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06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11656.X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的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分析不同的前后端连挂车辆组合方式,对混合长编组列车不同位置处的不同种类的车辆或车辆编组单元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获取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车辆编排方式,并基于影响规律构建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车气动阻力模型;求解局部气动阻力模型/整体气动阻力模型,得到待预测混合长编组列车的实时局部气动阻力或实时整车气动阻力。相比现有的整车仿真数据计算气动阻力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解耦列车前后编组,进行单节或局部几节编组车辆气动阻力影响规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编组列车气动阻力预测模型进行气动阻力预测,能提高预测速度和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297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664916.2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测量风环境下列车气动力的测点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测力模型,获取运行列车车身上每个测力点的压力值Psy;2)结合压力值Psy计算得出列车车身气动力系数试验值;3)利用测力天平测定并计算得到风洞试验的列车车身气动力系数参考值;4)初步指定车身长度方向测力点的初步布置列数为Acbn,探求得到车身高度/宽度方向测力点的预选布置行数Byxn;5)按预选布置行数Byxn分组试验,探求得到车身侧面/顶面测力点布置模型Azyn‑Bzyn。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建立了标准化的测量列车车身气动力测力点模型,使得再对列车车身进行测力点分析时得到相较现有技术更为准确的气动力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40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027708.4
申请日:2018-01-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载风速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高速运行车辆所受环境风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上布置差压风速仪;通过差压风速仪获取风速和风向;根据差压风速仪获取的风速和风向结合车辆运行速度计算实际风速和风向。本发明可以得到高速运行车辆行驶时的环境风速和风向,还可以得到横风风速,对研究横风对列车气动性能影响至关重要。同时记录的车辆运行速度和运行里程,对分析铁路沿线大风极值点与防风设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86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611033844.1
申请日:2016-11-23
IPC: E01F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风环境下风区铁路挡风墙过渡段结构,其连接路堤挡风墙与路堑挡风墙的过渡段与路堤段挡风墙的延长线的夹角为锐角,过渡段在垂直于路堤段延长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与过渡段在路堤段延长线方向上的投影长度比值为1:1.5‑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小直角过渡引起的流场突变和气流加速,提高挡风墙防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87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8461.4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沿线风速数据配准状态特征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判别阈值对双冗余系统的两个测风仪所测量的风速序列进行初步判断,对风速序列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风速序列通过实测容差阈值和两个序列同一时刻的风速之差的绝对值的比较、预测容差阈值和实测风速与预测风速之差的绝对值的比较,判断在阈值范围内的相对应的风速为有效风速,同时通过不在预测容差范围内的次数的计数,判定第一测风仪和第二测风仪信息通道是否故障。本发明的风速判断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的双冗余结构测风仪系统不能准确判断所测量风速有效性的空白,为大风监测预警系统提供了更准确的有效风速,尤其为列车运行提供更准确的监测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3207059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10153177.0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地环境运动物体空气动力特性实验平台,近地环境运动物体包括汽车、列车和飞机;实验平台包括回流式风洞装置、模型、模型加速装置、模型制动装置,风速仪和配置有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台,中央控制台与回流式风洞装置的电控部分和风速仪电连接;模型上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在回流式风洞装置的气流回路中设置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由面对面布置的出风口和集风口组成;在出风口和集风口之间设置轨道,轨道分为加速段、无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和制动段;模型在加速段被加速到设定速度后自由滑行,依顺序通过无侧风实验段、侧风实验段和制动段,期间,传感器、天平等测试仪器获取压力、气动力等信息,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180182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78040.4
申请日:2011-03-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G9/04
Abstract: 一种带切削式吸能防撞器的车钩缓冲装置,包括钩头、钩身、吸能器和缓冲器;吸能器为切削式吸能防撞结构,其一端与钩身尾部套筒式连接,另外一端与缓冲器刚性连接。切削式吸能防撞结构的吸能器的构造一:外套内安装吸能元件和刀具,刀具的刀刃与吸能元件接触,刀具的刀杆的一端与钩身尾部接触;切削式吸能防撞结构的吸能器的构造二:外套和内套构成内低外高的夹层筒体结构,吸能元件安装在内套中;外套和内套之间安装阈值弹簧,阈值弹簧的一端与钩身尾部接触;内套的内壁设置导向板构成导向腔;刀片安装在刀杆的中部,其刀刃与吸能元件接触;刀杆面向缓冲器的一端穿过导向板后尾部安装预紧件,刀杆的自由端与钩身尾部之间设置空行程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1967801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17153.5
申请日:2010-10-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挡风墙,挡风墙(1)安装在高速铁路路基(4)的侧边,其迎风面均布圆形或者矩形或者多边形及其组合的通风孔(2);透风率为20-40。挡风墙(1)迎风面墙板上边缘的高度不低于高速列车车体(3)侧墙上边缘的高度;挡风墙(1)迎风面墙板的下边缘不低于高速列车车体(3)底架的下边缘。挡风墙(1)为轻型金属板梁结构,或者采用工程塑料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制作,或者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混合结构。挡风墙(1)向高速列车车体(3)方向倾斜10-15度,或者挡风墙(1)的迎风面为流线型结构时,设置加强杆(5)。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安装维护简单,挡风效果好,节约能源,保障列车安全行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071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143995.6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包括:一组在被测车体非共线的至少三个点上安装设置的高速摄像仪,所述高速摄像仪相对被测车体运行轨道设置并用于摄取铁路机车车辆运行时的轨道图像序列;图像采集及处理模块,该模块接收所述轨道图像序列,并分析每个点的高速摄像仪获取的轨道图像序列,得到每个点相对于轨道的偏移量,并确定被测车体相对于两轨道的空间姿态和偏移量。该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姿态测量系统以轨面和轨道中心线为基准的非接触式的基于机器视觉,其能够对机车车辆的动态偏移量进行实时测量,得到车体上任意位置相对于轨面坐标系的动态偏移量,在实时在线测量车辆动态位移、进行超限预警和报警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65075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169987.9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列车风作用下侧向人员人体气动特性数值计算方法,包括:于不同的计算工况下建立列车计算模型、人体计算模型和线路计算模型;对列车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区域、计算区域边界和时间步长确定;根据确定的列车计算模型和人体计算模型,依据动网格技术确定计算模型空间体单元;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湍流模型方程计算得到不同列车速度下,不同工况下人体模型的气动力数据和相应列车风速度。本发明能够尽可能真实模拟人体的外部形状,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能够依靠计算机来完成整个建模和计算过程,其计算结果精确,与实验结果比较偏差较小,可用于各种列车风作用下的侧向人员人体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