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3999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980874.2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7D307/33 , A61K31/341 , A61P3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苯丙二苄基丁内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以具有苯丙二苄基丁内酯母核的化合物为起始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得到了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清除亚硝酸盐活性,可用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式I其中,R为Boc‑L‑Gly,Boc‑L‑Ala,Boc‑L‑Val,Boc‑L‑Leu,Boc‑L‑Ile氨基酸侧链。
-
公开(公告)号:CN10543999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80874.2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7D307/33 , A61K31/341 , A61P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07/33 , C07B220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苯丙二苄基丁内酯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以具有苯丙二苄基丁内酯母核的化合物为起始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得到了如结构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清除亚硝酸盐活性,可用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通式I其中,R为Boc-L-Gly,Boc-L-Ala,Boc-L-Val,Boc-L-Leu,Boc-L-Ile氨基酸侧链。
-
公开(公告)号:CN104906199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48056.3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荞麦壳黄酮类提取物,它是将荞麦壳干燥、粉碎、加水,高温高压提取;过滤,滤液大孔树脂动态吸附-洗脱,制得;经实验证实,Ⅱ型糖尿病大鼠给药后,具有降糖作用。可使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INS水平显著升高,证明了荞麦壳提取物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达到正常水平。荞麦壳黄酮类提取物对DPP4酶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效果优于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苷,荞麦壳黄酮类提取物是混合物,说明其除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其它有效成份,可作为天然的DPP4抑制剂。荞麦壳为防治Ⅱ型糖尿病的辅助药物提供新的原材料资源,同时纯化的荞麦壳黄酮类化合物可为成为新型的、安全的、天然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靶点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825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8152.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荞麦壳黄酮提取物,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荞麦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5min,乙醇浓度80%。在此提取条件基础下,荞麦壳黄酮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60%和85.62%;再采用孔树脂对提取得到的荞麦壳黄酮进行分离精制,在工艺参数为:吸附流速2m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为6.0mg/mL、上柱体积2~3BV、水洗体积3BV、洗脱剂乙醇浓度70%、洗脱流速2mL/min、树脂可重复使用6次,荞麦壳黄酮的纯度可由30.82%提高到76.17%,纯度提高2.47倍。通过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荞麦壳黄酮提取物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降糖效果优于盐酸二甲双胍。并经实验证明荞麦壳黄酮提取物是混合物,除含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其它未知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05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59041.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吉林省养易多科技有限公司 ,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现代农业领域的特色资源功能食品加工技术,具体提供一种灵芝菌双向固态发酵人参红薯脯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先将红薯通过氯化钙和柠檬酸复合溶液浸渍,然后熟化打浆再制;人参须经过烘烤、打潮、二次焙烤、蒸制处理,制备人参须固体基料,将灵芝菌丝体接种至人参须固体基料中发酵,得到灵芝菌双向固态发酵人参须,然后在熟化后的红薯中加入灵芝菌双向固态发酵人参须、果胶和水,匀浆后进行预烘干、红外烤制、冷却回软、真空包装得到成品。本发明利用灵芝菌双向固态发酵人参须,对辅助抑制肿瘤作用效果更好,可以全面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1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50016.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9K17/14 , C09K101/00 , C09K109/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所述的菌C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建议分类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54,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28日;菌C1耐盐碱、利用葡萄糖产有机酸降低pH、降解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并分泌胞外多糖,将菌液与水稻秸秆、硫酸铵和磷酸钙施入土壤促进水稻秸秆的降解,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总量和水稳态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降低电导率,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解决了水稻秸秆改良苏打盐碱土过程速度慢和效果单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227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840962.0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258 , A61K36/25 , A61K36/254 , A61K36/238 , A61K36/23 , A61K36/284 , A61K36/28 , A61K36/282 , A61K36/346 , A61K36/344 , A61K36/63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中药聚乙炔醇类有效部位(包含聚乙炔醇类成分如人参炔醇/镰叶芹醇、人参环氧炔醇、镰叶芹二醇、3-乙酰镰叶芹二醇酯等)清洁快速高效工业化提取纯化技术。该中药聚乙炔醇类有效部位工业化生产工艺能够实现五加科人参、西洋参、三七、鹅掌柴、常春藤、刺五加、短梗五加等,伞形科的防风、欧防风、胡萝卜、芹菜、茴香等,菊科的苍术、白术、牛蒡、青蒿等,桔梗科的桔梗、党参、轮叶党参等,木犀科的紫丁香、女贞等的聚乙炔醇类有效部位的快速清洁高效工业化生产,各聚乙炔醇类有效部位中聚乙炔醇类成分含量和大于等于50%。该工艺将促进聚乙炔醇类成分在食品、功能食品和中成药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25551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248152.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61K36/70 , A23L33/105 , A61P3/10 , A61P5/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荞麦壳黄酮提取物,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提取荞麦壳中黄酮类化合物,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5min,乙醇浓度80%。在此提取条件基础下,荞麦壳黄酮得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60%和85.62%;再采用孔树脂对提取得到的荞麦壳黄酮进行分离精制,在工艺参数为:吸附流速2mL/min、上样液质量浓度为6.0mg/mL、上柱体积2~3BV、水洗体积3BV、洗脱剂乙醇浓度70%、洗脱流速2mL/min、树脂可重复使用6次,荞麦壳黄酮的纯度可由30.82%提高到76.17%,纯度提高2.47倍。通过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荞麦壳黄酮提取物的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降糖效果优于盐酸二甲双胍。并经实验证明荞麦壳黄酮提取物是混合物,除含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其它未知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165745.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 吉林省摆渡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糖基化合物胶体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糖基化合物胶体金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糖基化合物溶于胶体金溶液中,超声,添加3,5‑二硝基水杨酸,置于高温反应釜中反应;冷却、离心,保留上清液,得到所述糖基化合物胶体金纳米探针。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有效提高了电荷聚集,增加了纳米金胶体颗粒分散性,通过联合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与还原性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有利于扩展糖基化合物碳基材料的物化特性及应用范围。该探针联合3,5‑二硝基水杨酸合成糖基化合物对羰基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作用,实现了糖苷键高灵敏低浓度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550016.X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9K17/14 , C09K101/00 , C09K109/00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所述的菌C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建议分类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54,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28日;菌C1耐盐碱、利用葡萄糖产有机酸降低pH、降解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并分泌胞外多糖,将菌液与水稻秸秆、硫酸铵和磷酸钙施入土壤促进水稻秸秆的降解,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总量和水稳态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降低电导率,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解决了水稻秸秆改良苏打盐碱土过程速度慢和效果单一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