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1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550016.X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多功能菌C1及其应用,所述的菌C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建议分类命名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us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54,保藏时间为2020年6月28日;菌C1耐盐碱、利用葡萄糖产有机酸降低pH、降解水稻秸秆产纤维素酶并分泌胞外多糖,将菌液与水稻秸秆、硫酸铵和磷酸钙施入土壤促进水稻秸秆的降解,增加土壤中有机碳的总量和水稳态含量,促进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降低电导率,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能力,解决了水稻秸秆改良苏打盐碱土过程速度慢和效果单一的问题。

    能矿化固定重金属离子的菌LRP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0164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116064.1

    申请日:2017-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矿化固定重金属离子的菌LRP3及其应用,本发明能矿化固定重金属离子的菌LRP3,为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3347的拉恩氏菌Rahnella sp.。该菌是从环境中分离出能通过分泌植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来降解植酸,从而释放磷酸根的土著微生物,其发酵产物可通过生物矿化作用来快速沉淀固结土壤和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形成性质稳定的矿化产物,并且该菌还可定植于土壤中,增强土壤中重金属的自然矿化过程。用该菌发酵液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或废水,其操作简单,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能快速降解17β-雌二醇的复合菌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303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481794.2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快速降解17β-雌二醇的复合菌,应用该复合菌剂快速降解畜禽养殖废弃物中的类固醇雌激素-17β-雌二醇,以减少环境污染并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能快速降解17β-雌二醇的复合菌,是由保藏号为CGMCC No.10814的乙酸钙不动杆菌LM1和保藏号为CGMCC No.10815的假单胞菌LY1组成。通过大量试验证实,所述的乙酸钙不动杆菌LM1和假单胞菌LY1以1∶1的细胞数量比混合,对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土壤中的17β-雌二醇,降解效率最佳。

    一种快速降解甲基睾丸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308795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0113.1

    申请日:2013-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降解甲基睾丸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用途,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的PhaR基因敲除掉,获得可产生3,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高表达量的工程菌株PK-4,将工程菌株PK-4制备成菌悬液,接种到含有睾丸酮类污染物的畜禽及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中,在温度为25℃,转速为150rpm下培养48h后,甲基睾丸酮的降解率为78.36%-90.23%。甲基睾丸酮浓度1mg/L的所述废水中,pH值为6~8,温度15~25℃,150rpm振荡培养48h后甲基睾丸酮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0.15%~90.23%。有益效果是:首次获得PhaR基因敲除的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基因工程菌PK-4,所述基因工程菌在养殖废水中的适应能力强,对甲基睾丸酮的去除速度快,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改良轻度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041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62014.6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轻度盐碱化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铁改性菌糠水热炭能够通过置换作用脱除轻度盐碱化土壤中吸附的钠离子;同时,菌糠水热炭能够补充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通过土壤颗粒结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从而改善土壤环境条件,以达到改良轻度盐碱化土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入菌糠共发酵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在土壤中形成腐殖质,有利于土壤质地的改善。在菌糠共发酵的基础上,加入菌糠基固体酸中和土壤中的碱性物质,进一步降低土壤的pH,实现菌糠的多级利用,使改良后的土壤能够高效利用,尤其可以作为水稻育苗土壤,促进水稻秧苗的快速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