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334425.2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三足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随机车辆耦合振动荷载计算模型,包括:将车辆自上而下划分为粘弹性连接的3个刚体动力学结构部件:车体、转向架、车轮。三部分分别由粘弹性连接,形成动力学体系,分别建立各部分的动力学模型。各刚体之间通过粘弹性结构元件连接形成三维粘弹性体耦合振动体系。其中,车体‑转向架、转向架‑轮轴相互之间水平方向采用了弹簧和粘缸并联的稳定蠕变模式;轮对与路面之间水平连接采用弹性接触模式。根据本发明,对沉管隧道车辆荷载的作用下路面、路基将会产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及不同程度的振动,建立多刚体-弹性耦合三维力学模型,为路基、路面材料性状对系统振动特性尤其是道路结构自身动力响应分析提供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32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47308.5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与外接通道连接的钢结构,所述钢结构位于盾构管片上的开孔位置处,包括位于所述开孔顶部的顶部梁、位于所述开孔底部的底部梁以及位于所述开孔两侧的圆弧形异形立柱。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接头钢结构的设置,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有效的减轻了结构自重,避免了接头结构处荷载过大;同时外侧板的设置很好地隔绝了外部环境与盾构隧道;而中间肋板的方向则与盾构钢管片肋板方向一致,保证了接头结构与管片结构受力的延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47068.9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环盾构衬砌结构的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构建物理几何模型,分别为开孔和不开孔的盾构管片、环内和环间连接螺栓、接头结构以及外接结构;(S2)对物理几何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确立各自的单元类型和参数;(S3)针对盾构管片和外接结构的壳单元、接头结构的梁单元输入荷载;(S4)针对盾构管片的壳单元、接头结构的梁单元设定边界条件;(S5)将S1-S4中全部单元、参数、荷载、边界条件导入,进行三维仿真计算。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对盾构衬砌、外接结构、开孔连接构造和环内、环间的连接螺栓四部分构造分别采用合适的单元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计算,有效验证结构开孔后的受力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43722.4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陈鸿 , 陈文曦 , 叶蓉 , 金叶 , 李磊 , 张敏 , 李英 , 单宁 , 王璐琪 , 郑晋丽 , 陈城 , 奚峰 , 黄凯 , 赵琼 , 张晓菲 , 利敏 , 杨玲 , 管攀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法地铁与地下道路合建车站区间的布置施工方法,采用明挖工法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基坑开挖,进行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采用盾构法在车站主体结构的两侧分别施工双层盾构隧道,利用中隔板将双层盾构隧道分隔为上、下两层;在双层盾构隧道的侧壁面上开设连接通道孔洞,采用暗挖工法经连接通道孔洞施工若干横向连接通道,将车站主体结构同双层盾构隧道进行连通。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大断面盾构技术将地下道路与车站侧站台及轨行区结合施工,通过在两条纵向的大断面盾构区间之间设置地铁车站主体的布置方式,解决了地铁车站主体与两侧大断面盾构区间内上、下行侧站台一体化设置的技术难题,避免了沿线开挖施工对周边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345298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110355969.7
申请日:2011-11-1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隧道可重复使用的装配式端封结构。所述端封结构主要由至少一块封装门板及其支撑主梁和外侧支撑边封构件组合而成,其中:若干所述支撑主梁沿所述管段横断面依次设立,并分别具有一安装立面;所述外侧支撑边封构件具备一沿管段内壁连续设置的边封表面,所述边封表面以及所述依次设立的各支撑主梁的安装立面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并组合构成所述封装门板的安装面;所述安装立面和所述边封表面之间构成若干开口;所述封装门板上至少设置一环密封胶条,所述封装门板栓接固定于安装面上,其中所述密封胶条位于所述封装门板与所述安装面之间,并呈被压缩状。其优点是: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标准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8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312920.6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根据每对待建超短地下墙的尺寸进行成槽施工,所挖的槽段底部应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之后在上述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一对所述的超短地下墙;之后在超短地下墙之间再次进行成槽施工,以构成垂直于所述超短地下墙的槽段,槽段底部与超短地下墙槽段底部平齐;在槽段内吊放钢筋笼及灌注混凝土,以构建横向地下墙短墙,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1768979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312886.2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交通建筑行业基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其下方进行盾构区间隧道穿越施工的基坑的围护结构:具有超短地下墙的围护结构,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地下墙及其之间的钢支撑、钢筋砼支撑和钢筋砼围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在盾构穿越段范围内的地下墙为墙趾位于盾构顶上方不小于0.5m处的超短地下墙,基坑两侧每对超短地下墙之间横向设置有埋设于基坑底部以下的地下墙短墙支撑,所述地下墙短墙支撑墙趾与所述超短地下墙墙趾齐平,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确保后期盾构的顺利穿越,与传统的盾构穿越玻璃纤维筋地下墙相比,盾构无需穿越地下墙,减少了工程风险与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268818C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410053842.X
申请日:2004-08-1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管段接头的钢拉索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钢拉索预埋件、钢拉索及其护套,以及位于索体两端的固定端锚环,索体两端头为挤压头,其特征在于在索体一端紧靠固定端锚环处设有定位套环,在连接时,将索体的两个端头置于一个连接套筒中,将定位套环与连接套筒螺纹连接固定,其优点是,在相邻管段之间形成抗拉的约束条件,避免由于受拉张开而危及接头的防水可靠性,不对管段接头产生其他附加约束,避免造成有害的次应力,施工的速度较快,安装过程中无需采用焊接工艺,对接头部位的混凝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247878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03116673.3
申请日:2003-04-28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类,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圆隧道双层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管片的预制、管片拼装、车道板的预制、上层车道板的放置安装、底层车道板的放置安装,以及衬砌圆环的纵向拼接,其中管片预制时,位于隧道两侧的管片上增设有牛腿结构,其特点是施工简单合理、工程成本低,车道板支承占用空间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