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置碰高安全性的A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55814.0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偏置碰高安全性的A柱结构,包括上铰链加强板、前门限位器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A柱下加强板、门槛外板、门槛外板前加强板、侧围外板和前侧板焊合件,其中,所述A柱下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侧围外板上,所述门槛外板与所述侧围外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前门限位器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门槛外板前加强板分别设置在所述A柱下加强板上,所述前侧板焊合件分别门槛外板、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前门限位器加强板、下铰链加强板、门槛外板前加强板分别位于所述A柱下加强板、前侧板焊合件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优化了侧围总成与前车体总成在A柱区域的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

    一种汽车B柱接头处的顶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8572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69843.7

    申请日:201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6 B62D25/02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顶梁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接头处的顶梁结构,所述顶梁结构包括侧围外板,连接所述侧围外板的侧围加强板,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的侧围内板,设于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之间的顶梁外支架,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侧围内板及顶梁外支架的顶梁,及连接所述顶梁的顶梁内支架。解决了汽车顶盖抗压强度不足,顶部受压时,B柱接头处顶梁变形量较大,乘员生存空间不足,顶梁与侧围安装结构刚度不连续,传力路径不够优化,侧碰时变形大,顶梁扭转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前部车体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1611060726.X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部车体结构,包括前上防撞杆、前大梁焊合件、前轮罩焊合件、前围板加强板、A柱下加强板和门槛加强板焊合件,其中,所述前上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焊合件连接,所述前大梁焊合件与所述前轮罩焊合件连接,所述前轮罩焊合件与所述前围板加强板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下加强板与所述门槛加强板焊合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优化结构,以明确力的传递路径,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

    后侧围内板焊合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7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59270.5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侧围内板焊合件,包括卷收器支架、后侧围内板、后侧围上角连接板、D柱内板和D柱下角板,其中,所述卷收器支架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底部的前端部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与所述后侧围内板的后端部连接,所述后侧围上角连接板与所述D柱内板的顶端连接,所述D柱内板的底端与所述D柱下角板连接,所述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形成内板,所述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之间设有第一减重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内板分为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并在卷收器支架与D柱内板之间设置第一减重孔,有利于减少重量。

    白车身总成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8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56428.3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0 B62D2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车身总成,包括顶盖总成、左侧围总成、前地板总成、前车体总成、右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部下车体总成,其中,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围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右侧与所述右侧围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车体总成的底部与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后端与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前端连接,所述后部下车体总成的后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底部连接,所述前地板总成的左侧与所述左侧围总成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优化结构,增加了高强度/高刚度的闭环结构,有利于整车模态/整车刚度的提高。

    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47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1055687.4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柱下接头结构,包括门槛外加强板、前护板、安装带加强板、后轮罩前连接板和后轮罩外板,其中,所述后轮罩外板与所述后轮罩前连接板连接,所述后轮罩前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门槛外加强板、前护板连接,所述安装带加强板分别与所述前护板、后轮罩前连接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后轮罩外板进行分块设置,分成后轮罩前连接板和后轮罩外板,提高了连接强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一种汽车B柱接头处的顶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585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611269843.7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顶梁领域,提供了一种汽车B柱接头处的顶梁结构,所述顶梁结构包括侧围外板,连接所述侧围外板的侧围加强板,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的侧围内板,设于所述侧围加强板与所述侧围内板之间的顶梁外支架,连接所述侧围加强板、侧围内板及顶梁外支架的顶梁,及连接所述顶梁的顶梁内支架。解决了汽车顶盖抗压强度不足,顶部受压时,B柱接头处顶梁变形量较大,乘员生存空间不足,顶梁与侧围安装结构刚度不连续,传力路径不够优化,侧碰时变形大,顶梁扭转刚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种车身框架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94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611055688.9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框架,包括加强内框焊合件和与所述加强内框焊合件连接的后侧围内板焊合件,所述加强内框焊合件包括A柱下加强板、A柱上加强板和B柱加强板,其中,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前端与所述A柱下加强板连接,所述A柱上加强板的后端与所述B柱加强板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行合理分段、分块,有利于轻量化,降低了成本,明确了力的传递路径,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713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17883.6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包括前车体总成、前地板总成、后部下车体总成、左侧围总成、右侧围总成和顶盖总成,前地板总成前端部与前车体总成后部固定连接,前地板总成后端部与后部下车体总成前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左部固定连接,所述右侧围总成前端与所述前车体总成后端右部固定连接,顶盖总成中部设有至少一根顶盖横梁,所述顶盖横梁两端固定于所述左侧围总成和所述右侧围总成的侧围上边梁上。本发明的一种小型汽车车身框架,其布局合理,提高车身尾部扭转刚度,提升白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增大行车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