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装置及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337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229265.2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装置,包括:脑电采集头盔,其采集脑电信号并捕捉大脑思维意图;采集视区内视频信号并识别映射;采集头部温度信号并对头部进行降温处理;肌电采集装置,其采集手势指控动作的肌电信号,并根据肌电信号识别指控动作;嵌入式计算机,其与脑电采集头盔和肌电采集装置信号连接,接收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并融合处理,检测出操作者的指控动作的意图,确定操作者正确的指控动作,并向操作者显示指控动作的内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捕捉快速大脑思维意图,识别手势指控动作,剔除因无意动作或被动动作所造成的误触发,提高了人机自然交互式操控的可靠性。

    一种旋翼传动系统的磨合测试及扭矩测试装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2532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629763.7

    申请日:2018-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F5/60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翼传动系统的磨合测试及扭矩测试装置,包括:扭矩工装台架,其包括基座、装在基座上的固定组件和无极调速电机、与无极调速电机相连的电机驱动器、装在无极调速电机和被测旋翼传动系统之间的离合器装置、及装在基座上且位于被测旋翼传动系统动力轴轴线位置上的锁定装置;扭矩载荷桁架,其包括型材桁架以及装在型材桁架上的砝码;被测传动系统,其包括装在固定组件上的被测旋翼传动系统以及与被测旋翼传动系统旋翼桨毂固定的两个扭力臂,一个扭力臂与砝码固连,另一个扭力臂在与型材桁架的相反方向上固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旋翼传动系统的磨合测试及扭矩测试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便于及时发现旋翼传动系统的可靠性等缺陷。

    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装置及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63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29265.2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装置,包括:脑电采集头盔,其采集脑电信号并捕捉大脑思维意图;采集视区内视频信号并识别映射;采集头部温度信号并对头部进行降温处理;肌电采集装置,其采集手势指控动作的肌电信号,并根据肌电信号识别指控动作;嵌入式计算机,其与脑电采集头盔和肌电采集装置信号连接,接收脑电信号和肌电信号并融合处理,检测出操作者的指控动作的意图,确定操作者正确的指控动作,并向操作者显示指控动作的内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脑电‑肌电信号融合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捕捉快速大脑思维意图,识别手势指控动作,剔除因无意动作或被动动作所造成的误触发,提高了人机自然交互式操控的可靠性。

    无人直升机桨毂及无人直升机

    公开(公告)号:CN211844897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922140886.0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桨毂及无人直升机,该桨毂包括内主轴、外主轴、上T形分体桨毂、下T形分体桨毂、上挥舞橡胶和下挥舞橡胶。所述上T形分体桨毂与上挥舞橡胶配置于所述内主轴上,所述下T形分体桨毂与下挥舞橡胶配置于所述外主轴上;所述内外主轴分别设置有面对面的两个凸台安装面,所述上T形分体桨毂通过上桨毂螺杆连接到所述内主轴凸台安装面,所述下T形分体桨毂通过下桨毂螺杆连接到所述外主轴凸台安装面;所述上T形分体桨毂连接形成整体的上桨毂,所述下T形分体桨毂连接形成整体的下桨毂,桨毂整体围绕桨毂螺杆做挥舞运动。本实用新型无人直升机桨毂可以降低桨毂系统维护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地空协同无人装备仿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40315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878396.4

    申请日:2019-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空协同无人装备仿真系统,包括2N块屏幕、N台微型计算机和一台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N台微型计算机均与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连接,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上搭载有VR-Forces仿真工具,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三维场景仿真管理子系统,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指挥控制仿真子系统,其余N-2台微型计算机分别搭载有一无人装备仿真子系统,N-2个无人装备仿真子系统、三维场景仿真管理子系统和指挥控制仿真子系统的底层通信传输均通过VR-Forces仿真工具中的VR-Link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多个空中无人装备仿真实体和地面无人装备仿真实体在该任务场景下的协同任务仿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