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能场协同制备异种金属复合板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0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529279.8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复合板带轧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复合能场协同制备异种金属复合板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开卷机、金属板材表面处理装置、导向调节机构以及激光磁场辅助轧制装置,通过激光磁场辅助轧制,能够更高效地将能量引入系统,实现对金属板材的精确加热。通过调整激光和磁场参数,可以实现对界面结构精确控制,从而获得性能稳定的复合材料。激光可使界面快速升温,并且横向均匀的热传导使复合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良好方向性实现了选择性加热,改善了异种金属的变形协调性;磁场可以调控界面晶粒取向、细化组织,从而改善界面性能。由于激光局部加热和磁场的控制,因此改善了金属复合板的质量,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和耐蚀性能。

    一种异种金属搭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56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61927.5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种金属搭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轧制机构、定位机构、升降平台和预热场发生机构;轧制机构包括阶梯型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轧辊的位置可调;定位机构设置于轧制机构后端用于对金属板材进行限位和导向;预热场发生机构设置于定位机构上方用于对轧制后的板材进行预热,且其通过升降平台可以调整与板材之间的距离。本发明利用感应线圈诱导预热机制,通过周期性感应预热,可以预先将焊接区域选择性的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在激光焊接时可以增强材料表面热梯度分布的差异性,并且不同形状的线圈缠绕环产生不同效果的预热场,更有助于形成波浪形结合界面,增加异种金属结合表面机械互锁的能力,提升界面结合性能。

    一种激光及脉冲电流协同制备异种金属板带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64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1813.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异种金属复合板带制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激光及脉冲电流协同制备异种金属板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激光‑脉冲电流复合轧制机构、轧机送料机构、激光器以及施加脉冲电流机构等,通过轧机送料机构将两异种金属板带向激光‑脉冲电流复合轧制机构中进行输送,并且,轧机送料机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通过两个张紧装置对两异种金属板带的输送角度、板材张紧度以及两异种金属板带的错位程度进行调整。采用了激光脉冲和电流的复合作用,使两种不同金属材料在微观层面上产生良好的结合。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双层复合异种金属板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能够生产出更轻、更坚固和更耐用的复合金属板带,满足高强度、高性能材料的需求。

    一种适用于钢-铝薄板激光搭接焊接的新型工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4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03390.4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铝连接的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铝薄板激光搭接焊接的新型工艺及方法,本发明焊接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通过采用非均匀热输入焊接工艺获得了W型的焊缝,相比于传统的均匀热输入的平直焊缝,本发明方法的焊接接头平均的力学性能提高了67%,不仅仅改变了高铝含量焊缝铝元素的分布,并且改变了钢‑铝焊接接头的断裂模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脆性相结合的断裂模式。这种工艺及方案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产生了重要优化作用。可以在相对简易的焊接条件实现高性能钢铝薄板搭接焊。不需要焊丝和中间层材料,能够简化焊接过程,可以大幅减少工艺成本和优化焊接接头性能,能够更加迅速地完成焊接任务。

    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658302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779965.8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机械加工用抛光设备,包括固定框架、竖向活动板和垂直框架,所述垂直框架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打磨头,所述固定框架的外表面靠近打磨头处设置有自定位结构,所述打磨头的一侧设置有废料收集组件,所述自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框架上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机械加工用抛光设备通过手持工件进行打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手持打磨会使得打磨后的工件存在一定的瑕疵,抛光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8846357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738725.3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用通风设备,包括:传动框和固定安装于传动框下端的风筒,所述风筒左右侧内部均设置有通风组件,两个在通风组件之间的风筒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过滤网,在传动框的内部设置有将通风组件和转动组件进行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启动电机时,能够带动两个通风组件同时进行工作,在两个通风组件工作的同时,转动组件能够带动两个过滤网进行转动,能够使得两个过滤网的外壁与刷杆外壁上的刷毛进行摩擦清洁,去除两个过滤网外壁上积累的灰尘,避免过滤网造成堵塞,与此同时,通过喷雾组件能够对经过传动框内部的灰尘进行附着沉降于灰尘收集框内部,进一步降低过滤网堵塞的风险,同时净化通风空气。

    自动无人清理船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31650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847455.X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垃圾清理技术领域,提出了自动无人清理船,包括无人机、受无人机操控的船体、设置在船体两侧的浮筒、以及设置在船体底部后方的驱动叶轮,所述船体的一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船体的前方内侧设置有用于在传动机构的驱使下对水面垃圾进行拾取的捡拾机构;第一电机工作时可带动第一链轮转动,在链条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辊筒逆时针转动,由辊筒外壁上的搂板将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杂草等杂物拾取并上抛至传送带,通过传送带的传动作用下可带动传送带逆时针转动,进而将搂板拾取的垃圾逐渐向上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使垃圾表面的水分能够沥出,减轻垃圾的重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垃圾表面以及内部存在水分问题。

    一种轨道交通用指示牌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505876U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222703623.8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指示牌,涉及轨道交通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安装座顶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安装盒,安装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立柱,立柱一侧的顶部设置有指示牌,指示牌通过立柱上设有的连接结构与立柱相连接,且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对连接结构的位置进行调整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绕线轮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收卷,牵引绳收卷带动固定环向上运动,固定环移动会带动连接座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实现将指示牌的位置进行抬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绕线轮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放线,这时在配重块和指示牌本身重力的作用下,会带动指示牌向下滑动,直至将指示牌调整至适宜的位置,操作较为便捷。

    一种具有清洁机构的轨道交通通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489647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2779964.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清洁机构的轨道交通通风装置,包括通风管、接尘盒,所述通风管的内壁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接尘盒的一侧设置有拆卸机构。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中结构的相互配合使转轴一转动带动滤网一反向转动,同时使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带动转轴二使毛刷反向转动在滤网一的表面进行清理,利用正向与反向的相结合,可增强毛刷与滤网一的摩擦度,刮落的灰尘会直接掉入接尘盒内,从而可增强对两个滤网的清洁度,有效防止灰尘乱钻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了空气过滤处理的效果,通过设置拆卸机构中结构的相互配合,在对接尘盒进行拆卸时,向外拉伸连接板使伸缩杆向外活动可将卡柱从卡槽中移出,起到便于将接尘盒进行拆卸倾倒的作用。

    智能安全座椅及控制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31099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351807.7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座椅及控制系统,包括底座、椅背、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椅背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与第二驱动装置相连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相连的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杆相连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带动下,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绕所述底座旋转;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滑杆和支撑杆,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导轨和万向轮,所述滑杆沿所述导轨移动,当所述滑杆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杆接触地面,当所述滑杆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万向轮接触地面。本实用新型省力,且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