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2096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240435.2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时序信息构建颗粒基本信息矩阵,计算识别出的各条试样主力链的长度变化率;S2、获取散粒体试样的非平衡态频变函数,根据频变函数计算颗粒等效非平衡力;S3、计算三颗粒单元集的特征角,基于长度变化率界限值判断试样主力链是否局部失效;S4、针对存在局部失效的力链,基于屈曲角变化率极限值判断三颗粒单元是否发生局部破坏,基于判断的结果得到侦测矩阵,确定发生力链动力失效的具体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失效判识过程的计算量,缩减了计算时长,能够满足高频动力加载对侦测效率的要求。

    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2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40435.2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力链动力失效侦测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时序信息构建颗粒基本信息矩阵,计算识别出的各条试样主力链的长度变化率;S2、获取散粒体试样的非平衡态频变函数,根据频变函数计算颗粒等效非平衡力;S3、计算三颗粒单元集的特征角,基于长度变化率界限值判断试样主力链是否局部失效;S4、针对存在局部失效的力链,基于屈曲角变化率极限值判断三颗粒单元是否发生局部破坏,基于判断的结果得到侦测矩阵,确定发生力链动力失效的具体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失效判识过程的计算量,缩减了计算时长,能够满足高频动力加载对侦测效率的要求。

    一种考虑轮轨接触位置在钢轨上分布特征的钢轨廓形智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0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29232.8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钢轨廓形智能优化方法采用轮轨接触点在钢轨的接触点位置分布为目标函数,并以多目标近似方法为优化方法来计算得到满足需求的钢轨优化廓形,以此来达到改善轮轨匹配关系的目的。本方法采用调整接触点在钢轨的接触点位置分布这种直接轮轨接触关系为目标,此目标可以直观的展现轮轨接触在钢轨的分布,也可以间接的体现接触应力分布。本方法采用多目标近似优化这种具有操作简单、收敛性好以及计算时间短的优化方法,并改进为更简单快捷的多目标线性近似优化方法。本方法适用场景可以是新的钢轨廓形优化设计,也可以是运营线路中适用于打磨的钢轨廓形设计,具有适用面广、优化方法简单、计算效率高等特点。

    一种基于特征聚类的铁路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4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43819.1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不平顺病害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聚类的铁路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合目标区段的轨道不平顺历史动态检测数据;S2:建立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指标体系;S3:从历史动态检测数据中提取病害辨识指标值;S4:标准化处理病害辨识指标值,获得待聚类的样本数据集;S5:基于k‑means++算法,计算样本数据集的KL聚类指数;S6:判定目标区段是否存在病害,若不存在则提示无病害,若存在则执行S7;S7:将样本数据集聚类划分为两类,提取异常样本的位置信息,标记并完成潜在病害定位。本发明通过整合潜在病害辨识指标和聚类算法,实现潜在病害的自动定位,可指导开展线路预防修作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