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布线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62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1449334.1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一种线束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由能够夹持线束的一对夹爪构成;以及控制单元,能够对上述夹具的夹持力以及移动进行控制,上述控制单元能够使上述夹具以沿着规定的布线轨迹移动的方式,从上述线束的一端到另一端为止对上述线束进行捋线,从而使上述线束被沿着上述布线轨迹布线。

    移动体体重测定系统及移动体体重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3671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810933492.8

    申请日:2018-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移动体体重测定系统及移动体体重测定方法。所述移动体体重测定系统,针对空间内的移动体,根据由相机拍摄得到的图像,测定所述移动体的体重,包括:图像取得部,取得由所述相机拍摄的所述图像;移动体识别部,从由所述图像取得部取得的所述图像中,识别出所述移动体;视角判断部,根据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相机的映射位置、以及所述图像中的所述移动体的位置及方向,判断所述图像中的对所述移动体的视角是否满足规定的条件;以及体重计算部,在由所述视角判断部判断为所述图像中的对所述移动体的视角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至少根据所述移动体在所述图像中的大小,计算所述移动体的体重。

    作业人员评价系统、作业人员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0649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4719.5

    申请日:2017-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作业人员评价系统、作业人员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作业人员评价系统具备:视频数据取得部,取得通过拍摄作业现场而得到的视频数据;区域提取部,至少根据作业现场的车间规划图划定评价区域,利用车间规划图与视频图像的空间变换关系,从由视频数据取得部取得的视频数据中提取所述评价区域;作业人员识别部,基于区域提取部提取的所述评价区域,识别位于评价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并获取作业人员在评价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和运动速度;以及评价部,根据作业人员识别部得到的作业人员在所述评价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和运动速度,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分析,利用至少一种评价方法评价作业人员所进行的作业及作业的工厂管理要素。

    线束布线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2621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449334.1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一种线束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由能够夹持线束的一对夹爪构成;以及控制单元,能够对上述夹具的夹持力以及移动进行控制,上述控制单元能够使上述夹具以沿着规定的布线轨迹移动的方式,从上述线束的一端到另一端为止对上述线束进行捋线,从而使上述线束被沿着上述布线轨迹布线。

    作业人员评价系统、作业人员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34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710427914.X

    申请日:2017-06-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 G06Q10/063114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人员评价系统、作业人员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对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具备:视频数据取得部,取得用作评价用数据的视频数据;轨迹提取部,从评价用数据中提取移动体的移动轨迹;作业人员识别部,基于提取的移动体的移动轨迹、以及包括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的确认用数据,识别与该移动体对应的作业人员的身份;动作判断部,基于提取的移动轨迹、确认用数据、以及识别出的对应的作业人员的身份,判断识别出的作业人员所进行的作业;以及评价部,从多个评价指标中选择至少一个评价指标,利用所选择的至少一个评价指标,评价由所述作业人员识别部识别出的所述作业人员所进行的由所述动作判断部判断出的所述作业。

    基于自适应力和姿态控制的自动化端子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223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10242000.5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适应力和姿态控制的自动化端子装配方法,用于利用机器人将柔性线插入到连接器上所设置的复杂孔中,其中,在寻孔定位和孔内约束的接触阶段,进行所建立的线孔接触力觉模型与模糊控制器的融合,实现可自适应调整插线位姿并顺利插完的装配任务。即根据所设计出的调整策略,在线分析线插入孔时的装配力和线姿态,区分当前线及孔所处的接触情况,根据转换坐标系后的力觉模型判断调整方向,并计算出与当前所受力对应的所需调整的位移、角度,由此选择位移、角度调整模糊控制器并确定该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最大值,且装配过程伴随着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自校正,利用模糊控制器实现变步长的调整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