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和方法,所述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包括:旋翼无人机;机械臂座,所述机械臂座设在所述旋翼无人机上;主机械臂,所述主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机械臂座可枢转地相连;巡检雷达天线,所述巡检雷达天线与所述主机械臂的远端相连;副机械臂,所述副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机械臂座可枢转地相连,所述主机械臂的近端与所述副机械臂的近端相对所述机械臂座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且相对所述机械臂座的转动方向相反;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与所述副机械臂的远端相连。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机隧道衬砌巡检装置具有巡检精度和准确性高、巡检过程省时省力、灵活性好、可靠性高、避免影响隧道运营和施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77139.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B21/32 , B25J9/16 , B62D57/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爬壁机器人的红层隧道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评估红层隧道的结构特点、地质条件、潜在变形区域,以确定监测的至少一个重点监测区域,基于隧道的三维模型及隧道内的定位标志,规划能够全面覆盖至少一个重点监测区域的爬壁机器人的爬行路径,启动爬壁机器人,控制爬壁机器人按照爬行路径在红层隧道的隧道壁面上爬行的同时,采集红层隧道的监测数据,以根据监测数据生成红层隧道的变形趋势和/或监测报告。由此,解决相关技术中,监测精度受限、实时监测困难、成本高昂、操作复杂以及受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大等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01296.0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挖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地层隧道支护参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参数;对支护参数和隧道与地层关系进行抽样并组合,得到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工况分组;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得到每个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工况下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确定不同支护参数对控制效果的敏感度,得到不同支护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权重;建立支护参数的预测模型,调节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参数,以得到支护参数的非线性预测函数;对支护参数进行预测和优化,以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支护参数。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复合地层复杂性导致的勘察误差,可能会引起支护设计失准,进而导致围岩不稳定、支护受损、成本增加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84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31918.8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找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物理‑数据双驱动的智能找矿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多源信息数据库中多源信息数据的粒度和可靠性,根据匹配的融合级别对多源信息数据进行互补融合得到多源信息互补融合结果;根据多源信息互补融合结果提取目标区域的矿藏分布信息,并利用矿藏分布信息生成目标区域的地壳矿藏精细化分布图;基于目标多源信息数据库和地壳矿藏精细化分布图,利用目标识别系统生成目标区域的矿藏信息推断结果。本申请可以利用目标识别系统对基于多源信息绘制的地壳矿藏精细化分布图进行深度挖掘,得到矿藏信息推断结果,可以有效提升地壳矿产资源勘探效率,降低资源勘探成本,精准锁定战略矿产资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