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7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41949.0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E01D21/0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节段拼装线形校核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钢桁梁节段拼装线形校核方法包括建立钢桁梁有限元模型并计算模型正中间钢桁梁节段的等效竖向刚度,所述钢桁梁有限元模型包括多个钢桁梁节段,且相邻钢桁梁节段间通过主桁拼接;基于所述等效竖向刚度设置弹性支座的竖向刚度,基于桥梁设计线形的拱度设置弹性支座的可调刚性高度;基于桥梁设计线形对应的钢桁梁节段标高,调整各待拼装钢桁梁节段下方弹性支座的刚性高度,得到钢桁梁节段的拼装前线形;拼接待拼装钢桁梁节段得到钢桁梁节段的拼装后线形,根据钢桁梁节段的拼装前线形和拼装后线形,确定钢桁梁制造构形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29364.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斜拉索的张拉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桥梁建设施工技术领域,张拉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和多个顶推组件,连接组件设于桥梁箱梁端的锚箱内且与穿束在锚箱内的索体的端部连接,锚箱内设有锚垫板,多个顶推组件环形间隔设于锚垫板和连接组件之间,且每个顶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锚垫板和连接组件贴合,多个顶推组件用于顶推连接组件以张拉索体。本发明的锚箱设置于桥梁的箱梁端,连接组件和顶推组件设于锚箱内,锚箱内的顶推组件顶推连接组件以张拉斜拉索索体,设置于桥梁箱梁端的锚箱、连接组件和顶推组件便于作业人员安装和进行斜拉索索体的张拉操作,不受桥梁主塔空间减小的影响,满足张拉施工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591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826370.0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桁梁制造构形确定方法和系统,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基于桥梁的目标成桥线形获取钢桁梁的各个节点的预设坐标;根据所述目标成桥线形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计算所述各个节点在恒载作用下的位移;根据所述预设坐标和所述位移计算各个所述节点的无应力坐标,并根据所述无应力坐标确定钢桁梁的制造构形。本申请通过坐标、变形叠加即可直接获取钢桁梁的无应力制造构形,无需按照升降温法求解方程组,有效提高了制造构形的确定效率,且由于该制造构形为无应力构形,其可用于大节段整体焊接结构制造构形的确定,并使得桥梁的实际成桥线形与目标竖曲线保持一致,钢桁梁实际内力与目标成桥内力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15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901079.8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梁杆件单元制造长度计算方法,属于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指定成桥线形建立钢桁梁杆系有限元结构模型,获得各个杆件单元ei的几何长度li和几何角度{θi};在有限元结构模型中,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单元属性调整为只承受拉、压属性的杆元,施加恒载,获得各个杆件单元ei的轴力Ni;建立各个杆件单元ei的力学平衡方程,求解出各个杆件单元ei的制造长度l0i和制造角度{θ0i};在有限元结构模型中,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单元属性调整为承受拉、压、弯属性的梁元,并将各个杆件单元ei的制造长度l0i和制造角度{θ0i}施加于相应的杆件单元上。本发明可直接利用力学平衡方程直接求解各个杆件单元的制造长度和角度,尤其节省了几何放样耗时工序,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539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110297153.7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箱梁节段单元的制造构形控制方法及桥梁,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通过获取目标成桥状态线形,并根据该目标成桥状态线形计算箱梁节段单元的无应力内力,再根据无应力内力和目标成桥状态线形计算无应力状态量,最后根据无应力状态量控制箱梁节段单元的制造构形,且将具有该制造构形的箱梁节段单元分阶段安装成桥。由于通过结构内力和成桥线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箱梁节段单元制造构形的控制,无须进行变形叠加、几何放样等繁杂步骤,可直接进行求解。本申请不仅可提高制造构形的设计效率和精度,还可使实际成桥状态的线形、内力与目标成桥状态的线形、内力完全一致,提高实际桥梁成桥状态线形和内力的精度,进而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8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483749.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锚固构造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钢桁梁桥梁,涉及桥梁吊索锚固施工领域,包括复合锚固锚拉板,与桥梁固定连接;斜拉索锚固结构,固设于所述复合锚固锚拉板一端,用于锚固连接桥梁的斜向拉索;竖向吊索锚固结构,固设于所述复合锚固锚拉板另一端,用于锚固连接桥梁的竖向吊索。由于竖向吊索与竖向吊索锚固结构连接、斜向拉索与斜拉索锚固结构连接,同时竖向吊索锚固结构与斜拉索锚固结构均设于复合锚固锚拉板上,且复合锚固锚拉板与桥梁固定连接,最终实现竖向吊索与斜向拉索连接于桥梁的一点,显著提高斜拉索与吊索同桥梁之间的传力效果,使得桥梁受力更加稳定,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0565511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93808.X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8
Abstract: 一种钢桁梁桥排水系统,涉及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包含排水槽,沿纵桥向设置,且在横桥向位于钢桁梁桥桥面的最低处;多个沿纵桥向等间距设置的竖排管,竖排管在横桥向位于排水槽外侧,排水槽的槽口与竖排管的管口位于同一平面;外侧挡水板,在横桥向上设置于竖排管外侧;排水系统还包含内侧挡水板,内侧挡水板将下弦杆与竖杆的连接处围成一边开口的矩形围栏,矩形围栏开口朝向排水槽;两相邻矩形围栏之间形成过水区,过水区的形成减少了雨水对钢桁梁桥各部位的腐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桁梁桥排水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系统对主体结构影响较大且排水系统不易清理、难以维护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92239.7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约束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有限元计算确定拉杆的截面面积A,然后在两根主塔之间的主梁的两侧均设置两根拉杆,每根拉杆一端与对应主塔的下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主梁上的下弦杆的中心点连接。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约束系统,包括:两根主塔,每根主塔均设有下横梁。主梁,其穿过两根主塔并设于下横梁上,主梁的两侧均设有下弦杆。两根主塔之间的主梁两侧均设有两根拉杆,每根拉杆一端与对应主塔的下横梁连接,另一端与主梁上的下弦杆的中心点连接。本发明能有效地同时改善主梁在温度和风荷载作用下,以及活载作用下的主塔的受力情况,并同时降低主梁的梁端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797491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29507.7
申请日:2017-11-1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折节点、曲线连续钢桁梁桥及其设计方法,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弯折节点用于连接钢桁梁桥的相邻两个主桁杆件,主桁杆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弯折节点分为两个连接段以及设置在两个连接段之间的弯折段,每个连接段的端部均为自由端,用于连接上弦杆或者下弦杆,弯折节点具有贯穿两个连接段以及弯折段的中心线,弯折段的中心线为弧线,两个连接段的中心线均为直线,两个连接段的中心线之间形成弯折角α,90°<α<180°;弯折段的侧面还设有横向联系板,横向联系板位于弧线凸出的方向或者相反方向。本发明通过弯折节点改变相邻主桁杆件之间的夹角,通过弯折节点相连的所有主桁杆件的中心线近似一条连续曲线,实现曲线钢桁连续梁桥的建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9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56779.3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6/02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线加劲弦钢桁梁桥设计方法及钢桁梁桥,涉及桥梁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竖直平面内,将加劲弦系统线对应的部分上弦杆系统线向上平移设定长度,作为加劲弦平面旋转轴;将竖直平面沿加劲弦平面旋转轴向桥面侧旋转设定角度,作为加劲弦平面;在加劲弦平面内建立加劲弦系统线,以加劲弦系统线为基准建立加劲弦结构。建立的加劲弦结构与上弦杆拼接时没有横向偏差,不存在次应力,可适应圆曲线两侧不同比例纵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加劲弦拼装时会给结构带来一定的拼接次应力,威胁到结构安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