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7007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60626.8
申请日:2010-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交流侧电感值的确定方法。它的步骤为:1)首先通过分析由于主电路功率器件的通断造成的APF分段线性切换特性,建立其离散模型;2)使用时域法,迭代计算该离散模型的数值解,即APF补偿电流的瞬态值和稳态值;3)最后通过计算得到的补偿电流瞬态值和稳态值,确定APF交流侧电感值和工程需要满足的跟踪指标之间的关系;当已知工程指标时,通过该关系得到精确合理的交流侧电感取值范围。本发明综合考虑APF的强非线性和需要满足的实际工程指标,设计得到的电感取值范围更加精确,且可以保证APF满足设计要求,提高APF补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9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71819.7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济南大学
Inventor: 张思瑞 , 卜凡鹏 , 周旻 , 高子寒 , 龚利武 , 张炜 , 刘维亮 , 成岭 , 李文 , 张静 , 孙一凡 , 方景辉 , 屠晓栋 , 王占博 , 林晶怡 , 蒋利民 , 屈博 , 李梦 , 卢浩鹏 , 李春红 , 钱伟杰 , 吴昱德 , 杨玉锐 , 向珉江 , 张旭 , 王鲁浩 , 赵盛楠 , 程新功 , 王林林 , 徐航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考虑配电网承载能力的电能替代演化路径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某时段地区各企业的数据结合行业空间滞后模型进行计算,得到下一时段该地区电能替代所在行业的规模值;基于具有不同组态的企业集群,进行电能替代演化路径的模拟,得到某时段该地区电能替代的扩散率;基于所述扩散率和所述规模值进行计算,得到下一时段该地区电能替代的规模值;基于配电网参数结合配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指标计算得到的电能替代最大负荷接入量,对所述电能替代的规模值进行修正,得到接入配电网的电能替代量;本申请模拟电能替代演化路径,使预测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计算电能替代负荷接入量考虑配电网最大承载能力,为电网提供了更为实际和操作性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42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856754.7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济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50/0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煤矿大数据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及系统,获取煤矿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矿区信息,获取煤炭水文地质探测数据;根据获取的信息,确定矿井涌水量的主控因素;建立矿井涌水量与确定的主控因素的映射关系,构建涌水量预测模型,利用TRUST‑TECH方法寻找多个局部最优解,以确定全局最优解,得到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取矿井涌水发生的主控因素,使用TRUST‑TECH技术建立涌水预测模型,对工作面发生涌水水害程度做出预测,预测过程简单,预测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25002.5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东鼎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5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智慧运维系统,涉及电网运维技术领域,包括:历史数据库模块、检测模块、远程终端模块、智慧报警模块,远程终端模块接收检测模块收集的数据,并提取历史数据库模块存储的历史数据,将检测模块的检测数据与历史数据库模块存储的历史故障数据进行比对,得出发生的故障类型;智慧报警模块根据故障类型给出对应的报警信号。通过多模态数据进行预测,并且在一个预测模型中集成了多个不同的子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故障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及时预测电网所出现的故障类型,并及时进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9142.3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济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替代技术综合评估方法,涉及电能替代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电能替代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评估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权重矩阵,进而获得组合权重云;对待选方案的原始指标数值规范化处理,得到待选方案的标准化指标得分矩阵;对组合权重云与标准化指标得分矩阵融合处理,得到待选方案中评估指标的赋权云模型;基于云模型运算得到待选方案的综合云模型,并以TOPSIS模型为基础得到正、负理想方案的综合云模型;利用综合云模型对电能替代技术进行综合评估。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技术评估过程中指标权重不确定和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显著提升电能替代技术类型筛选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能源节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7581.4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通过聚类得到不同的天气类型;根据不同的天气类型下的历史光伏功率数据,得到光伏功率的累计分布,分别构建量化动态表示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功率空间相关性的最优copula函数模型;根据获取的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光伏功率数据,结合对应的最优copula函数模型,得到分布式光伏功率点预测值;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条件概率模型,通过条件概率模型得到分布式光伏功率点预测值对应的条件概率预测值,实现更精确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及功率概率预测,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74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0324759.8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泰开自动化有限公司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模糊综合评价的校正方法及系统,包括:检测高压断路器在不同负载电流下分闸操作时的分闸线圈电流曲线与分闸行程曲线;通过数据分析得到负载电流对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的影响关系曲线;通过得到负载电流对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的影响关系曲线在高压断路器大负载电流的情况下对高压断路器分闸速度进行校正。本公开根据大负载电流对分闸速度的影响,对分闸速度的模糊分布函数进行了校正,有效消除了大负载电流对高压断路器模糊综合评价的影响,增强了高压断路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402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811624747.9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 山东欧鼎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消除负载摆动的塔式吊车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所述动力学模型中引入一个正的对角矩阵,得到变形后的动力学模型;以将台车以及臂架快速驱动至目标位置,同时快速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为控制目标,定义滑动向量;根据所述动力学模型和滑动向量,考虑消除负载摆动,设计自适应积分滑模控制器。本发明有益效果:所设计控制方法只包含定位误差、速度信号以及负载摆动角速度信号,不需要了解塔吊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的先验知识。
-
公开(公告)号:CN1155620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39647.0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带有不匹配干扰的塔式吊车周期滑模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四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的参数数据和运行状态数据,基于获取的数据构建带有未知/时变控制方向的四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基于四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构建非线性扰动观测器;通过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不匹配干扰进行估计;基于四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和估计的不匹配干扰,建立滑模面和周期滑模控制器;所述周期滑模控制器,用于处理四自由度塔式吊车系统的未知/时变控制方向,抑制并消除负载摆动;基于滑模面和周期滑模控制器,驱动臂架和台车达到各自的目标位置处,并使得负载摆动为零或者在预设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52237.X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多重采样的光伏并网系统间谐波抑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光伏并网系统中连续的第一工作点、第二工作点和第三工作点的功率和电压,并计算相邻工作点间的功率变化量和电压变化量;通过相邻工作点间的功率变化量,对光照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当判定光照稳定时,通过MPPT算法追踪系统的最大功率点,当找到最大功率点时,将扰动步长设置为零;当判定光照变化时,通过两个功率变化量和第三工作点与第二工作点间的电压变化量,调整扰动的追踪方向,从而有效减少直流链电压扰动,进而抑制并网逆变器将直流链电压扰动转换为交流侧的间谐波电流,提高了并网电能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