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3720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31125.0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阀门传动结构,包括阀杆(1)、小钢珠(2)、大钢珠(4)、阀盖(5)和阀杆螺母(6);在阀杆(1)端面处开有球形凹孔,大钢珠(4)位于凹孔内;在阀杆螺母(6)的内壁以及阀杆(1)的外壁对应位置,分别开有环槽,小钢珠(2)位于环槽中。本发明通过在阀杆端面与阀杆螺母之间安装大钢珠,使阀杆螺母推动阀杆向前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通过在阀杆与阀杆螺母的周向环槽中安装小钢珠,使阀杆螺母拉动阀杆向后运动时能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因此具有洁净度高、摩擦阻力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41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589204.2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陈君 , 龙军 , 高晨光 , 周怡秋 , 沈岩 , 宋新河 , 官长斌 , 张志伟 , 席红敏 , 李永平 , 张良 , 李恒建 , 王焕春 , 周磊 , 王永钢 , 王文平 , 王健 , 李长维
Abstract: 一种高总冲固体冷气微推进装置,包括:气室(1)等;气室(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各微型冷气推力器(10)的喷口分别安装在气室(1)端面中心处、气室(1)侧壁上;气室端盖(2)密封气室(1)开口端,温度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冷气发生器(7)固定在气室(1)内;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实时采集气室(1)内的压力、温度参数,并将参数值发送至控制驱动模块(3);控制驱动模块(3)根据接收的压力、温度参数值,驱动冷气发生器(7)产生气体注入气室(1)中,控制驱动模块(3)驱动并控制微型冷气推力器(10)的工作脉宽。本发明提高了推进模块的总冲量,提高了整体密封性,实现多自由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80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45334.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24/06 , B23K15/0006 , B23K15/008 , B23K15/04 , B23K37/0435 , B23P21/002 , B25B11/02 , F16K3/262 , F16K27/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充气阀及其无旋转装配方法,该充气阀包括接口、阀体、阀芯、密封件、垫圈、弹簧、以及螺帽组件,接口与阀体通过焊接固定。在装配时,利用包括第一法兰件、第二法兰件、密封圈、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的工装对接口和阀体进行无旋转焊接装配,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阀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摩擦,消除阀门装配过程的多余物隐患,提高产品的密封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27360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33790.3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K4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阀门动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O形圈(2)、挡圈(3)、压环(4)、碟簧(5)、阀盖(6)和阀杆(7);O形圈(2)和挡圈(3)位于阀体(1)与阀杆(7)之间,利用O形圈(2)的密封效果,使得介质不流入驱动端;压环(4)的锥面与阀体(1)的锥面贴合,阻止O形圈(2)和挡圈(3)向外运动;压环(4)与阀盖(6)之间采用碟簧(5)预紧;阀体(1)和阀盖(6)之间为端面配合结构。本发明采用了整体式的挡圈以及“O形圈+挡圈”的密封结构,使得耐压能力强,密封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63797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308802.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攸兴杰 , 范旭丰 , 张志伟 , 韩铭麟 , 席红敏 , 于金盈 , 陈健 , 苏龙斐 , 汪旭东 , 官长斌 , 王兆立 , 曾昭奇 , 田丽霞 , 周旭冉 , 王振兴 , 南柯 , 陈曦 , 孟广浩 , 刘菲菲 , 惠欢欢 , 冉荣 , 赵琦 , 张雅斌 , 刘旭辉
IPC: B25B27/14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非螺接结构的压紧机构,是一种应用于非螺接结构连接过程的可定量对压紧程度进行评估的压紧机构。非螺接结构内芯和外壳的压紧程度对多种产品的性能指标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定量的评估内芯和外壳的压紧程度,本发明将内芯和外壳的压紧力转化为外壳固定装置和压紧帽之间的拧紧力矩,从而实现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压紧力固定控制。为了提高连接过程的效率,本发明在传统机构上添加了两个轴承以增加两个转动自由度,以减少压紧机构在连接过程中的装配次数,提高连接过程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80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45334.4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卫星充气阀及其无旋转装配方法,该充气阀包括接口、阀体、阀芯、密封件、垫圈、弹簧、以及螺帽组件,接口与阀体通过焊接固定。在装配时,利用包括第一法兰件、第二法兰件、密封圈、连接螺杆和连接螺母的工装对接口和阀体进行无旋转焊接装配,通过该方法,可以避免阀门装配过程中零件之间的摩擦,消除阀门装配过程的多余物隐患,提高产品的密封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851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3807.2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01D29/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叠片式过滤器的滤片结构,滤片上具有沟槽,多片滤片叠加后,沟槽与相邻垫片间形成流通通道;滤片的形状设计为具有多个花瓣形分支,每个花瓣形分支上具有多个沟槽,保证产品具备充足的流通通道,降低流阻同时增强纳污能力;滤片结构为全钛制,抗腐蚀能力强。本文提出的滤片结构设计采用了满足设计需要且易于加工装配的结构形式,结构新颖合理,保证了该方案的成功。同时,本发明的设计可提高过滤器的表面通道数目,增强纳污能力,并降低流量压降,提高使用寿命,并具备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6379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08802.7
申请日:2018-04-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攸兴杰 , 范旭丰 , 张志伟 , 韩铭麟 , 席红敏 , 于金盈 , 陈健 , 苏龙斐 , 汪旭东 , 官长斌 , 王兆立 , 曾昭奇 , 田丽霞 , 周旭冉 , 王振兴 , 南柯 , 陈曦 , 孟广浩 , 刘菲菲 , 惠欢欢 , 冉荣 , 赵琦 , 张雅斌 , 刘旭辉
IPC: B25B27/14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非螺接结构的压紧机构,是一种应用于非螺接结构连接过程的可定量对压紧程度进行评估的压紧机构。非螺接结构内芯和外壳的压紧程度对多种产品的性能指标有重要的影响,为了定量的评估内芯和外壳的压紧程度,本发明将内芯和外壳的压紧力转化为外壳固定装置和压紧帽之间的拧紧力矩,从而实现内芯和外壳之间的压紧力固定控制。为了提高连接过程的效率,本发明在传统机构上添加了两个轴承以增加两个转动自由度,以减少压紧机构在连接过程中的装配次数,提高连接过程的一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