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126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101570.9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轮对踏面缺陷识别的图像交互融合方法,所述方法主体包含有五个阶段,分别为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多尺度交互注意特征提取阶段、约束耦合解码阶段、融合推断阶段以及结果展示阶段;其多尺度交互注意特征提取阶段中运用的自适应混合交互注意模块,利于进行模型目标形状的区分,其多尺度交互注意特征提取阶段中运用的多尺度稀疏特征提取模块,利于进行提取特征时尺度的区分;其设计的约束耦合解码阶段,该阶段将一致性损失和重构损失引入模态解码器中,提高了模型识别的精度;综上所述,本发明解决了提取特征时目标形状和尺度难以区分的问题,模型识别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688441.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5 , G06F111/14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灌装装置领域的一种高黏度流体灌装和旋盖一体化设备的研发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利用浓酱与粘稠食品的流变特性建模,获得食品的粘度变化曲线和食品的松弛时间谱,优化出料管道内壁的设计,添加填装和检测系统,最终获得整体设备的最佳设计方案。本设计方案攻克了粘稠原料灌装初始阶段,内容物发酵引起的内部温度递增导致容器变形、包装材料微分解、内容物倾倒不流畅及灌装口附着物引起氧化污染等难题,提出基于粘稠食品与酱料体系的新型结构包装技术,研究解决高粘稠酱料结构包装盖体粘附性、倾倒流畅性及防漏密封效果等方法,实现灌装过程的整线平衡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1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803227.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的流量控制方法,属于非牛顿流体的流量控制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在线流变特性测试结果传输到流量智能控制系统内置的计算模块;S2:计算模块根据流变特性测试结果得到该物料实时的流变特性本构方程;S3: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电机电流与非牛顿流体物料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S4:根据S3的对应关系,得到流量控制数学模型,并将其内置于控制模块;S5:控制模块将反馈的实际流量与设定流量进行比较,对数学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快速精准控制流量大小。本发明通过电机运动精确控制生产设备某位置的流量,使非牛顿流体的流量控制精确度高,控制实时,克服了常规灌装阀灌装密封件易磨损、结构复杂、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44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972845.7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柔性可变检修工艺通用智能运维系统、方法。本系统包括全检修工艺智能运维检测子系统、自定义检修工艺智能运维检测子系统。全检修工艺智能运维检测子系统包括十四大检测模块,其中各类检测模块有着相应的检测流程,并与各检修工位执行器实现一一映射;在自定义检修工艺智能运维检测子系统,可根据检修工艺及技术规程进行自定义检测,即拖动相应检测模块的控件到自定义检测窗口进行自定义检测,从而高效完成高速列车及零部件的检测、检修,形成了以柔性化检修工艺为导向的通用型智能运维控制方法,提升了高速列车的检修运维效率、安全性及灵活性,克服了传统运维工装只能检测单一零部件、零部件信息难以流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0616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810555205.4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1S15/931 , G01S7/5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车辆全声频感知系统及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包括声音传感器、超声回波传感器、声电转换器、扬声器、超声波发生器、电声发生器、全声频特征识别与分类器以及全声频数据融合与决策器。声电转换器,分别与所述声音传感器和超声回波传感器连接,全声频特征识别与分类器和声电转换器连接,全声频数据融合与决策器和全声频特征识别与分类器连接,扬声器、超声波发生器分别与电声发生器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常规车辆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无法听见和理解其他车辆行驶或行人行进意图的缺陷,具有在有障碍物遮挡的视觉盲区感知及识别目标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2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0014694.X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输入饱和的重载列车滑模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分析重载列车纵向运动受力情况,建立针对重载列车输入饱和的纵向运动动力学方程,得到列车动力学模型;S2:考虑输入饱和的情况下,设计新型动态辅助补偿器;S3:验证动态辅助补偿器的稳定性,并且得到补偿信号的界限;S4:在输入饱和的情况下,设计抗饱和滑模控制器。S5:证明系统稳定性,保证列车各车厢稳定跟踪目标曲线。本发明能够使得各车厢具有良好的位移和速度跟踪精度,同时设计动态辅助补偿器,缩小了补偿信号的范围,增强了工程应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9597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810084763.7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Barrier Lyapunov函数高速列车粘着防滑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混合控制器并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引入非对称Barrier Lyapunov函数;然后设计变步长搜索算法,并且采用滑模观测器对轮轨间的粘着状态作近似估计;混合控制器包括非对称Barrier Lyapunov函数控制器和滑模控制器;对期望跟踪目标的搜索包括采用滑模观测器对粘着力矩、粘着系数及其导数的观测和变步长期望值搜索策略的设计;其中变步长期望值搜索策略仅依靠高速列车运行中自身状态来设定目标区域约束条件和设计搜索步长;本发明不仅能够避免高速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车轮滑行现象,并且若列车车轮蠕滑速度的初始状态不位于粘着区域内也能实现轮轨的再粘着控制,实现全局稳定的蠕滑速度跟踪防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14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88812.X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IPC: B25J11/00 , B25J9/16 , B62D57/032 , B25J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列车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列车智能检测机器人系统,包括检测机器人和控制中心;检测机器人包括机体和驱动控制模块;驱动控制模块用于驱动机体自动进行地沟作业、车身作业和车顶作业;控制中心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对驱动控制模块的内置程序参数进行修改和控制,可通过检测机器人自动的对动车车组进行地沟作业、车身作业和车顶作业,可由控制中心对其内置程序参数进行修改和控制,从而对检测设备进行快速的工作调整,实现对动车车组进行高效和高质量的检修,机体包括机身和安装在机身上的机械臂和机械腿。
-
公开(公告)号:CN11240682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123631.4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黏着与舒适度的高速列车制动力优化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高速列车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高速列车动力学方程;S2:设计滑模控制器,求解列车稳定运行时每节车厢制动力的给定值;S3:证明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求取列车纵向的目标制动力;S4:在目标制动力给定前提下,利用黏着利用率构建目标函数,选取黏着限制和乘坐舒适度作为约束条件;S5:对所构造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转化为二次规划形式进行求解;S6:由二次规划形式的最优解,得到优化后每节车厢待分配制动力。本发明保证每节车厢优化后所分配制动力根据车厢所占权重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能保证制动力分配后各车厢运行状态良好,满足了实际工况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71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9122.8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湖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电机固定时间优化协同控制方法,包括:S1、定义基于虚拟总轴控制策略的多电机系统模型,并对虚拟电机增加设计速度补偿器模块,建立虚拟电机与各从属电机之间的耦合联系;S2、采用滑模观测器,对电机参数摄动及负载扰动组成的复合扰动进行估计;S3、设计虚拟电机控制器和各从属电机的变增益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可在固定时间内,从任意初始状态运动到平衡点;S4、验证系统控制器的稳定性。通过对现有虚拟总轴控制策略进行改进,重点在于实现灌装多电机系统高速高精度作业。其中,速度补偿器模块可以增强虚拟电机和从属电机的关联性;控制器可以提高各从属电机在启动初始阶段的收敛速度,使系统有更好的收敛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