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503747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945263.5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手臂。该工业机器人的机器人手臂,包括:空心的底座;水平的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手臂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中的变速驱动机构,其传动连接所述手臂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手臂机构以不同的水平移动速度进行往复直线移动。基于此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相同的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调节连接块的移动速度,实现慢速和快速的改变,提高驱动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17076574U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20962525.3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消毒通风的工业大风扇,包括主体、电源线,电源线上设置有收纳筒,收纳筒包括固定装置、收纳辊、固定杆,电源线从固定装置的位置穿过收纳筒且电源线缠绕连接至固定杆上;固定杆贯穿收纳辊且收纳辊固接于收纳筒内部,固定杆的两端与收纳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收纳辊内的固定杆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固定杆固接,扭簧的另一端与收纳辊的内腔固接;使得电源线被拉出收纳筒时,扭簧对电源线的回复拉力能够被固定装置抵消。本实用新型在电源线上设置收纳结构,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可自由调节电源线的长度,便于收纳、伸缩。
-
公开(公告)号:CN215058324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34651.6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照明工业大风扇,其包括:固定设置的驱动电机,其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绕周向可拆卸连接有若干的扇叶,所述安装块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的照明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扇设置照明装置可作为辅助照明或备用照明使用,提供备用照明和应急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1505830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77183.9
申请日:2021-03-2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大风扇。该工业大风扇包括: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与所述立柱水平转动连接的罩体;水平的固定在所述罩体内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的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固定连接有扇体;以及驱动所述罩体左右摆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风扇的工作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5037448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46619.X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手和协作搬运系统,包括:包括:支撑板、滑动部件、夹持组件以及驱动传动装置,支撑板上设置有滑道,滑道沿着产品的搬运方向设置;滑动部件贯穿滑道且与滑道滑动连接;驱动传动装置与滑动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滑动部件沿着滑道滑动,滑动部件的另一端穿过滑道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和协作搬运系统,结构简单,且可实现产品的快速转移,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372300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20548196.3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轴承内孔测量装置,包括底座、轴承夹具、滑动平台、旋转关节、激光测距传感器和控制模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确定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运动学模型和参数,并建立三维坐标系;步骤S2:使用激光测距仪对轴承内壁进行测量,获取轴承内壁三维点云数据;步骤S3:对所得到的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步骤S4:去噪处理,使用滤波对点云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步骤S5:使用三维重建算法对处理过高的点云数据进行重建,得到相对应的轴承内壁完整的三维模型。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方便的采集轴承内孔信息,并绘制出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1254218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590570.8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H01F41/06 , H01F41/096 , H01F41/0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收放线的绕线机,包括基座、放线装置、排线装置、绕线装置和控制系统,放线装置和绕线装置分别固定安设于基座的左、右两侧,排线装置包括主排线机构和辅助排线机构,主排线机构安设于基座顶部,辅助排线机构安设于防线装置上,与放线端相对应,控制系统分别与放线装置、排线装置、绕线装置相连,控制精准绕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紧凑,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高,自动化程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046675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46565.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还包括绕机器人主体的周向设置的若干防撞面板,各防撞面板与机器人主体之间分别通过若干弹性缓冲件连接。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触碰到障碍物时,防撞面板受压,弹性缓冲件同时受到压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对机器人主体与障碍物的直接碰撞,减少机器人主体损伤、侧翻等风险,提高机器人运输、搬运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03744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885479.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调节夹持机构的工业协作机器人。该带有可调节夹持机构的工业协作机器人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可调节夹紧尺寸的可调节夹持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竖向高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可调节夹持机构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协作机器人可以调整夹紧的尺寸大小,从而适应不同的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214921722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996089.7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23K3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焊接机器人。工业焊接机器人,其包括:支撑柱,其包括竖直部和位于竖直部上端的水平部;竖直向下的设置在水平部下方的伸缩气缸,其伸缩端固定设置有焊接头;设置在水平部下端面上的第二驱动机构;水平的设置在竖直部下方的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基于本实用新型,加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间接带动焊接头移动,两者的移动方向水平且相互垂直,伸缩气缸带动焊接头竖向移动,从而带动焊接头三维运动,可便于对体积较大、质量较大、不便于移动的零件进行焊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