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串扰的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2241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011245672.0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其包括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相交角度、分离距离、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在三维空间中以一定分离距离和角度相交,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纤芯材料不相同,存在折射率差,包层材料相同,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直径不相同,存在直径差。在三维空间中,相交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间的折射率差和直径差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一种可重构的定向耦合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61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06316.4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定向耦合器,可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连等,属于光电子领域。本发明由两个直波导构成,其中直波导间存在一定距离,在波导两侧放置有电极,电极呈非对称分布。光信号从端口1输入,当施加电压时,两根波导间的传播常数差发生变化,使波导间耦合长度改变,当距离达到一定长度,施加电压时,光信号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以实现电压对光信号输出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可重构的光链路,为制作大规模的光开关提供了灵活性。

    一种低串扰的超紧凑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23033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214195.1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超紧凑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结构,其包括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相交角度、分离距离、直径、纤芯、包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光纤在三维空间中相交,所述光纤间相交角度为52°~90°,所述光纤间分离距离为0nm~800nm,所述光纤的直径为300nm~900nm,所述纤芯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所述包层为空气。在三维空间中,由于双相交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双相交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相交角度和分离距离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及优良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一种可重构的2x4电光开关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410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36334.7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重构的2×4电光开关结构,可应用于光互联、光通信等,属于光电子领域。本发明由三个定向耦合器结构,两个S弯曲波导以及一个弧形弯曲波导构成,电极放置在定向耦合器结构的两侧,在每一个定向耦合器中含有一组电极,其中三组电极独立控制。光信号从端口1输入,通过对不同的电极组施加不同的电压,使输出信号在输出端口出现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实现电压对光信号输出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有利于构建可重构的光链路,为制作大规模的光开关提供了灵活性。

    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7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03408.7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PSPICE仿真软件获取电路的一维时域响应信号,将采集到的时域响应信号作为MS‑CNN模型中1D‑CNN部分的输入;(2)将获取的模拟电路的一维时域响应信号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化为二维电路频谱图,作为MS‑CNN模型中2D‑CNN部分的输入;(3)利用TensorFlow框架搭建包含1D‑CNN和2D‑CNN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诊断模型;(4)将一维时域信号样本及二维的电路频谱图像样本输送进MS‑CNN网络进行训练,设置训练参数,进行向前传播训练和参数优化,将模型训练到最优程度;(5)将测试数据集输送入训练好的MS‑CNN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验证模型的诊断性能,选择诊断准确率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本发明可以增强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特征提取的信息完整度,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有效地检测出模拟电路的各类故障。

    一种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的聚合物微纳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一种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的4×4热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16736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160262.3

    申请日:2023-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的4×4热光开关,可应用于光通信、光互联、光计算中,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整个光开关器件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结构,从左至右沿光传播方向,依次由输入波导、多模干涉分束器、连接波导、多模干涉合束器、输出波导构成;输入波导与多模干涉分束器连接,输出波导与多模干涉合束器连接,多模干涉分束器与多模干涉合束器通过连接波导连接,且连接波导上均设有用于加热波导的电极加热器,通过控制电极加热器温度,利用聚合物材料的热光效应,改变材料的折射率进而导致光相位改变,最后经多模干涉耦合器的自映像效应实现不同的开关状态。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具有多种开关状态、开关损耗与路径无关等优点,可作为光开关单元或经扩展后应用于片上光网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