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熵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6984.5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熵磷酸钒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包括磷酸钒钠外层包覆碳层,磷酸钒钠的化学式为Na3V2~10xMn3xCo3xNi3xCr2xTi3x/2(PO4)3,0≤x≤0.1,将碳源、钒源、磷源、锰源、钴源、镍源、铬源、钛源和钠源按需依次加入溶剂中混匀,在油浴下加热搅拌直至凝胶态,烘干,研磨,煅烧,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研磨成粉末。本发明用五种元素Mn、Co、Ni、Cr、Ti部分替代V,通过掺杂优化材料的结构提高钠离子的扩散动力学和导电性,提高材料的结晶度和比容量,促进钠离子的快速迁移和电子的导通,电化学性能优异,用于钠离子电池。

    片上集成高带宽光隔离器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6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94449.7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上集成高带宽光隔离器的实现方法,包括:在波导上实施基于电光或声光效应产生的折射率时空调制,所述的折射率时空调制包括:在单一传播方向上,将波导偶对称导模耦合至奇对称散射模,从而产生散射,以及当波导中光信号沿相反方向传播时,不产生散射;即在一个传播方向上将传播的光信号散射,而在相反的传播方向上不影响光信号的传播;本发明在硅基或铌酸锂材料构成的条形以及脊形波导上,以在单一传播方向上将波导偶对称导模和奇对称散射模耦合为目的,实施波导折射率的时空调制;在态耦合过程实施对称性保护以消除边带;作为集成光隔离器实现方法,其还具有调制频率低、无需额外滤波结构的优点。

    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08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1033.6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二次电池隔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隔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玻璃纤维膜和改性涂层;所述改性涂层的组分包括β”‑Al2O3和粘结剂。本发明采用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及热稳定性的β”‑Al2O3对玻璃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粘结剂粘附在玻璃纤维膜表面,改性后复合隔膜的致密度提高,从而提高了复合隔膜的强度,进而提高了抗枝晶穿透能力,能够明显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避免电池微短路的发生,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实验结果表明,以本发明的复合隔膜为隔膜组装成的电池在5C倍率下循环1000圈后仍有70~79.04%的容量保持率。

    智能型静电场测绘仪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6275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207625.X

    申请日:2008-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型静电场测绘仪,包括箱体、摄像头、微晶导电玻璃、集成电路板、探测笔,所述的箱体设置有上下两层,所述的摄像头、微晶导电玻璃分别设于箱体上层内的两端,所述的集成电路板固定于箱体下层内,所述的摄像头、微晶导电玻璃以及探测笔均与集成电路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操作性强、定位精确、安全稳定,并且检修方便。

    一种车牌识别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3254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1475.5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牌识别控制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的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器、图像存储器、图像处理器、标准车牌模板数据库和对外接口,所述的图像采集器与图像存储器连接,所述的图像处理器分别连接图像存储器和标准车牌模板数据库,所述的对外接口分别连接图像处理器和控制开关;所述的应用包括:1)图像采集器采集汽车车牌图像储存入图像存储器;2)图像处理器从图像存储器中提取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图像与标准车牌模板数据库中的标准车牌进行模板匹配;3)图像处理器判断匹配是否成功,若是,则图像处理器通过对外接口向控制开关发送开门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识别率高等优点。

    一种三位点共掺杂的钛酸锂碳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6978.X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位点共掺杂的钛酸锂碳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钛酸锂碳包覆材料包括碳包覆材料、钛酸锂材料和掺杂在钛酸锂材料中的阴、阳离子,将钛源溶于含碳材料的溶液中,加入锂源、掺杂的钾源、铝源和氟源,依次经过加热搅拌、干燥、研磨和高温烧结。本发明通过微量钾、铝和氟共掺杂取代钛酸锂材料中的锂、钛、氧位点,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电子导电性,掺杂的阴、阳离子协同作用可诱导改善材料的内部特性,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可提高其在有机锂离子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安全性高,用于储能设备、后备电源、储备电源等场合。

    一种普鲁士蓝电极材料、钾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8103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6981.1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电极材料、钾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过渡金属盐溶解于溶剂中,加入螯合剂和抗坏血酸剧烈搅拌溶解,得溶液A;亚铁氰化钾和柠檬酸钾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溶液B;在常温和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A缓慢滴加至溶液B中共沉淀反应,产物遮光静置陈化,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将其与导电黑、粘结剂按比例混匀,研磨成浆料涂布在涂碳铝箔上,得到正电极片,以φ14mm的钾片为负极,在有机电解液中加入0.5%~5%的添加剂,在充满氩气保护下组装为钾离子电池。本发明中添加剂的加入有效地减轻界面副反应,保持相对稳定晶体结构,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有效改善钾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24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81830.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共轭羰基化合物,由1,4,5,8‑萘四甲酸酐与2‑氨基蒽醌一步法合成,再与大孔碳形成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钠离子电池,工艺简单,成本低,体系安全,适合产业化。基于复合材料中共轭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和稳定性、以及与大孔碳的协同增效作用,钠离子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比容量和导电性提高,减缓了有机电极材料在电解液中的溶解,内阻小,具有良好的长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光束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3007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301473.6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距离柱面镜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距离x0处的激光投射到柱面镜上,通过柱面镜反射到观测屏上x1处;激光发射器移动微小位移dx后,距离柱面镜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距离x0+dx处的激光投射到柱面镜上,通过柱面镜反射到观测屏上x2处:由公式即可计算出光微小位移dx,式中h为柱面镜中心线到观测屏的距离,r为柱面镜的半径,a、b为常数,a=r2-x02,b=2x02-r2;该设备包括激光发射器、三维移动平台、柱面镜及观测屏,激光发射器设在三维移动平台上,柱面镜与激光发射器位于同一高度,观测屏位于激光发射器及柱面镜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造价低,检修维护方便,测量精度更高。

    一种光束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363007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01473.6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束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及测量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距离柱面镜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距离x0处的激光投射到柱面镜上,通过柱面镜反射到观测屏上x1处;激光发射器移动微小位移dx后,距离柱面镜中心线所在平面垂直距离x0+dx处的激光投射到柱面镜上,通过柱面镜反射到观测屏上x2处:由公式即可计算出光微小位移dx,式中h为柱面镜中心线到观测屏的距离,r为柱面镜的半径,a、b为常数,a=r2-x02,b=2x02-r2;该设备包括激光发射器、三维移动平台、柱面镜及观测屏,激光发射器设在三维移动平台上,柱面镜与激光发射器位于同一高度,观测屏位于激光发射器及柱面镜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造价低,检修维护方便,测量精度更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