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785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86213.9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七电平振动台电源及其预测控制方法,所述电源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七电平变换器、以及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其中,所述七电平变换器跨接在直流电源正负极上,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后跨接在直流电源正负极上;所述第一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感依次串联后接在所述七电平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口之间,负载并联在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本发明所需的滤波电感值仅为传统单相两电平变换器滤波电感值的三分之一,从而有效减小了电感体积和成本。此外,本发明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通过优化代价函数,确定最优输入指标,进一步提升了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和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87193.9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P27/12 , H02P25/022 , H02P21/22 , H02M7/5387 , H02M1/12 ,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包括: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电流源型逆变器的拓扑结构;确立基本电流矢量和电流矢量扇区,选取一对反向的非零基本电流矢量替换零电流矢量;计算所述非零基本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过调制处理,确定所述非零基本电流矢量的作用顺序;根据所述非零基本电流矢量的作用时间和作用顺序更新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开关管状态,控制所述永磁同步电机。本发明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进行改进,选取一对反向的非零基本电流矢量来替换零电流矢量,在实现有效抑制共模电压的同时能保证较小的开关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57736.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包括:采用电流源型逆变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构建开关函数为饱和函数的滑模观测器,测量当前周期k的定子电流和电压得到反电势估算值,进而得到转速和转子电角度。以所述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侧电容电压为控制对象进行模型预测控制,测量直流母线电流并计算当前周期k的电容电压,根据所述定子电流、直流母线电流和电容电压,进行相应的迭代计算,构建代价函数。根据所述代价函数最小时对应的第k+1周期的输出电流预测值,确定第k+1周期的开关状态进而控制电机。本发明无需采用机械传感器,成本较低,易于控制,算法简单的同时能保证良好的估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85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27645.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圈位置自动校准的工业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装置和工业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端,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充电电源,用于提供交流电压;发射线圈,与充电电源电连接;一对发射端直流螺线管,一对发射端直流螺线管之间串联后与充电电源电连接,以产生第一磁场;工业机器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端和蓄电池,无线充电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一对接收端直流螺线管,一对接收端直流螺线管之间串联后与接收线圈电连接,以产生与第一磁场极性相反的第二磁场,第二磁场用于与第一磁场相互作用并校正接收线圈的位置。本发明可对充电线圈位置进行自动校正、提高能量传输效率、节省充电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21805.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P21/00 , H02P21/14 , H02P21/22 , H02P21/06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误差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测量的三相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变换为两相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利用构建的自适应谐波消除模型输出的两相输出电流补偿分量对两相输出电流进行误差校正;根据误差校正后的两相输出电流和电容电压预测下一时刻的两相输出电流;根据下一时刻的三相输出电流和预设的三相输入电流计算得到再下一时刻的电容电压;基于再下一时刻的电容电压和给定的三相电容电压参考值建立代价函数,采用代价函数取得最小值的方法得到输出矢量。本发明结合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良好的动态性能;通过电流补偿来校正电流误差,消除了电机速度脉动和三相电流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05811.6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 H02M1/12
Abstract: 一种五电平振动台电源及其预测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跨接在直流电源两极上的五电平变换器、第一滤波电感、第二滤波电感、滤波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感串联后接在所述五电平变换器的两个输出端口,负载并联在所述滤波电容的两端。本发明的五电平振动台电源拓扑,此装置中使用的滤波电感的电感值约为传统单相二电平变换器中滤波电感值的二分之一,大大减小了滤波电感的电感值与体积,节约了成本,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采用MPC控制策略,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找到最优输入指标,提升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效率以及电能质量,产生具有一定质量的输出电压波形,从而为振动测试系统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电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7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34583.7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流源型逆变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及系统。构建自适应谐波消除方法模型,定义参考信号,基于给定角速度与当前时刻永磁同步电机转子角速度的跟踪误差、自适应增益常数与当前时刻参考信号,得到当前时刻参考信号的权重矩阵,基于当前时刻参考信号与对应权重矩阵,分别计算当前时刻d轴电流、电压与q轴电流、电压的误差补偿信息,基于当前时刻d轴电流、电压与q轴电流、电压的误差补偿信息对当前时刻d轴电流、电压与q轴电流、电压进行校正。本发明通过一种新型误差校正方法,校正电流、电压补偿测量误差,从而消除电机转动脉动,让三相电流对称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215580366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326350.9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综合限制电路,包括依次设置在钢轨与地端之间的第一场效应管V1和第二场效应管V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漏极与钢轨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V2的漏极与地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V1的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2的源极连接。其中第一场效应管V1和第二场效应管V2并联,从而实现钢轨对大地方向和大地对钢轨方向电流的双向可控流通,通过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杂散电流降至最低,避免了传统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保护过程中杂散电流大且接触器机械动作时间长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592369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21770251.3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拆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拆卸机构及显示器,其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部的限位件;拆卸组件,包括活动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座内部的解锁件;调节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支架,所述蜗轮的轴端与所述活动座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拆卸组件和调节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显示器存在拆卸时一只手按住解锁卡扣,一只手托住固定组件并分离,单手托住固定组件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实现了双手同时托住固定组件,提升了拆装的安全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