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顶盖结构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1228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692231.3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顶盖结构,顶盖前横梁焊合件后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顶盖本体前部,顶盖后横梁焊合件前端左右横向固定连接于顶盖本体后部,顶盖本体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由前至后竖向延伸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一条长筋,左侧长筋的左侧和右侧长筋的右侧均设置有由左至右横向延伸设置且向上凸起的至少两条短筋,顶盖本体底部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顶盖外装饰板上,顶盖本体后端与高位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顶盖结构顶盖本体的成型性简单,降低成本;可以取消因顶盖本体刚度不足而增加的补强胶片;高位灯安装在顶盖本体后端,拆装简易;解决顶盖本体与顶盖前横梁焊合件、顶盖后横梁焊合件连接的可靠性问题。

    一种侧围外板结构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1807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721889137.2

    申请日:2017-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围外板结构,所述侧围外板的门槛区域采用开口形式,围外板门槛前部结构平坦、无突兀特征,避免冲压起皱、开裂风险问题;侧围外板仅延伸到门槛中部,避免侧围外板门洞处位置开裂风险问题;侧围外板在位置门槛下部无结构,避免侧围外板在该位置处起皱、回弹风险。本实用新型解决门槛前部起皱开裂风险、门槛上部门洞开裂风险问题,侧围外板在门槛下部无结构,实现轻量化,解决回弹起皱风险,模具制造难度大问题,解决因侧围外板与加强板间腔体间距较小,漆膜厚度不足而出现生锈风险问题,围外板截止位置在门槛中间位置,避免总拼门槛区域4层板焊接问题,大门槛加强板Z向尺寸,提高整车侧撞性能,改门槛区域结构形式,提高白车身刚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D柱下接头结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44470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43276.7

    申请日:2017-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柱下接头结构,包括D柱下外板、侧围外板延伸板、后端板下板和D柱下角板,其中,所述侧围外板延伸板与所述后端板下板通过电阻点焊连接,所述D柱下外板与所述后端板下板通过电阻点焊连接,所述D柱下角板分别与所述侧围外板延伸板、后端板下板搭接,所述D柱下角板、侧围外板延伸板、后端板下板围合形成腔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装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后侧围内板组件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537371U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621479944.2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后侧围内板组件,包括后侧围内板、D柱内板合体件和D柱连接板,D柱内板合体件位于后侧围内板侧部,轮罩内板位于后侧围内板下部内侧,轮罩外板位于后侧围内板下部外侧,后侧围内板上部与D柱内板合体件上部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下部与轮罩内板上部固定连接,D柱连接板位于轮罩内板和D柱内板合体件之间,D柱连接板一端与D柱内板合体件下部固定连接,D柱连接板另一端与轮罩内板后端部固定连接,后侧围内板后侧中下部设有掏空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后侧围内板组件,其结构简单,后侧围内板可得到有效的减重,能够解决抗凹性不足,增加安全带安装点的焊接面积,减小焊接应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整车性能。

    一种全景天窗车架组件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4821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480027.6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景天窗车架组件,包括下车体总成、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所述侧围总成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下车体总成的左右两侧部,所述顶盖总成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侧围总成之间,所述顶盖总成左右两端与所述侧围总成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内板与所述侧围外板固定连接形成侧围腔体,所述侧围内板后侧中下部设有掏空的开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景天窗车架组件,提高整车轻量化水平、整车模态、扭转刚度、顶盖开口刚度和碰撞安全性能,从而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一种玻璃导槽支架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68636U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20831583.2

    申请日:2015-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导槽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螺纹孔和U型翻边,所述U型翻边围绕所述螺纹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消了传统的焊接螺母的结构,采用螺纹孔来代替,既不增加厚度又能保证强度。

    一种顶梁结构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74679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316578.8

    申请日:2015-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梁结构,包括顶梁,所述顶梁的两端均与汽车顶盖固定,所述顶梁的上部设有沿长度方向不间断延伸的上涂胶槽,所述顶梁的下部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下涂胶槽,所述上涂胶槽和所述下涂胶槽均包括深槽区和浅槽区,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上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深槽区和所述浅槽区沿长度方向在所述下涂胶槽上交错分布,所述浅槽区内设有涂胶体,所述浅槽区通过所述涂胶体与所述汽车顶盖粘贴固定。保证了涂胶槽结构连续,进而有效提高零件刚度,同时能使整车顶盖的模态性能提升;而且保证涂胶区域的辨识度明显,便于工人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07128U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21276981.3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包括门槛外加强板、前护板、安装带加强板、后轮罩前连接板和后轮罩外板,其中,所述后轮罩外板与所述后轮罩前连接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前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门槛外加强板、前护板连接,所述安装带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护板、后轮罩前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后轮罩外板进行分块设置,分成后轮罩前连接板和后轮罩外板,提高了连接强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一种窗框上加强板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11292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20868342.5

    申请日:2015-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窗框上加强板的安装结构,包括窗框上加强板、侧门内板、玻璃导槽密封条和侧门外板,所述侧门内板的上端与所述侧门外板的上端连接,所述侧门内板的下端与所述玻璃导槽密封条的内侧连接,所述侧门外板的下端与所述玻璃导槽密封条的外侧连接,所述侧门内板、侧门外板之间围合形成安装腔体,所述窗框上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所述窗框上加强板与所述侧门内板相焊接,所述窗框上加强板与所述玻璃导槽密封条相连接,所述窗框上加强板既不与所述侧门内板的下端相焊接,也不与所述侧门外板的下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窗框焊接生锈和变形的问题。

    一种扶手台支架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16906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88104.2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手台支架,包括扶手底板,扶手底板的一端通过第一侧板连接第一内板,扶手底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侧板连接第二内板,拉手板与扶手底板的侧面连接,第一内板及第二内板上分别设于内板安装孔,拉手板上设有拉手安装孔。对于车门乘客进行保护,降低在交通事故中门对乘客的伤害;保护内饰板在发生碰撞时,此区域的完整性,避免因内饰板破裂形成的尖锐碎片,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能够加强拉手杯的刚度,尤其是在非正常开关门时,降低将门饰板拉脱的风险;能够适应不同的门内板结构,同时不影响人机工程;此种零件可以做成左右共用结构,甚至可以做成四门共用的结构,有利于车间防错,同时成本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