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被菊株型匍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8208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810156172.2

    申请日:2008-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被菊株型匍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用于地被菊株型匍匐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用RAPD引物A-10,或者用SCAR引物,扩增地被菊或育种材料DNA,如果能够扩增出555bp的片段,均标志着地被菊匍匐基因的存在。本发明对以‘早意大利红’(P1)为母本、03(6)-12为父本(P2)杂交获得的152株F1分离群体为试材,构建株型匍匐/直立基因池进行RAPD及SCAR分子标记的筛选,可有效开展地被菊株型匍匐性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大大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

    一种菊花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7626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10124756.1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菊花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根据菊花在涝处理过程的表型变化,将形态涝害指数划分7级,采用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4个外观形态指标,将其定量分级,制定等级得分标准及评价方案,然后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对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并通过盆栽淹水鉴定法对45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进行了苗期耐涝性鉴定,筛选出6份耐涝性强的优异种质,证明该体系可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本发明首次建立菊花快速、简便的耐涝评价体系,并对耐涝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明确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的耐涝性等级,为菊花耐涝育种及大规模菊花品种的耐涝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种菊花CVB和CChMVd病毒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2225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203309.7

    申请日:201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花CVB和CChMVd病毒的二重RT-PCR检测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的病毒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1)从菊花植株取样并提取总RNA;(2)分别针对CVB和CChMVd病毒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CVB-F,CVB-R;CChMVd-F,CChMVd-R;(3)以随机六聚体为引物进行反转录得到两种cDNA;(4)利用RT-PCR技术扩增所述cDNA,将扩增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665bp特异性片段表示感染CVB,得到206bp特异性片段表示感染CChMVd。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同时检测被CVB和CChMVd复合侵染的病株,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工序简单,节约成本。

    一种匍匐型地被菊遗传转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51140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910028638.5

    申请日:2009-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匍匐型地被菊遗传转化的方法,属于菊花分子育种领域。以菊花品种“钟山红枫”RNA为模板扩增合成DREBa基因,克隆到T-载体,双酶切获取的DREBa基因目的片段与pCAMBIA 1301连接,而后转化农杆菌,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CAMBIA1301-DREBa的农杆菌菌液;无菌苗叶圆片用农杆菌液侵染10min,共培养3d、脱菌培养3d、筛选培养获得具潮霉素抗性的生根苗。经PCR检测证实外源基因已转入地被菊基因组DNA中。本发明首次针对匍匐型地被菊建立了其遗传转化体系,为地被菊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将有效推动其分子育种进程。

    一种菊花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87626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24756.1

    申请日:2008-09-02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菊花耐涝性的评价鉴定方法,属于植物栽培与育种技术领域。根据菊花在涝处理过程的表型变化,将形态涝害指数划分7级,采用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4个外观形态指标,将其定量分级,制定等级得分标准及评价方案,然后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对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评价体系。并通过盆栽淹水鉴定法对45份菊花近缘种属材料进行了苗期耐涝性鉴定,筛选出6份耐涝性强的优异种质,证明该体系可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本发明首次建立菊花快速、简便的耐涝评价体系,并对耐涝资源进行评价和鉴定,明确菊花近缘种属植物的耐涝性等级,为菊花耐涝育种及大规模菊花品种的耐涝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利用幼胚拯救获得菊属远缘杂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1915C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10014720.X

    申请日:200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利用幼胚拯救获得菊属远缘杂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选择原产我国的菊属二倍体野生种菊花脑与栽培菊花品种六倍体“黄英”杂交,采用子房培养手段进行幼胚拯救,对获得的后代材料同时进行杂种RAPD鉴定、杂种细胞学鉴定、杂种形态学鉴定,选择扩增谱带中出现母本不具有的父本特异带或双亲均不具有的带、染色体倍性为四倍体、茎、叶、花序等形态学特征介于双亲之间、出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双亲不具有的新的性状的后代材料,即为获得的种间杂交品种,实现了菊属种间远缘杂交,创造了一批新种质。

    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及其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6995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0732375.6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还公开了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数量多、分布广泛、能够稳定遗传且易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SNP标记进行切花菊株高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株高性状相关的最佳标记对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和茎粗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97、0.98、0.97和0.96,可以应用于切花菊株高、节间长度、节间数和茎粗的早期预测,缩短育种周期,为菊花株高相关性状功能标记的开发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位点信息,对于选育不同株型菊花优良材料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移栽装置
    130.
    发明公开
    一种移栽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716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11709.2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移栽装置,其中,移栽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敞口与第二敞口,第一敞口用于接收分苗装置的苗体,第二敞口用于将苗体栽种到土壤中,若干滑块均滑动设置于水平导轨上,且若干滑块与若干移栽管一一对应设置,移栽管固定连接于滑块,若干锁止件与若干滑块一一对应设置,且锁止件用于锁定或解锁滑块与水平导轨的相对位置。在移栽耕种前,可通过滑块在水平导轨上滑动,进而带动调整移栽管的水平位置,从而可实现调控相邻两个移栽管之间的水平间距,其实现了移栽管间距的动态调整,通过控制移栽管的水平移动,从而准确地设置管间距以满足不同作物的栽种需求,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种植精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