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用节气门体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9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574137.9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节气门体及其加热控制方法。该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壳体,以及对所述壳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与节气门壳体相连的加热腔体,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设置于加热腔体内的加热通道相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电磁阀和控制阀。通过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工况下对节气门体加热的控制问题。

    一种发动机用节气门体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97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4137.9

    申请日:2012-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节气门体及其加热控制方法。该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壳体,以及对所述壳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与节气门壳体相连的加热腔体,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分别与设置于加热腔体内的加热通道相连接;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电磁阀和控制阀。通过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工况下对节气门体加热的控制问题。

    一种排气歧管进气法兰平面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7103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119408.0

    申请日:201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进气法兰平面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基座、压紧臂、基板、激光探头和微机系统,所述基座和压紧臂分别固定在基板上,压紧臂的工作端位于基座上方,可相对基座上下移动,压紧被测进气法兰;基座上有三个以上的激光探头装配孔,装配孔不在一条线上,激光探头装配在所述装配孔中,并且激光探头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激光探头与外部的微机系统连接,微机系统对激光探头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得到被测进气法兰的平面度。本检测装置结构简单,采用激光探头、微机系统进行检测,采用多点确定检测基准平面,能快速、准确地测定排气歧管进气法兰盘平面度,测试精度高。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953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0250911.2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热交换器的方式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独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等相关系统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热管理系统,采用集成热交换器作为核心热量交换结构,采用多重冷却循环路径,对发动机机油、发动机冷却液、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各系统最优工作温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发动机运行产生废热、电池放电运行产生废热、电机运行散热产生的废热,使得整车内的各系统的能源得到合理循环和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整车热管理系统效率的目的。

    一种自增压发动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29757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218680.9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动力缸和增压缸,通过进气总管将所述增压缸的出气管与动力缸的进气管相连通,在增压缸的进气管上设置增压缸进气单向阀,在增压缸的出气管上设置增压缸出气单向阀。本发动机机构简单、可靠,可显著提高发动机动力经济性能。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9531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50911.2

    申请日:2019-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热交换器的方式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独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等相关系统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热管理系统,采用集成热交换器作为核心热量交换结构,采用多重冷却循环路径,对发动机机油、发动机冷却液、电池冷却系统、电池控制器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进行热量交换,达到各系统最优工作温度。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发动机运行产生废热、电池放电运行产生废热、电机运行散热产生的废热,使得整车内的各系统的能源得到合理循环和利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整车热管理系统效率的目的。

    试验用可调容积空气滤清器谐振腔

    公开(公告)号:CN10253655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8414.8

    申请日:201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用的可调容积空气滤清器谐振腔,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阀片和转动轴,阀片的一侧边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转动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转动轴的一端延伸到壳体外与转轴调节机构连接,所述阀片和壳体的内壁共同围成密闭的谐振腔,该谐振腔设有进气口。通过转轴调节机构改变阀片在壳体内的位置,达到调节谐振腔容积的大小,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试验的效率。

    汽车线束护线盒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86002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862676.6

    申请日:2016-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护线盒,包括断面呈U形的线槽,以及与线槽配合连接的盖板,所述线槽整体呈T形,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的右端为主线束入口,水平段的左端为第一分线束出口,竖直段的后端为主线束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线束提供充分的保护,使线束走向规范,提高了线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效地避免了线束与车身摩擦损坏而引起过热、短路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车辆和驾乘人员的安全。

    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156735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571484.0

    申请日:2014-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结构,包括B+端螺柱、正极板以及装配在正极板上的励磁二极管,正极板呈C形,在正极板的内边缘开设有与电机壳体连接的第一固定孔,在正极板的外边缘上开设有与电机壳体连接的第二固定孔;在正极板的左端部开设有两个与B+端螺柱连接的安装孔、一个与电机壳体连接的第三固定孔和一个供线束通过的过孔,第三固定孔位于两个安装孔的连线的左侧,过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均位于两个安装孔的连线的右侧,且过孔位于第一固定孔与位于正极板最左侧的第二固定孔的连线的左侧,B+端螺柱通过两个安装孔与正极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整流器B+端螺柱与正极板连接的附近发生断裂的问题。

    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一种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20821695U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22329004.1

    申请日:2023-08-29

    Inventor: 贺蓉城 夏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液冷板结构设计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和一种动力电池,一种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包括上板、流道扁管和集流管,流道扁管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换热面和第二换热面,第一换热面与上板贴合并连接,第二换热面背向第一换热面的一侧完全敞开;流道扁管还包括第一通口,第一通口与集流管通过焊接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动力电池液冷板优化温度均匀性结构减少了装配工序,提升了装配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