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5933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580055210.3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一种能够确保吸收能量且轻量化的、通过周期性的压曲来吸收在轴向上负荷的冲击载荷的冲击吸收部件(10),冲击吸收部件(10)具备:主体(20),其由金属板构成,在与轴向垂直的截面中的形状为多边形状;和中板(30),其由金属板构成,在主体内的中空部沿着轴向设置,主体(20)的多边形状具有互相相对的一对长边(20a、20b),中板(30)与主体(20)的多边形状的各长边(20a、20b)接合,主体(20)的板厚t1和中板(30)的板厚t2满足1.3×t1≤t2,板厚t1和板厚t2的单位为mm。

    车辆用电池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052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80020873.6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提供一种车辆用电池装置,其具备:电池模组,内包将多个能够充放电的电池单元层叠而成的电池单元层叠体;收容盒,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将电池模组收容在该收容空间内,由上盒和下盒构成;流路形成板,在与下盒的底部之间保持规定的流路间隔而形成板状制冷剂流路,该板状制冷剂流路是从下盒的底部背面将电池模组用液体制冷剂冷却的制冷剂流路,使该制冷剂流路的流域为下盒的底部背面的90%以上的区域;制冷剂供给喷嘴,遍及板状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宽度的90%以上供给液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供给集管,向制冷剂供给喷嘴供给液体制冷剂;以及液体制冷剂排出集管,从板状制冷剂流路将液体制冷剂排出。

    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1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80007927.6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车身(1)的侧面部件构造(100)具备沿着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筒体(110)以及配置在筒体(110)的内部的冲击吸收部件(120)。冲击吸收部件(120)具有:腹板(12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车宽方向上成为扁平;车外侧凸缘(122),与腹板(121)的车外侧端部接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车内侧凸缘(123),与腹板(121)的车内侧端部接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车外侧凸缘(122)以及车内侧凸缘(123)具有配置成从上下夹持腹板(121)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肋(122R、123R)。

    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8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80649.7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包括多个第1框架部、第2框架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第2框架部具有第1壁部和第2壁部,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第1梁部、第2梁部以及波形板部,波形板部具有第1斜撑部、第2斜撑部、第1顶部以及第2顶部,波形板部分别至少设于第2框架部的与相邻的两个第1框架部连接的区域。

    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15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80007927.6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的侧面部件构造。车身(1)的侧面部件构造(100)具备沿着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筒体(110)以及配置在筒体(110)的内部的冲击吸收部件(120)。冲击吸收部件(120)具有:腹板(121),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车宽方向上成为扁平;车外侧凸缘(122),与腹板(121)的车外侧端部接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车内侧凸缘(123),与腹板(121)的车内侧端部接合,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车外侧凸缘(122)以及车内侧凸缘(123)具有配置成从上下夹持腹板(121)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肋(122R、123R)。

    汽车的下部构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06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6510.4

    申请日:2020-10-02

    Abstract: 提供一种汽车的下部构造,该汽车的下部构造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电池搭载在汽车上,并能够将碰撞时的载荷有效地传递。汽车的下部构造(100)具备:车体地板(110),构成汽车的地板面;以及电池(50),是电池单元或电池模块,从车体地板(110)直接悬挂而固定在车体地板(110)的下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