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319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90930.1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GNC系统快速设计方法,步骤为:(1)将航天器GNC系统划分为动态模型和事件驱动模型,并分别采用Simulink模型库和Stateflow的有限状态机进行建模;(2)将安装有VxWorks操作系统的工控机作为运行GNC系统的硬件系统,把相关VxWorks驱动程序编写成Simulink的库文件;(3)在Simulink编辑环境中,根据信息流向和数据依存关系,把各模型和库文件进行连接,形成完整GNC系统的mdl文件;(4)将mdl文件转换为目标代码,对目标代码进行编译并链接辅助文件后生成可执行目标程序;(5)通过网络将可执行目标程序下载至工控机上,在工控机上运行可执行目标程序,由此得到一个GNC系统原型。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8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1502.X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P2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关矩阵的卫星角速率测量敏感器测点优化方法,(1)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建立各功能模块的信号流图,并在信号流图中标明所有测点;(2)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确定角速率测量敏感器的故障模式以及故障影响,并根据故障影响将故障模式添加到信号流图中;(3)建立故障-测点相关矩阵,(4)根据信号流图,对相关矩阵赋值;(5)根据步骤(4)建立的故障-测点相关矩阵D,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故障可检测性分析。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保证在满足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检测和分离尽可能多的故障,为卫星控制系统的可诊断性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735877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11502.X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1P21/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相关矩阵的卫星角速率测量敏感器测点优化方法,(1)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功能模块划分,建立各功能模块的信号流图,并在信号流图中标明所有测点;(2)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确定角速率测量敏感器的故障模式以及故障影响,并根据故障影响将故障模式添加到信号流图中;(3)建立故障-测点相关矩阵,(4)根据信号流图,对相关矩阵赋值;(5)根据步骤(4)建立的故障-测点相关矩阵D,对角速率测量敏感器进行故障可检测性分析。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保证在满足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检测和分离尽可能多的故障,为卫星控制系统的可诊断性设计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193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790930.1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GNC系统快速设计方法,步骤为:(1)将航天器GNC系统划分为动态模型和事件驱动模型,并分别采用Simulink模型库和Stateflow的有限状态机进行建模;(2)将安装有VxWorks操作系统的工控机作为运行GNC系统的硬件系统,把相关VxWorks驱动程序编写成Simulink的库文件;(3)在Simulink编辑环境中,根据信息流向和数据依存关系,把各模型和库文件进行连接,形成完整GNC系统的mdl文件;(4)将mdl文件转换为目标代码,对目标代码进行编译并链接辅助文件后生成可执行目标程序;(5)通过网络将可执行目标程序下载至工控机上,在工控机上运行可执行目标程序,由此得到一个GNC系统原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641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9991.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鑫华 , 王修利 , 丁颖 , 陈建新 , 吴广东 , 刘伟 , 王春雷 , 李丽娜 , 田亚州 , 高伟 , 史会云 , 甄红莹 , 王俊杰 , 孙佳 , 谷强 , 宗建新 , 杨淑娟 , 董芸松 , 张云 , 张钰 , 陈晓东
IPC: H05K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回流完成LGA封装器件植球、焊接的工艺方法,包含LGA器件定位治具设计、锡球漏印治具设计、印制板锡球漏印方法、器件贴片与焊接方法。本发明工艺方法,通过设计合适的LGA器件定位治具、锡球漏印治具,配合特定的工艺流程和锡球漏印方法、元器件贴装与回流焊接方法,实现了一次回流加热同时完成LGA器件植球与焊接,提升航天电子产品用LGA器件焊点的抗热疲劳能力,在‑60℃~100℃范围内进行温循试验,焊点的疲劳寿命至少可达200个循环。并且,相比先植球、再焊接的LGA器件装联方法,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热敏感LGA器件只能回流加热一次而无法先植球、再焊接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