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越区供电的柔性电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779781U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21136747.0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越区供电的柔性电路装置两端分别与第一直流母线和第二直流母线通过柔性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二极管、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二二极管、电阻,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第一二极管在装置内部通过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通断进行控制实现了装置一个方向的通断控制,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第二二极管在装置内部通过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通断进行控制实现了装置另一个方向的通断控制,实现了对实现了列车的分区间供电的动态控制,稳定了供电系统的稳定并且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限制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功率越区传输的回流电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046997U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20272400.9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限制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功率越区传输的回流电路装置,与第一行走行轨和第二行走行轨相连,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行走行轨上的第一绝缘节,设置在所述第二行走行轨上的第二绝缘节,所述第一绝缘节的两侧分别设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二绝缘节的两侧分别设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且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连接至所述第一行走行轨上,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连接至所述第二行走行轨上,所述第一绝缘节和所述第二绝缘节的同侧分别设有第一短接电缆和第二短接电缆。本实用新型可以限制越区传输的功率,提高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一种轨道接头电阻检测车
    9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27935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624009.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接头电阻检测车,包括绝缘车板,所述绝缘车板底部设置有多个导电轮且所有所述导电轮分布成两排,每个所述导电轮均分别通过导电柱与所述绝缘车板连接,所述绝缘车板通过两排所述导电轮在两根所述走行轨上移动,其中两个所述导电轮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导电柱与直流电源连接,剩余的所述导电轮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导电柱与数据记录仪连接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轨道接头电阻检测。

    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04869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20180479.0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四种工况下样本滚动轴承工作在不同转速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以及待测滚动轴承工作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数据处理单元,与加速度传感器连接,包括卷积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提取振动加速度信号的特征信号,将提取好的样本轴承的特征结合其标签输出、将提取好的待测轴承的特征直接输出;识别模块,与数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结合了标签的样本轴承的特征进行模型训练、对提取好的待测轴承的特征根据模型输出进行状态识别。本实用新型将卷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具备的优点加以整合,利用深度学习和支持向量回归进行滚动轴承故障工况的分类,实现对滚动轴承故障的识别和诊断。

    一种滚动轴承振动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504868U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20131877.3

    申请日:2017-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动轴承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输入输出端分别连接有同轴线的滚动轴承,两所述滚动轴承均连接有轴承座,还包括对所述滚动轴承提供径向加载力的径向加载机构,所述径向加载机构包括加载轴承、套设在加载轴承上的加载轴承套、通过加载轴承套与加载轴承径向连接的S型数显推拉力计、其中一端与S型数显推拉力计通过橡胶垫圈和螺杆连接的缓冲块、其中一端与缓冲块连接的丝杆、通过丝母与丝杆另一端连接的加载座。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加载装置复杂、加载调节难度大、布局不合理和传动结构复杂等缺点。

    一种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综合限制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15580366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326350.9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综合限制电路,包括依次设置在钢轨与地端之间的第一场效应管V1和第二场效应管V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漏极与钢轨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V2的漏极与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2的源极连接。其中第一场效应管V1和第二场效应管V2并联,从而实现钢轨对大地方向和大地对钢轨方向电流的双向可控流通,通过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杂散电流降至最低,避免了传统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保护过程中杂散电流大且接触器机械动作时间长等问题。

    智能安全座椅及控制系统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1099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351807.7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座椅及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椅背、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椅背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与第二驱动装置相连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相连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绕所述底座旋转;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滑杆和支撑杆,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导轨和万向轮,所述滑杆沿所述导轨移动,当所述滑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杆接触地面,当所述滑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万向轮接触地面。本实用新型省力,且安全性高。

    一种轨道车辆轴承振动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239397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2674546.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轴承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底座、轮轨模拟机构、轴箱悬挂模拟机构、径向力模拟机构以及扭矩模拟机构,轮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轮、第一回转轴承、第一回转轴承座,轴箱悬挂模拟机构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转轮、第二回转轴承、第二回转轴承座、滑移轴及直线轴承,径向力模拟机构包括加载轴承、加载轴承套、加载座、丝杆以及丝母,扭矩模拟机构包括变频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轮轨模拟机构和摇摆机构,能够更大程度的接近轨道车辆轴承实际运转情况,可以很好的模拟实际轨道车辆轴承的受力情况,以及轮轨之间的弹性接触对轴承故障检测的影响。

    外置电梯控制装置及系统
    9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687819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20268458.6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电梯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箱体、第一盖体、轨道组件、调试板以及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相连,所述轨道组件包括轨道、轨道定位装置以及轨道固定夹件,所述轨道上设有按压装置,所述轨道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轨道固定夹件上,所述箱体的至少一端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轨道固定夹件置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盲孔,所述轨道定位装置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轨道的开口端与所述轨道固定夹件配合,通过所述轨道定位装置实现所述轨道与所述箱体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不但安装方便而且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一种可调声学信号测试传感器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893717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1864259.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声学信号测试传感器安装机构,其包括支架和移动导轨,移动导轨与支架之间通过紧固机构连接,移动导轨水平设置,移动导轨上设有滑动件,滑动件与移动导轨滑动连接,滑动件底部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声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与盲孔之间通过固定套连接。该安装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作容易,使用操作方便。并可根据需要任意定量准确的调整传感器空间位置,保证所采集信号的可靠性。相比传统的人工置放传感器,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定量标记传感器空间位置,对于需要从振动源多个不同区域方位采集振动噪声信号时,只需调整传感器的空间位置即可,同时减少了传感器数量,降低了测试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