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摆动支座水平摩阻力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28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79778.6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擦摆动支座水平摩阻力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涉及结构边界非线性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支座最大摩阻力和设定时间段内的支座滑动速度;基于支座最大摩阻力,根据摩擦摆动支座摩阻力与支座滑动速度之间的关系,建立摩擦摆动支座摩阻力随支座滑动速度变化的摩擦摆动支座摩阻力迭代模型,并根据设定时间段内支座滑动速度变化,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的摩擦摆动支座摩阻力;根据设定时间段内支座滑动位移变化,获取设定时间段内的摩擦摆动支座恢复力;根据设定时间段内摩擦摆动支座摩阻力和摩擦摆动支座恢复力,确定设定时间段内摩擦摆动支座水平摩阻力。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逐步积分,计算量大,计算结果波动大的问题。

    一种密纵梁体系的纵横梁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7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36307.0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纵梁体系的纵横梁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涉及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设计技术领域,密纵梁体系包括呈井字形设置成梁体机构的多个节点横梁纵梁,纵横梁连接构造包括,包括:十字接头,设置在所述节点横梁的腹板上,且所述十字接头的接口与所述纵梁相接;节间横肋,设置在所述节点横梁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纵梁、节点横梁和十字接头,实现节点横梁断开处与纵梁焊接,避免在横梁腹板开长孔,保持了横梁腹板的刚度,提高抗面外变形能力,不容易造成疲劳病害,且横梁腹板上的十字接头预制,使纵梁与节点横梁通过节点横梁腹板上预先焊接的十字接头连接,可避免现场施工时纵梁不对齐情况下纵梁轴力对节点横梁腹板的面外作用。

    一种计算列车过桥动力响应的列车加载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8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07322.3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列车过桥动力响应的列车加载方法及装置,涉及桥梁动力分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建立的桥梁有限元分析模型,设定列车荷载加载节点间距,形成动力加载节点序列;在动力加载节点序列间建立虚拟梁单元,并计算得到每个动力加载节点前后的虚拟梁单元长度;计算得到列车车头到达每个动力加载节点的时间;计算得到列车的均布荷载和集中力的等效节点力,得到动力加载节点的等效节点力;得到等效节点集中力加载时程函数;根据每个动力加载节点对应的等效节点集中力加载时程函数和列车车头到达时间生成有限元软件的输入文件,并导至有限元软件,实现列车动力荷载移动加载。本发明使得节点加载数据减小,极大缩短计算时间。

    一种钢桁梁杆件单元制造长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901079.8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杆件单元制造长度计算方法,属于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指定成桥线形建立钢桁梁杆系有限元结构模型,获得各个杆件单元ei的几何长度li和几何角度{θi};在有限元结构模型中,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单元属性调整为只承受拉、压属性的杆元,施加恒载,获得各个杆件单元ei的轴力Ni;建立各个杆件单元ei的力学平衡方程,求解出各个杆件单元ei的制造长度l0i和制造角度{θ0i};在有限元结构模型中,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单元属性调整为承受拉、压、弯属性的梁元,并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制造长度l0i和制造角度{θ0i}施加于相应的杆件单元上。本发明可直接利用力学平衡方程直接求解各个杆件单元的制造长度和角度,尤其节省了几何放样耗时工序,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一种箱梁节段单元的制造构形控制方法及桥梁

    公开(公告)号:CN1128539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97153.7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箱梁节段单元的制造构形控制方法及桥梁,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获取目标成桥状态线形,并根据该目标成桥状态线形计算箱梁节段单元的无应力内力,再根据无应力内力和目标成桥状态线形计算无应力状态量,最后根据无应力状态量控制箱梁节段单元的制造构形,且将具有该制造构形的箱梁节段单元分阶段安装成桥。由于通过结构内力和成桥线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箱梁节段单元制造构形的控制,无须进行变形叠加、几何放样等繁杂步骤,可直接进行求解。本申请不仅可提高制造构形的设计效率和精度,还可使实际成桥状态的线形、内力与目标成桥状态的线形、内力完全一致,提高实际桥梁成桥状态线形和内力的精度,进而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一种复合锚固构造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钢桁梁桥梁

    公开(公告)号:CN113174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483749.6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锚固构造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钢桁梁桥梁,涉及桥梁吊索锚固施工领域,包括复合锚固锚拉板,与桥梁固定连接;斜拉索锚固结构,固设于所述复合锚固锚拉板一端,用于锚固连接桥梁的斜向拉索;竖向吊索锚固结构,固设于所述复合锚固锚拉板另一端,用于锚固连接桥梁的竖向吊索。由于竖向吊索与竖向吊索锚固结构连接、斜向拉索与斜拉索锚固结构连接,同时竖向吊索锚固结构与斜拉索锚固结构均设于复合锚固锚拉板上,且复合锚固锚拉板与桥梁固定连接,最终实现竖向吊索与斜向拉索连接于桥梁的一点,显著提高斜拉索与吊索同桥梁之间的传力效果,使得桥梁受力更加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一种铁路轨道轨向高低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808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55817.X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轨道轨向高低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施加列车荷载以及附加荷载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桥梁的变形曲线数据和节点数据;根据变形曲线数据和节点坐标数据,拟合得到形变曲线函数;根据形变曲线函数、控制弦的弦长和插值步长,确定控制弦在各个插值位置的弦测值。本方案能够得到行车安全性指标轨向和高低不平顺值,即弦测值,用以指导设计阶段的桥梁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跨度桥参照小跨度的绕跨比对桥梁进行设计,会导致设计出来桥梁结构庞大和不经济的问题。

    一种深水群桩基础
    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0003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03610.2

    申请日:2021-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群桩基础,其包括:多根钻孔桩,钻孔桩的桩顶横截面形状为带圆弧倒角的正方形,桩顶内部设有第一钢筋笼,第一钢筋笼的横截面形状与桩顶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第一钢筋笼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一竖直主筋;承台,承台固定于钻孔桩上方,承台底部设有多根水平钢筋,第一竖直主筋上端垂直插入承台内,第一钢筋笼范围内的水平钢筋分别从相邻两根第一竖直主筋之间的间隙穿过;封底混凝土,封底混凝土位于承台下方的桩顶高度范围内。因此,承台内的水平钢筋可顺利穿过钢筋笼范围,钢筋笼范围不存在不能让水平钢筋穿过的盲区,且水平钢筋的纵、横向间距均匀,疏密适当,承台混凝土浇筑质量有保障。

    一种新型浮力式沉井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560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48166.3

    申请日:2020-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浮力式沉井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深水沉井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沉井,沉井内设有呈矩阵式排列的井孔单元,相邻的两孔井孔单元之间通过沉井井壁隔开;第一剪力榫头和第二剪力榫头,第一剪力榫头和第二剪力榫头位于井孔单元的底部,底层封底混凝土板,底层封底混凝土板位于井孔单元的底部且与第一剪力榫头连接;上层止水复合干打混凝土底板,上层止水复合干打混凝土底板密封连接在底层封底混凝土板的顶部且与第二剪力榫头连接;沉井顶盖,沉井顶盖位于沉井的顶部,在沉井顶盖上开设有与井孔单元连通的通水孔。本发明的沉井具有良好的止水性能,在沉井内无水状态时,沉井产生浮力,实现降低了沉井基础工后沉降的目的。

    一种多斜置式主塔的曲线斜拉桥

    公开(公告)号:CN109024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申请号:CN201810737219.8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斜置式主塔的曲线斜拉桥,包括主梁、桥塔和斜拉索,主梁采用弧形设置,且桥塔朝向主梁的外侧倾斜,桥塔倾斜的角度由主跨跨度1/3处的斜拉索在桥塔处与主梁的径向夹角和竖向夹角确定,主梁包括弧形梁、直线梁和缓和曲线梁,缓和曲线梁采用混凝土桥面板与钢桁梁相结合的结构,通过调整混凝土桥面板上下游厚度,适应缓和曲线梁的变坡要求。本发明,可指定弧形梁的半径R,直线梁到曲线梁间采用缓和曲线梁过渡,满足线路规范要求,由于主梁线形为曲线,为抵抗结构恒、活载产生的径向力,将桥塔斜置,利用桥塔自身重力抵消该径向力,改善桥塔结构受力,可使得在一些含曲线复杂的线路上,提供一种大跨桥梁方案,满足工程需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