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7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675200.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坡道驾驶行为的评价引导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坡道传感器信号,根据所述坡道传感器信号获得当前坡道情况;获取整车当前状态数据;根据所述当前坡道情况和所述整车当前状态数据进行驾驶耗油行为统计分析,并根据耗油行为分析结果进行驾驶评价;将所述驾驶评价的评价结果发送至提示设备,以使所述提示设备对当前驾驶行为进行实时提示。本实施例实现了在商用车在坡道行驶时,评价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引导驾驶员按照节油方式进行坡道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5489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163295.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门信息的广播方法及系统,适用于油门踏板与整车控制器连接的车辆,该方法包括:接收整车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报文;解析所述第一报文,获得当前的油门信息,并根据所述油门信息,生成第二报文;根据所述油门信息和发动机转速计算出对应的需求扭矩,并根据所述需求扭矩,获得第三报文;向所述整车控制器广播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以使所述整车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报文转发给变速箱,从而使所述变速箱根据所述第二报文和所述第三报文执行换挡及急加速操作。本方法在不额外增加汽车组件,也不改变该车型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确保油门信息的准确广播,降低了改造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39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055861.9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状态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轮端状态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传感器采集到的轮端参数信息;将所述轮端参数信息与预设轮端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轮端状态监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传感器包括布置在车辆轮胎上的胎压传感器和胎温传感器、制动气室上的气压传感器、制动蹄上的制动蹄温度传感器以及桥壳上的轮毂轴承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由于本发明是通过上述预设传感器采集轮端参数信息,将轮端参数信息与预设轮端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生成轮端状态监测结果,能够实时监测轮端状态,避免轮端由于温度过高等因素威胁乘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718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88308.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南大学
Inventor: 许恩永 , 尤成江 , 何水龙 , 殷国栋 , 肖飞 , 林长波 , 李慧 , 展新 , 冯海波 , 王善超 , 邓聚才 , 冯高山 , 许家毅 , 李超 , 陶林 , 郑伟光 , 胡超凡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特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的几何模型,并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车体模型网格;基于车体模型网格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外流场数据;对外流场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和重构,得到外流场特征信息;对外流场特征信息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到外流场结构特征的目标模态和规律。本发明通过对车体模型网格进行模拟计算的外流场数据进行模态分解和重构,得到外流场特征信息,并根据外流场特征信息得到外流场结构特征的目标模态和规律,解决了外流场结构特征分析成本高、精度和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降低成本,精度高、计算效率快、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6569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0803044.8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8/21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整车底盘部件疲劳载荷谱提取方法,包括:制定试验场路试方案并采集实车试验场耐久路面信号;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校核;通过迭代反求策略得到轮心轴头位移并根据时域、频域以及相对损伤值进行判敛;若判敛结果符合标准,则驱动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加载仿真及提取整车零部件疲劳载荷谱。本发明避免了难以获取的轮胎参数特性对整车仿真载荷结果的影响,最大限度还原了真实用户路面状况,确保疲劳计算的精确性,对于后期改款车型驾驶室设计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样车生产前即可预测其疲劳耐久表现,从而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改进,此外,对于研究汽车系统级疲劳耐久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4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801517.0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长头卡车发动机罩的疲劳耐久性分析方法,包括:建立发动机罩有限元模型;截取前半车架,对前半车架进行柔性化处理后与发动机罩装配搭建车架‑发动机罩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试验场实测的响应信号,利用迭代反求策略获取试验场车架等效位移,并根据等效位移驱动动力学模型得到发动机罩的疲劳载荷谱;结合发动机罩材料属性、单位载荷应力场分布结果,应用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发动机罩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本发明将发动机罩疲劳仿真分析与用户道路使用场景相关联性,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精准再现发动机罩结构疲劳寿命的缺点,同时也有效缩短企业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5359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66873.0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轴固定组件及汽车,所述软轴固定组件包括套体和夹持,所述套体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以供软轴穿设;所述夹持件夹在所述套体的外周,所述夹持件的两端均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以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前围钣金上。其中,所述通孔用以供软轴穿设,从而限制软轴的活动范围,消除了软轴管夹上的橡胶和钣金之前的缺口,避免了软轴在缺口处磨损,再将所述安装部用以固定安装在驾驶室前围钣金上,从而将软轴和限制软轴的套体固定在驾驶室前围钣金上,从而提升了变速操纵系统中软轴总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51088.8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清华大学
IPC: B60W30/09 , B60W30/095 , B60W3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车辆辅助行驶技术。包括通过安装在车身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周围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根据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直线距离;根据直线距离和预设安全距离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在存在碰撞风险时,控制车辆减速。由于本发明根据车辆的第一位置信息和周围车辆的第二位置信息确定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直线距离;根据直线距离和预设安全距离判断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若存在则控制车辆减速。相对于现有通过检测车辆前方预设距离内是否有障碍物进行车辆辅助驾驶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能够更加全面的检测车辆与周边车辆的碰撞风险,提高车辆辅助行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0405.6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0G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囊连接结构、汽车悬架结构及汽车,所述气囊连接结构包括盖板、支座、气囊、以及支撑结构,所述盖板用于安装至车桥和车架的连接处与后空气弹簧之间,所述支座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上端,所述气囊设于所述支座的上端,且所述气囊具有在上下向伸长或收缩的活动行程,所述支撑结构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支座之间,能够将所述盖板沿上下向的力传递至所述支座。本发明提供的气囊连接结构能够增大汽车悬架结构的传力能力,同时也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所述盖板与所述支座连接处的应力,确保了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了所述气囊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发生零件损坏,从而造成所述气囊连接结构无法使用的后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73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36130.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贯通桥输出总成及汽车,贯通桥输出总成包括安装座、深沟球轴承、贯通轴及输出突缘,安装座形成有轴承安装孔,深沟球轴承安装于轴承安装孔内,贯通轴插装于深沟球轴承的轴承孔内,输出突缘与贯通轴传动连接,以将贯通轴的动力扭矩传递给后桥,由于采用深沟球轴承与贯通轴配合,不需要设置轴承游隙调整垫片,且装配时无需调整轴承游隙,提升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工时,节约了装配成本,结构更紧凑,可压缩轴向空间尺寸,使得贯通桥输出总成重量可降低,更利于整车轻量化及节能减排要求,且由于取消了调整垫片结构,减少了结合面,降低了结合面漏油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