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能力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34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700657.4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能力构建方法,可用于控制系统地面研制和在轨飞行全生命周期,其设计方法广泛适用于高中低轨道卫星和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以提升航天器全生命周期的鲁棒性为目标,提出以数据保护能力、数据剔野能力、异常检测能力、软故障自恢复能力、硬故障自重构能力、欠配置运行能力共计“六个能力”为支撑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在轨稳定运行能力构建方法,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中遵照该方法可使航天器姿态及工作模式维持于稳定、连续状态。

    一种主动指向超静平台高带宽低噪声驱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711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18079.7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主动指向超静平台高带宽低噪声驱动控制方法,建立载荷控制的频域模型;载荷控制的频域模型中包含驱动电路的理论模型和驱动电路时间常数;通过对驱动电路进行扫频测试,获得驱动电路的实测频率特性曲线;根据载荷控制的频域模型中的驱动电路的理论模型,绘制理论模型的频率特性曲线,通过不断调整驱动电路时间常数,使得理论模型的频率特性曲线与驱动电路的实测频率特性曲线一致,得到此时对应的驱动电路时间常数,在作动器的音圈电机的控制器中设计超前校正函数G2,对驱动电路时延特性进行补偿,实现对音圈电机的高带宽低噪声控制,从而实现对主动指向超静平台高带宽低噪声控制,为航天器载荷的高精度控制提供保障。

    一种航天器分布式载荷位姿三超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1943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99423.2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航天器分布式载荷位姿三超控制方法,适用于对两个载荷间相对姿态具有超高精度、超高稳定度和超高敏捷度的大型卫星平台。与传统的PID控制算法不同,本发明结合滑模控制在滑模面上的鲁棒性特点和自适应控制能够在线估计参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星体姿态-载荷相对姿态两级复合控制方法,其中载荷相对姿态控制器用于对载荷相对姿态的精细控制,本体姿态控制器用于实现姿态快速机动和抑制低频振动,实现对载荷相对姿态的超精超稳超敏捷(三超)控制。多级协同控制思路为:1)采用前馈+反馈控制器实现载荷相对姿态的高精度指向控制,并通过载荷惯量给出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2)针对航天器本体设计考虑带宽约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通过参数设计方法保证航天器本体控制器能有效与载荷控制器相匹配,实现两级复合控制。

    一种航天器多级系统的聚合分离三超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8053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51845.0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多级系统的聚合分离三超控制方法,适用于天文观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具有载荷超高精度确定需求的领域。针对具有“超高精度指向”、“超高稳定度控制”、“超敏捷控制”等三超控制性能的航天器平台进行星体-载荷-快反镜三级姿态复合控制,从星体、载荷、快反镜三级系统逐级提高姿态控制精度,为光学载荷高质量成像提供高精度姿态控制。主要思路为:当航天器作快速机动任务时,载荷不进行姿态控制,通过对超静平台作动器设置较大控制参数实现聚合控制;当航天器做被动推扫观测任务时,对载荷进行姿态控制,通过对载荷控制器设置较小控制参数实现分离控制;当航天器做主动推扫观测任务时,通过对载荷控制器设置适中控制参数实现协调控制。

    一种重力梯度仪及星敏感器的联合定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131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744597.9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一种重力梯度仪及星敏感器的联合定姿方法,建立角加速度测量模型,并基于卫星动力学方程,在重力梯度仪采样周期的时间区间内,由重力梯度仪测量值确定角速度增量。由重力梯度仪测量的角加速度经过积分得到角速度,并进一步确定采样周期的时间区间内的姿态角增量,从而得到姿态角预测值。建立重力梯度仪(差模)和星敏感器定姿算法的状态预测公式。利用星敏感器的测量来修正卫星本体相对惯性系的姿态四元素,得到相应的姿态四元素、姿态角速度及加速度计漂移的滤波估计值。利用轨道计算,得到卫星本体相对惯性系目标四元素,以星体四元数与目标四元数之差作为控制器输入。

    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534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86705.6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一种一体式双向隔振器,包括中套筒、隔振弹簧、外套筒、第一金属橡胶环、第二金属橡胶环和底座;所述中套筒套在隔振弹簧上,所述中套筒套与隔振弹簧连接;所述中套筒的外表面设有凸缘,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紧贴中套筒的外表面和凸缘的一侧安装,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紧贴中套筒的外表面和凸缘的另一侧安装;将所述中套筒、隔振弹簧、第一金属橡胶环、第二金属橡胶环作为一个整体,外套筒套装在所述整体上,所述外套筒和底座连接;所述隔振弹簧和底座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橡胶环靠近外套筒的两个侧面与外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靠近底座的侧面与底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金属橡胶环靠近外套筒的侧面与外套筒之间留有间隙。

    一种基于平衡方程等价性的陀螺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0406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595879.3

    申请日:2015-09-1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平衡方程等价性的陀螺故障诊断方法,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陀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具有冗余测量的5个陀螺以四个陀螺为一组合形成5个陀螺组,并在每一陀螺组中任意选择一组平衡方程计算其平衡方程系数及平衡方程误差;然后,针对每组陀螺根据其平衡方程系数计算得到与构型相关参量,并将该参量与设定的故障阈值的乘积作为故障判断依据值;最后,将每组陀螺的平衡方程误差与其计算故障判断依据值进行比较,根据所有陀螺组比较结果对故障陀螺进行定位。本发明基于陀螺组平衡方程之间的等价性结论,以算法最小计算量基础上实现了陀螺故障准确诊断效果,同时对故障判断阈值给出了明确的选取原则,具有很强的工程可操作和可实现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