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集成高带宽光隔离器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94449.7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集成高带宽光隔离器的实现方法,包括:在波导上实施基于电光或声光效应产生的折射率时空调制,所述的折射率时空调制包括:在单一传播方向上,将波导偶对称导模耦合至奇对称散射模,从而产生散射,以及当波导中光信号沿相反方向传播时,不产生散射;即在一个传播方向上将传播的光信号散射,而在相反的传播方向上不影响光信号的传播;本发明在硅基或铌酸锂材料构成的条形以及脊形波导上,以在单一传播方向上将波导偶对称导模和奇对称散射模耦合为目的,实施波导折射率的时空调制;在态耦合过程实施对称性保护以消除边带;作为集成光隔离器实现方法,其还具有调制频率低、无需额外滤波结构的优点。

    一种新型时变增益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91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23365.5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一种新型时变增益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方法,针对一类具有未知状态与磁滞输入的多智能体系统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时变增益的自适应控制方案。首先,构建了一种新型高增益观测器,其增益部分包含补偿参数,用于限制未知干扰项的上限。接着,在控制律设计的过程中,将所有未知项进行整合,并在微分控制环节中进行统一处理。通过应用这一控制方案,不仅可以消除系统中的自带干扰项,从而实现系统的一致稳定性,还可有效降低微分控制环节中的计算量。除此之外,在系统频率响应的允许范围内调整时变增益信号中的补偿参数,可以实现输入信号的波形降噪与上下限约束,还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4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500812.9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逼近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中的未知函数,将未知函数表示成已知函数,然后基于反推控制技术,并在反推控制的第一步构建Funnel函数,通过坐标变换将跟踪误差限制在Funnel函数内;在反推控制的最后一步设计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将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转换成无延时的系统;同时使反推控制每一步设计的虚拟控制律通过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得到新的虚拟控制信号,作为下一步的虚拟控制量,直到设计出实际控制律。本发明针对一类带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能有效避免传统动态面存在的边界层无差问题,使得系统跟踪性能更好。

    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84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00812.9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反推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逼近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中的未知函数,将未知函数表示成已知函数,然后基于反推控制技术,并在反推控制的第一步构建Funnel函数,通过坐标变换将跟踪误差限制在Funnel函数内;在反推控制的最后一步设计输入信号延时补偿函数,将具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转换成无延时的系统;同时使反推控制每一步设计的虚拟控制律通过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设计的动态面得到新的虚拟控制信号,作为下一步的虚拟控制量,直到设计出实际控制律。本发明针对一类带有输入信号延时的未知非线性系统,能有效避免传统动态面存在的边界层无差问题,使得系统跟踪性能更好。

    一种对称死区非线性的自适应动态面输出反馈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318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97778.X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死区非线性的自适应动态面输出反馈控制方法,包括:引入高增益K滤波器估计系统的不可测量状态,获取当前具有死区输入的严反馈系统的控制函数,并对带有未知死区输入的系统设计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律;基于高增益K观测器设计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对对称死区非线性进行自适应动态面输出反馈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对具有未知死区非线性影响的非线性系统进行高精度信号跟踪控制等优点。

    多智能体磁滞系统分布式输出反馈有限时间一致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6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5147.3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智能体磁滞系统分布式输出反馈有限时间一致控制方法,包括:构建高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针对高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设计自适应预定时间滤波器;设计动态高增益K‑滤波器对高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进行未知状态估计;基于自适应预定时间滤波器设计有限时间控制器;基于高阶不确定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自适应预定时间滤波器、动态高增益K‑滤波器、有限时间控制器组成闭环系统;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图论知识对闭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本发明不仅能确保闭环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有界稳定状态,而且还能有效降低多智能体系统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负担。

    一种具有未知磁滞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伪逆补偿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8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33538.1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未知磁滞的非线性系统的动态伪逆补偿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具有未知参数且具有未知磁滞输入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运转算子模型,构建PI磁滞动态伪逆补偿器,并级联到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实时在线补偿输入磁滞的影响;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构建动态面控制器,来处理虚拟控制律,使跟踪误差渐近收敛到零,并基于Funnel函数保证跟踪误差的瞬态和稳态性能;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Barbalat定理,对所述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用MATLAB软件对所述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验证其有效性。本发明可解决“微分爆炸”问题,消除传统动态面的边界层误差,使跟踪误差渐近收敛到零,保证跟踪误差的瞬态和稳态性能,避免预设性能中的奇异性问题。

    一种死区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跟踪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1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500811.4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死区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跟踪控制方法,首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逼近死区非线性时滞系统中的时滞项,形成新的系统表达式;然后利用反推控制法对新的系统表达式进行反推控制,在反推控制的过程中,引入基于正时变积分函数的非线性滤波器,令反推控制法每一步的虚拟控制律通过非线性滤波器,利用所得滤波后的虚拟控制律去设计下一步的反推控制;在反推控制的最后一步进行控制器设计,在控制器设计时,利用自适应律对死区干扰项、神经网络误差项和非线性滤波器的未知项进行在线估计,使系统跟踪误差收敛到零,从而完成控制器设计。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避免传统反推设计方法带来的“微分爆炸”问题,减少计算负担,还可以消除边界层误差。

    一种基于UWB的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717376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2690171.X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UWB定位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基于UWB的室内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装置,包括接电销,所述接电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箱,所述电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上方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垫板的前端贴合有卡垫;通过接电销、电箱、垫板、橡胶套、套筒、弹簧、卡垫、固定扣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的控制该装置在后期使用时,能够通过弹簧控制该定位装置整体能够通过弹簧整体进行伸缩缓冲减震,且通过卡垫与固定扣之间的关系,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扣对整体装置进行固定连接,且在后期使用时,不易脱落,非常方便,且在使用时通过接电销对该装置整体连接通电,非常便捷。

    一种用于便携电子装置的散热背包

    公开(公告)号:CN21415648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925027.5

    申请日:2020-12-09

    Inventor: 陈剑雪 刘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便携电子装置的散热背包,包括背包本体(1)、固定于背包本体(1)上的肩带(2)和底带(3),肩带(2)与底带(3)连接,还包括设于背包本体(1)背部的夹层(5)以及环绕在背包本体(1)上的门型金属散热带,所述夹层(5)的内部设有用以引出便携电子装置的直流导线和射频线缆的走线孔(6),所述走线孔(6)设于所述夹层(5)的表面上并贯穿夹层(5)表面,所述夹层(5)的内部设有两组走线孔组,每组走线孔组包括两个并行设置的相同孔径的走线孔(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性强、重量轻、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