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第二轴动力耦合变速箱
    1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54551U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821729410.X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第二轴动力耦合变速箱,包括发动机驱动部、从动部、电机动力部、动力输出部以及控制部,其中发动机驱动部分别连接发动机以及从动部,从动部与电机动力部以及动力输出部相连,控制部与电机动力部相连,并控制其中的电机运行以及监测电池组电量并控制充、断电。并且提供了上述可第二轴动力耦合变速箱的纯电机驱动以及混合动力驱动的工作方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可第二轴动力耦合变速箱,整体结构简单紧凑;2.对现有变速箱结构改动小,且当电机动力部发生故障时本系统变速箱仍可以发挥传统变速箱的变速功能,保证行驶过程顺畅安全;3.在电机最高挡输出下,电机动力直接对从动部动力耦合,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带AMT变速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409790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730151.2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AMT变速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控制部;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连接,且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连接有动力电池,其中第一驱动部的动力来源为电动力与燃油动力混合动力,第二驱动部的动力来源为纯电动力;控制部控制第二驱动部单独运行或者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相互配合同时运行,以及监测动力电池电量并控制充断电和放电。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能够分别单独运行或者两者相互配合同时运行,在换档状态下,第二驱动部能够提供驱动力保证动力不中断下换档,以此确保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且整体布置结构简单,有利于在现有AMT变速器基础上大规模改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三线制温度检测电路
    1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04911U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21203009.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线制温度检测电路,它包括恒流源电路、采样电路以及差动放大电路,所述差动放大电路包括六个电阻以及放大器,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采样电路的一个采样电压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与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与采样电路的另一个采样电压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放大器的反相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放大器的同相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放大器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一端与放大器的反相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阻与第四电阻阻值相同,所述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的阻值相同,且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之比为2。这种检测电路检测准确性较高。

    机油泵中弹簧的安装装置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75935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616463.0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泵中弹簧的安装装置,它包括压入座(6)和用于将弹簧(8)压入到机油泵(1)上弹簧安装槽(7)内的压块(2),压入座(6)内具有能容置并压缩弹簧(8)的压入通孔(5),压入通孔(5)的横截面为矩形孔,压入通孔(5)的上段在弹簧(8)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侧壁为斜面(16);压入通孔(5)的下端位于弹簧安装槽(7)的正上方,并且两端侧壁之间的距离从上到下递减;压块(2)上端设有用于压入的驱动结构。采用以上结构后,弹簧在转移过程中与机油泵的位置相对固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离及定位不准的现象,更加方便弹簧的安装,从而大大提高装配效率。

    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装置
    1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12980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741212.0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装置,包括通过可变排量机油泵、调节阀,调节阀包括阀座(9)和阀芯(10),阀座(9)内设有供阀芯(10)滑动配合的阀腔(11),阀芯(10)一端与阀座(9)内壁之间设有弹簧(12);减排量腔(8)通过第一流道(13)与阀腔(11)连通,增排量腔(7)通过第二流道(14)与阀腔(11)连通,第一流道(13)与第二流道(14)之间设有第三流道(15),第三流道(15)上设有节流孔(19),阀腔(11)与油箱(4)之间设有第四流道(16);阀芯(10)外周壁设有环形凹槽(18)。提供一种机油泵排量调节稳定且响应灵敏的可变排量机油泵控制装置。

    可变排量机油泵容积变化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83840U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20742503.1

    申请日:2014-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排量机油泵容积变化的检测装置,包括泵体(1)、偏心环(2)、复位弹簧(4)、探针(6)、位移传感器(7)和气泵,探针(6)滑动连接在泵体(1)内,且探针(6)的一端与偏心环(2)的摆臂(3)抵紧,另一端与位移传感器(7)连接;位移传感器(7)位于泵体(1)外,气泵通过一根气管与可变排量机油泵的增排量工作腔以及减排量工作腔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后,一方面避免了油测后对泵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另一方面当检测完毕后无需清洗可变排量泵内部的腔室,尤其是泵体内的盲腔,更加保证了可变排量泵的出厂要求。

    一种变排量叶片泵
    1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55624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96601.9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偏心环(2)、转子(3)和用于调节所述偏心环(2)与转子(3)偏心距离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排量叶片泵还包括用于驱动调节机构使偏心环(2)与转子(3)的偏心距离改变的先导阀(4),所述先导阀(4)和调节机构之间通过油管(5)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由于通过先导阀的控制,避免了从泵腔中反馈油压信息因此也就避免了排量调节的滞后性和误差,同时也避免了在高速下的压降现象对控制系统的干扰,因此无需人为的去提高高速安全压力值,从而实现了最佳的能量利用率。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执行器

    公开(公告)号:CN20365537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768397.X

    申请日:2013-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执行器包括前盖板、后盖板、转子、定子、凸轮轴;前盖板和后盖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定子的两侧;转子安装在定子内且位于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前盖板中部设有凸轮轴套;凸轮轴套合在凸轮轴套内且该凸轮轴的后端与定子相连接;转子靠近后盖板的一侧的中部设有带凸颈的扭簧压板;扭簧压板与后盖板之间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在凸颈上,另一端连接在后盖板上;转子的外圆周壁向外径向凸伸形成多片叶片;定子的内圆周壁向内径向凸伸形成数量与叶片相对应的限位凸块;转子的其中一片叶片和后盖板之间设有滞后锁止销装置;转子与设有滞后锁止销装置的叶片相对的叶片和后盖板之间设有提前锁止销装置。

    叶片式变排量泵
    1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49341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637372.6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叶片式变排量泵:它包括泵体、偏心环、转子和偏心的叶片轮,所述泵体上设有内腔、进油口和排油口,转子上设有多个径向可移动的叶片,且多个叶片将偏心环与转子之间的容腔分割成多个容积值不等的液压腔;偏心环外圆周壁的一侧通过圆柱销与泵体铰接,另一侧通过密封件与泵体密封,且圆柱销和密封件将泵体的内腔分成进油腔和回油腔,泵体的内腔设有一弹簧,偏心环上设有一压缩弹簧的延长臂,所述延长臂下方的泵体的内腔上设有一容置弹簧的凹槽,凹槽上端的泵体的内腔壁上设有一与凹槽相连通的导油槽,凹槽和导油槽均与回油腔相连通。该叶片式变排量泵能耗低、节能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