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26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71081.4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护桩与止水帷幕嵌固深度不等长的支护体系,包括基坑内的车站主体结构、围护桩和止水帷幕,围护桩和止水帷幕沿着车站主体结构外轮廓一周设置,使基坑闭合;围护桩位于止水帷幕内侧,围护桩和止水帷幕顶部持平,围护桩长度大于止水帷幕;围护桩顶部设置有纵向的冠梁和横向的砼支撑。本发明采用围护桩+止水帷幕+内支撑的支护体系,围护桩顶部设置有冠梁和砼挡墙,在冠梁和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有压顶梁,承担抗浮作用;采用止水帷幕能在满足基坑降水降深条件下,使基坑外侧地下水降深最小,有效控制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52811.5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内深孔注浆加固方法及其设备,在盾构管片上设置预埋注浆孔,在预埋注浆孔内设置逆止阀,防止后期打孔过程中地下水喷涌和注浆过程中的返浆跑浆;打孔完成后通过注浆管插入预埋注浆孔进行注浆加固,注浆管管口设置球阀,用于封堵地下水。本发明在盾构隧道内进行注浆加固及地层损失补偿,有效封堵地下水和浆液跑浆现象,具有现场施工操作简单,可实施性高,施工风险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9682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48162.4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悬吊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主体基坑内横向两侧的基坑支护结构及其顶部设置的纵向的混凝土冠梁,两侧混凝土冠梁之间搭建军便梁体系,军便梁体系下方设置吊杆悬吊横向的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设置有混凝土支座。本发明提出大直径承插口供水砼管安全悬吊保护措施,满足管线的稳定安全性要求,同时匹配地下工程施工工序,施工简便灵活,提高工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9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57277.7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3/06 , E02D27/48 , E02D31/12 , E02D29/045 , E0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既有结构未预留抗浮条件的榫槽体系及施工方法,位于远期车站底板下,包含既有车站围护桩、后浇冠梁和抗浮榫槽;既有车站围护桩桩顶设置有后浇冠梁,后浇冠梁宽度大于既有车站围护桩;远期车站底板下方设置有L形的抗浮榫槽,后浇冠梁端部插入抗浮榫槽中形成L型咬合的抗浮组合结构。本发明通过对既有围护桩及远期车站底板进行改造,远期车站底板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进行完善,免去了传统设计方案上的围护桩锚入底板,达到了不影响既有围护抗浮体系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外包防水层整体性及近期车站施建工期的目的。此方案具有现场施工便利,节约投资,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21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1102704.5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预埋式钢围檩堵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地铁车站基坑端头扩大段阴阳角较多且支撑多为斜撑,受力较为复杂,基坑的变形控制难度较大。本发明于钢围檩端头的地连墙外侧设置与钢围檩垂直并竖直的传力钢板;传力钢板外侧的地连墙表面设置有钢围檩预埋钢板,钢围檩预埋钢板内侧的地连墙内设置有与钢围檩预埋钢板垂直的抗剪锚筋,钢围檩预埋钢板外侧设置有与钢围檩预埋钢板垂直并水平的抗剪钢板,抗剪钢板一端与传力钢板连接固定。本发明利用预埋钢板、抗剪锚筋、抗剪钢板、传力钢板通过焊接连接形成的抗剪堵头,可有效抵抗斜撑传递的剪力,施工便捷,通过预埋钢板及锚筋的方式,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79868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0319.2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戴志仁 , 胡瑞青 , 李润轩 , 王俊 , 郭亮 , 王立新 , 马晓波 , 康华 , 王天明 , 李谈 , 高志宏 , 李储军 , 贾少春 , 曹伟 , 杨沛敏 , 翁木生 , 毛念华 , 张海 , 汪珂 , 王博 , 王春希 , 段亚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0 , E21D11/105 , E21D11/107 , E21D21/0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洞法零距离穿越既有地铁车站的托换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新建地铁车站自既有地铁车站下方零距离穿越,节点区域内沿新建地铁车站方向施做有中间导洞,中间导洞横向两侧沿既有地铁车站方向施做有侧导洞;中间导洞两端头既有地铁车站侧墙下方、侧导洞两端头新建地铁车站侧墙处、以及节点区域既有地铁车站中柱下方均施做有型钢柱,在节点区域大面积土方开挖前,完成型钢柱竖向托换体系施工。本发明基于中洞法开挖导洞施做托换体系,迅速完成了竖向承载体系的转换及荷载的有效传递,随后对节点区域剩余土方进行大面积开挖,最后浇筑新建地铁车站的墙柱体系,具有竖向托换体系传力可靠、对既有地铁车站影响小、施工条件好、工期可控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3857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53625.X
申请日:2018-02-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建地铁线车站与既有车站的施工联通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既有车站的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既有结构顶板和既有结构底板之间两侧设置有预留柱;预留柱之间既有结构侧墙凿除的部分设置有新增柱,新增柱柱顶之间设置有新增梁。本发明通过施工阶段强度验算确定分段破除长度,采用跳孔法进行隔段施作并通过临时钢支撑体系,保证了既有墙体破除时内力重分布产生的结构变形在控制范围之内,减小了既有结构竖向与水平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7059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63429.0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强腐蚀环境下地铁明挖车站综合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强腐蚀环境下,依据现有规范已经无法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本发明于车站的顶板、底板和侧墙外设置全外包的加强防水层;顶板的加强防水层上方由覆土层压实;底板的加强防水层下方设置素砼垫层;侧墙的加强防水层外侧与侧墙外侧的车站主体基坑支护结构之间由隔离层压实。本发明在常用的明挖车站防水体系基础上,通过增设防腐层、隔离层,并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等方式,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在我国部分沿海及内陆盐渍土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明挖车站防水体系基础上,具有施工工序简便灵活、操作性强、增加投资较少、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4367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02704.5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预埋式钢围檩堵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地铁车站基坑端头扩大段阴阳角较多且支撑多为斜撑,受力较为复杂,基坑的变形控制难度较大。本发明于钢围檩端头的地连墙外侧设置与钢围檩垂直并竖直的传力钢板;传力钢板外侧的地连墙表面设置有钢围檩预埋钢板,钢围檩预埋钢板内侧的地连墙内设置有与钢围檩预埋钢板垂直的抗剪锚筋,钢围檩预埋钢板外侧设置有与钢围檩预埋钢板垂直并水平的抗剪钢板,抗剪钢板一端与传力钢板连接固定。本发明利用预埋钢板、抗剪锚筋、抗剪钢板、传力钢板通过焊接连接形成的抗剪堵头,可有效抵抗斜撑传递的剪力,施工便捷,通过预埋钢板及锚筋的方式,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08926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50530.X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4 , E21D11/003 , E21D11/10 , E21D11/1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塑态淤泥层的矿山法隧道密闭超前支护体系及构建方法。暗挖法隧道对地层的变形要求极为严格,且施工中伴随着长期渗漏管线形成的拱顶淤泥或无自稳能力的砂层等施工难题。本发明在矿山法隧道开挖前,在工作井内壁对矿山法断面轮廓外放线,沿断面轮廓外放线走向分段切断工作井围护桩,在切断处打设邻接反向的C型或U型槽钢,在C型或U型槽钢开口处打设钢焊管,通过钢焊管对开挖轮廓外的流塑状态淤泥地层进行注浆,形成注浆土体。本发明,由C型或U型槽钢、钢焊管、注浆土体三者协同作用,形成连续、刚性、密闭的支护体系,对上部无自稳能力的淤泥或者砂层形成支撑,施工简单、安全性高、施工风险低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