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3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5896.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01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公交走廊客运承载能力协同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预设与站台相邻交叉口且包括站台的区域为目标区间,采集预设单位时间内该目标区间所有行驶的公交车辆信息与路段信息;基于公交车辆信息预设目标区间内车站长度,并得到车站预设通行能力;基于车辆信息预设目标区间内车站下游路段的长度,得到车站下游路段实际通行能力与下游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若车站预设通行能力小于等于车站下游路段实际通行能力与下游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之和,且目标区间的长度等于车站长度和下游路段长度之和,则目标区间的车辆实际通行能力为车站预设通行能力;所述目标区间的客运承载能力为车辆实际通行能力与额定载客量之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254790.0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8G1/00 , G08G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RT车站的泊位动态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根据待进站的混行车辆编队中待进站车辆长度和数量信息,计算直接进入泊位的原始泊位总浪费长度,通过泊位动态分配函数得到泊位分配方案和动态分配泊位总浪费长度,若泊位浪费长度相等,则可以省去待进站车辆进行调整的时间,若不相等,则在提前通知司机进行预调整的同时控制屏蔽门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快速公交到站时串车所导致的多车辆拥堵问题,从站台利用率的角度提升快速公交站台服务能力,有利于乘客有序等候车辆,缩短了BRT整体停留时间,舒缓交通堵塞现象,在不增加站台占用面积和不改变站台空间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BRT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628163.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公交车站自适应站台通行能力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采集目标站台泊位空间的长度、车型和调度信息;在完全占用该站台的泊位空间长度下,列出站台可同时服务的车型组合类型;根据目标站台可同时服务的车型组合类型和调度信息,建立自适应站台最大车辆通行能力的估计模型,基于转化为标准公交车后计算得到转化后最大车辆通行能力模型;根据目标站台可同时服务的车型组合类型、公交编组之间的实际到站频次和编组的完成度信息,建立自适应站台实际车辆通行能力的估计模型,基于转化为标准公交车后计算得到转化后实际车辆通行能力模型;基于最大车辆通行能力和实际车辆通行能力得到最大客运通行能力和实际客运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57307.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965 , G08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网联公交脱组和混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实时获取网联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及相邻网联公交的车距;基于网联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和车距信息,标定公交车辆跟驰模型,计算与公交车辆某一行驶速度区间对应的稳态跟驰间距数据集,标定期望车距模型;由期望车距模型根据本车实时车速计算稳态跟驰时的期望车距,设定脱组预警界限,对即将脱组和/或混组的驾驶员进行预警,并提供期望速度;本申请提供了公交编组行驶时的实时跟车间距以及建议的车辆期望行驶速度,使得网联人工驾驶公交可以实现成编组稳定运行;在编组内公交即将脱组,编组间公交即将混组时给予驾驶员实时预警,可以有效避免脱组与混组现象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3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55548.3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车道可汇入容量精细化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预设循环周期时长,基于高速公路全时空感知方法在当前循环周期内采集所目标范围内高速公路上各车道的车辆运行状况信息;基于车辆运行状况信息得到所有同一车道相邻车辆的相对间距,判断各相对距离的发展态势,并得到各相对距离的当前时刻可汇入容量;基于发展态势和当前可汇入容量在各相对距离中筛选出可汇入区间,并预测可汇入区间移动到下游各入口匝道合流点的时刻以及该时刻的可汇入容量;本申请通过感知高速公路主线车辆相对间距的现状及发展态势,不仅能实时获取主线车辆在当前时刻可汇入区间的位置与容量,还能预测其移动到下游入口匝道合流点时的时间与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54790.0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RT车站的泊位动态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根据待进站的混行车辆编队中待进站车辆长度和数量信息,计算直接进入泊位的原始泊位总浪费长度,通过泊位动态分配函数得到泊位分配方案和动态分配泊位总浪费长度,若泊位浪费长度相等,则可以省去待进站车辆进行调整的时间,若不相等,则在提前通知司机进行预调整的同时控制屏蔽门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快速公交到站时串车所导致的多车辆拥堵问题,从站台利用率的角度提升快速公交站台服务能力,有利于乘客有序等候车辆,缩短了BRT整体停留时间,舒缓交通堵塞现象,在不增加站台占用面积和不改变站台空间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BRT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2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62164.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动态泊位分配的多车型车辆进站引导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预设乘客从站台进站口处到达站台出站口的泊位等待区所需的乘客抵达时间;预设上游车站至本公交站台的区域作为检测区域,并实时监测待进站车辆的长度、数量和位置信息;判断并选择超长型待进站车辆优先进入泊位,计算检测区域内所有待进站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并基于公交站台长度及屏蔽门长度和数量,采用动态泊位分配方法形成待进站车辆编队;将待进站车辆编队中每一辆车与带驶入泊位进行计算,得到并向每一辆车单独发送编队排序和车速引导信息,使得待进站车辆编队按顺序进入泊位;本申请提高了泊位的利用率、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以及泊位分配的连续性和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73097.8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BRT泊位空间利用率的站台门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目标站台泊位空间的长度信息以及该站台服务的公交车型信息;在考虑完全占用泊位空间长度下,列出该站台可同时服务的所有车型组合类型ti;将所有车门左右边界的坐标投影到同一坐标轴;沿坐标轴方向对各类车型组合的车门投影进行车门投影集合区划分,并对每个投影集合区所包含的车门投影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根据车门投影集合区内的车门投影边界将集合区划分成若干门体区,预设门体区宽度最小阈值,并与划分的若干门体区进行比较并更新小于最小阈值的配置方式;在更新后的车门投影集合区根据集合区尺寸配置一个上拉式站台门,本申请能够满足快速公交的多种到站组合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9269.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多级可伸缩上拉式多门体构成的自适应BRT站台门及方法,包括箱体和横向并列设置于箱体内的多组边部相接的上拉式门体;上拉式门体均包括多级且逐级套设的活动门板,逐级套设的活动门板贯穿设置有传动装置的伸缩段,传动装置的固定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箱体底部两侧固接有固定门,固定门边部与位于两侧的上拉式门体侧边滑动连接;本申请能够实现选择性地开启站台门中的任一上拉式门体,使站台门能够灵活匹配多种车门位置与车门间距,在多车型运营下,该站台门为站台同时服务多种车型组合提供了硬件支持,从而提高泊位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站台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982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57307.5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01 , G08G1/0965 , G08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网联公交脱组和混组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实时获取网联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及相邻网联公交的车距;基于网联公交车辆的运行信息和车距信息,标定公交车辆跟驰模型,计算与公交车辆某一行驶速度区间对应的稳态跟驰间距数据集,标定期望车距模型;由期望车距模型根据本车实时车速计算稳态跟驰时的期望车距,设定脱组预警界限,对即将脱组和/或混组的驾驶员进行预警,并提供期望速度;本申请提供了公交编组行驶时的实时跟车间距以及建议的车辆期望行驶速度,使得网联人工驾驶公交可以实现成编组稳定运行;在编组内公交即将脱组,编组间公交即将混组时给予驾驶员实时预警,可以有效避免脱组与混组现象的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