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4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59687.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21/00 , G01N33/18 , G01S19/42 , G01N23/04 , G01N23/00 , G01V11/00 , G01D21/02 , B63C11/52 , B63G8/00 , B63G8/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与导航定位的水下机器人监测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传动与控制子系统,用于驱动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管道中完成目标行动任务;缪子成像定位子系统,用于获取水下机器人的高能成像信息和三维坐标位置,以辅助水下机器人完成目标行动任务;水下扫描监测预警子系统,用于评估水下管道的水样,以生成水质评估报告,并获取水下管道的周边地形和地质特征信息,以生成水下三维图像;多源数据融合传输基站,用于融合水质评估报告、高能成像信息和水下三维图像生成状态评估报告。由此,解决了在深水、高浊度或复杂地形情况下,现有水下监测等技术面临穿透力不足、分辨率低、信号干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89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559699.5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勘探与矿山安全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缪子成像的矿山井下含水体探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部署的多个缪子探测器,获取工区缪子通量的背景值,并测量采集工区缪子通量的数据,其中,数据包括缪子穿过物质前后的数量变化及偏转角信息;对数据进行相应处理,以得到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对比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与背景值,以得到对比结果,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含水体的评估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矿井含水体探测成本高、探测精度低、环境破坏大、探测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1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50167.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路桥面突然坍塌预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变形监测系统,用于采集路桥面的变形数据;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基于物联网,对变形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满足预设存储条件的有效数据;预警管理中心,用于将有效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路桥面坍塌风险预测模型,得到路桥面的风险评估结果和趋势预测结果,以对路桥面突然坍塌进行预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预警系统仅依赖单一技术,使其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无法全面捕捉可能预示坍塌的多种异常信号,导致数据精度低、可信度差且预警信息延迟,从而增加安全风险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78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510107059.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18/20 , G01V9/00 , G01V20/00 , G06F18/25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及系统,涉及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技术领域,确定需要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的隧道里程段、需要超前预报的不良地质条件、需要超前预报的不良地质问题以及相应的多种超前预报方法,以多种超前预报方法对应的相同里程段作为数据融合的基本单元,确定各数据融合的基本单元对应的数据融合指标体系,并依据赋值标准对数据融合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进行赋值,获得数据融合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的赋值结果,基于卡尔曼滤波原理进行多源数据融合计算分析,获得需要预报的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计算出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不良地质问题的概率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906500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44877.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临滕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1/30 , E21F17/00 , E21B7/02 , E21B47/002 , E21B44/00 , E21B15/00 , E21D9/00 , G06V10/80 , G01V3/38 , G01V3/08 , G01V3/12 , G01S13/89 , G01S13/88 ,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随钻地质预报一体化平台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搭载平台和地质分析系统;搭载平台上设置超前钻探模块、物探预报模块和地质素描模块;超前钻探模块,用于获取钻探数据和孔内图像;物探预报模块,用于获取地质雷达数据、瞬变电磁数据和地震波数据;地质素描模块,用于获取掌子面图像;地质分析系统,用于根据钻探数据,确定围岩等级;根据孔内图像,确定孔内岩石类型和裂隙发育程度;根据地质雷达数据、瞬变电磁数据和地震波数据,获得探测图像;根据掌子面图像,确定掌子面中岩石类型和裂隙。将各种地质探测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了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3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28033.9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滑坡体生命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滑坡体下搜救的辅助定位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穿戴式本体,穿戴式本体穿戴于在滑坡灾害发生前参与滑坡体下搜救工作的被困人员上;设置于穿戴式本体上的定位组件,其中,定位组件包括:实时定位装置,用于获取辅助定位装置的当前所处位置,使得搜救人员定位被困人员的实际位置;引导装置,用于对搜救人员进行引导定位。本申请可以通过吸波材料、声波发射装置、光波发射装置形成滑坡体下探测的异常区域,为地面探测装置提供定位标靶,使得地面探测救援有了明确的定位方向,大幅提升了定位精度及救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36387.4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高速临滕公路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地质灾害随钻多元探测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地质灾害探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试验固定台,用于固定随钻探测装备,并辅助随钻探测装备进行探测试验;装配式地质灾害模型,用于根据试验需求对多元地质灾害模块进行装配组合,模拟不同的地质场景;随钻探测装备,用于对装配好的地质灾害模型进行探测,并记录探测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试验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发明能够满足随钻多元探测装备的室内试验与调试需求,提供多种地下工程常见灾害体及其组合的探测试验场景,可实现随钻多元探测数据采集试验的多样性与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26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20627.8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航空物探与跨孔CT的多源数据融合岩溶探查方法,其中,方法包括:采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初步锁定岩溶重点发育区,并对岩溶重点发育区采用跨孔电阻率CT法和跨孔地震波CT法进行数据采集;将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跨孔电阻率CT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统一转换为反射系数序列;将体现在时间域内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数据和跨孔地震波CT法数据转换至深度域;根据多尺度特征图像通过小波逆变换处理得到最终的多源数据融合图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单一的数据探测方法得到的单一数据来源,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导致误差无法预估,难以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成像,降低了岩溶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7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10835.0
申请日:2023-08-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隧道洞口周边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用于对隧道洞口周围的目标重点区域实时监测,获得第一监测结果;隧道洞口崩滑流灾害实时监测警报系统用于对隧道洞口及铁路干线实时监测,获得第二监测结果;数据融合传输基站对第一监测结果和第二监测结果进行数据融合,生成第一数据图像和第二数据图像;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基于第一数据图像和第二数据图像进行现场预评估,得到预评估结果,从而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得到最终的评估结果并进行灾害预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使用光纤传感器的监测方式较为单一,降低了地质灾害的监测效率,并且降低了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水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667132.9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穿越活动断裂隔水岩体的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提取目标隔水岩体的分形裂隙迹线,并计算目标隔水岩体的裂隙分形维数,从而根据分形裂隙尖端应力场修正I型和II型分形裂隙起裂扩展的静态应力强度因子,并结合静态应力强度因子和岩石断裂韧度的大小关系,推导Ⅰ‑Ⅱ型分形裂隙拉剪复合启裂扩展准则和Ⅱ型分形裂隙压剪启裂扩展准则,基于抗劈裂厚度与侧压力系数的关系式,推导隔水岩体抗劈裂最小安全厚度位置的侧压力系数表达式,并计算隧道穿越活动断裂隔水岩体最小安全厚度。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将隔水岩体裂隙假定为平直光滑裂隙,无法完全反映岩体裂隙的真实形态,降低隔水岩体裂隙的精准性的问题。
-
-
-
-
-
-
-
-
-