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特征聚类的铁路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943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243819.1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不平顺病害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聚类的铁路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合目标区段的轨道不平顺历史动态检测数据;S2:建立轨道不平顺潜在病害辨识指标体系;S3:从历史动态检测数据中提取病害辨识指标值;S4:标准化处理病害辨识指标值,获得待聚类的样本数据集;S5:基于k‑means++算法,计算样本数据集的KL聚类指数;S6:判定目标区段是否存在病害,若不存在则提示无病害,若存在则执行S7;S7:将样本数据集聚类划分为两类,提取异常样本的位置信息,标记并完成潜在病害定位。本发明通过整合潜在病害辨识指标和聚类算法,实现潜在病害的自动定位,可指导开展线路预防修作业。

    一种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使用状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3287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559713.3

    申请日:2010-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使用状态检测方法,运用动力有限元理论建立车桥动力分析模型,以实测轨道不平顺为激励,采用数值方法模拟计算列车通过时桥梁的动态应变值,得到多跨连续梁支座截面检测点处的应变控制阈值;在既有铁路多跨连续梁支座截面底面和侧面布设至少包括应变传感器的传感器,测量铁路列车通过时的响应信号,信号经过处理得到支座截面检测点的检测应变值;所述检测应变值超出所述包络线阈值,则发出预警。本发明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天气及极端环境等情况,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支座截面设置测点,施工方便,实现桥梁使用状态动态实时、自动地长期检测。

    一种基于BIM碰撞检查技术的桥上有砟铁路拨道方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05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410032001.8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碰撞检查技术的桥上有砟铁路拨道方案优化方法,将BIM技术特别是碰撞检查技术应用于桥上有砟铁路的养护维修作业中。通过铁路BIM模型的建立与更新模拟拨道作业前后的线路结构状态,检查既定方案下的潜在碰撞位置,为拨道方案的针对性优化与调整提供导向依据。本发明充分考虑现场作业条件对方案实际作业效果的影响,尤其是桥上有砟轨道其拨道作业受现场桥梁既有结构边界、接触网支柱等的影响。通过碰撞点的超前预警指导优化作业方案,改进施工流程,在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有砟轨道捣固方案自适应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39361.8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轨道捣固方案自适应修正方法。本方法以待捣固区段的历史作业数据为基础,结合多项捣固作业质量影响因素构建了轨道不平顺预测模型,准确预测捣固方案对轨道不平顺的整治效果,并基于该预测结果利用启发式算法对捣固方案的起、拨道量进行自适应修正,使捣固效果达到预期的轨道不平顺控制要求,实现了有砟轨道捣固方案的有效修正。本方法可以弥补了传统修正方法难以在干扰因素影响下保证捣固作业质量的缺陷,特别是在充分适应待捣固区段历史作业规律前提下自动化修正起、拨道量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捣固方案对轨道不平顺的控制效果。

    一种双轨组合约束的无砟轨道精调量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37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83644.X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组合约束的无砟轨道精调量优化方法。将平顺性约束引入精调方案制定环节,将基准轨与非基准轨融合为一体构建约束方程,综合约束左右轨的轨向、高低、水平、轨距和扭曲不平顺,以双轨整体空间调整量为计算目标,遵循整体调整量最小原则建立双轨组合约束的轨道精调量优化模型,依据最优化理论同时求解双轨最优精调量,从而完成了无砟轨道双轨精调优化方案的自动化制定,依据该方案同时调整基准轨与非基准轨,可充分控制双轨平顺性状态。本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无砟轨道精调方法平顺性不足的缺陷,特别是在自动化制定精调方案和整治非基准轨不平顺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无砟轨道精调方案制定效率和合理性。

    一种基于运动病诱发率的铁路线路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251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60794.0

    申请日:2017-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运动病诱发率的铁路线路设计方法。在铁路线路设计中线形所引起的振动低频量及其时间累积对乘客乘坐舒适性影响显著,是评价线路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有效指导线路设计,本方法结合车线系统动力学仿真手段,引入ISO2631、ISO8041、BS EN12299等国际标准中垂向计权曲线和缓和曲线舒适度指标,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病诱发率的计算方法,并以该方法计算的运动病诱发率指标对线路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优化,通过调整线路线形特征参数、线路总长度、轨道激励、曲线所占比例及小半径曲线比例等措施来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本方法能弥补传统线路设计方法的缺陷,客观反映低频振动及其时间累积因素对乘客乘坐舒适性的影响,从而实现对线路设计方案的评估和优化。

    一种考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210377769.X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铁路线路方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方案基础属性评价指标体系;S2:建立方案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S3:对S1中的指标进行赋值,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S4:对S3的定量指标、定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S5:基于序关系分析‑CRITIC组合赋权法计算S4中指标的权重系数;S6:计算各方案的基础加权分值及初步排序;S7:对S2中的风险因子进行评估赋值,并计算施工安全风险总值;S8:计算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系数;S9: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分值及最终排序。本发明通过指标属性加权与施工安全风险总值加权过程完成综合评价,兼顾铁路线路方案的常规属性和工程施工风险,符合以安全为主的减灾选线理念。

    一种基于BIM碰撞检查技术的桥上有砟铁路拨道方案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05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32001.8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碰撞检查技术的桥上有砟铁路拨道方案优化方法,将BIM技术特别是碰撞检查技术应用于桥上有砟铁路的养护维修作业中。通过铁路BIM模型的建立与更新模拟拨道作业前后的线路结构状态,检查既定方案下的潜在碰撞位置,为拨道方案的针对性优化与调整提供导向依据。本发明充分考虑现场作业条件对方案实际作业效果的影响,尤其是桥上有砟轨道其拨道作业受现场桥梁既有结构边界、接触网支柱等的影响。通过碰撞点的超前预警指导优化作业方案,改进施工流程,在节约工程成本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有砟轨道捣固方案自适应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5081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39361.8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砟轨道捣固方案自适应修正方法。本方法以待捣固区段的历史作业数据为基础,结合多项捣固作业质量影响因素构建了轨道不平顺预测模型,准确预测捣固方案对轨道不平顺的整治效果,并基于该预测结果利用启发式算法对捣固方案的起、拨道量进行自适应修正,使捣固效果达到预期的轨道不平顺控制要求,实现了有砟轨道捣固方案的有效修正。本方法可以弥补了传统修正方法难以在干扰因素影响下保证捣固作业质量的缺陷,特别是在充分适应待捣固区段历史作业规律前提下自动化修正起、拨道量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捣固方案对轨道不平顺的控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